劉昭強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 福建 廈門 361021)
機關工作人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擔負著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使命。隨著社會的發展、政治經濟體制的變革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及城鎮人口的不斷增長,機關工作任務越來越繁重,壓力越來越大,節奏也越來越快,造成機關工作人員的體質健康狀況不盡人意。湖南省直機關2000年體質監測報告指出,心臟功能不合格率高達40 %,身高體重比率有39.7 %的同志超出標準范圍。浙江省直機關2006年的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不合格率達11 %,其中心血管機能較差。[1]為此,我們以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為研究對象,通過體質測試,了解他們的健康現狀,發現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對增進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促進集美區文化體育運動的開展、促進集美區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及和諧社會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也可以向全市各群體進行推廣,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發展。
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817名,其中男性488名,女性329名。平均年齡45.3歲。
1.2.1 身高、體重、體脂測量
應用韓國InBody3.0人體成分分析儀,受試者赤腳立于底座、手握電極、腳踏電極,電腦自動采集分析數據。
1.2.2 肺活量測量
應用TZCS-3電子普及型肺活量測試儀,受試者取已消毒過的肺活量吹嘴一個,插入肺活量儀測量部位。待測量儀發出第一次測量指令后,深吸氣,然后盡力吹氣,即可測出肺活量水平。
1.2.3 握力測量
使用KB—169型電子握力計(大連云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受測者兩腳自然分開約一腳距離,身體直立,手心向內持握力計,握力計指針朝外,用最大力緊握上下兩個把柄。用有力手測兩次,取最大值。
1.2.4 坐位體前屈
應用ZTQ型坐位體前屈測量計(上海),測量范圍:-20~40 cm。測量方法:受試者兩腿伸直,兩腳平蹬測試縱板坐在平地上,兩腳分開約10~15 cm,上體前屈,兩臂伸直前,用兩手中指尖逐漸向前推動游標,直到不能前推為止(注意,手臂不能又突然前伸)。測試計的腳蹬縱板內沿平面為0點,向內為負值,向前為正值。記錄以厘米為單位,保留一位小數。測試兩次,取最好成績。
1.2.5 單足閉目站立
受測者雙手叉腰、閉眼,用習慣單腳站立,另一腿屈膝,腳離開地面,使小腿貼靠在站立腿的膝部、從離地腳離開地面開始計時,離地腳落地或站立腳移動停表,計算閉眼單腳站立的時間。記錄以秒為單位,不計小數。
檢測數據采用SPSS進行統計分析。
體重指數,簡稱BMI,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2]。目前我國成年人BMI指數參考標準為體重過輕:BMI<18.5;正常體重: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BMI≥28;最理想的體重指數是22。[3]

表1 體重指數測評
測試結果顯示,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男女體重偏低者所占比例很少,體重超重和肥胖問題嚴重,男女比例分別為62.7 %和57.14 %,男性略高于女性(表1)。均高于、鐘文玲等2007年對福建省普通居民的調查結果[4]與CHEN C M的報道趨勢相符。[5]
超重和肥胖是世界范圍內快速增長的一個健康問題,已取代了諸如營養不良、傳染病等常見問題,成為全球的流行病。[6]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網絡科技的發展、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使得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體力(體育)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特別是機關工作人員,工作時間長期坐在電腦前辦公,上下班以現代化交通手段代步,工作之余以在家看電視、上網或交際應酬居多,家用電器和家政服務取代了部分家務勞動。問卷調查顯示,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每周進行體育鍛煉時少于1 h者占43 %,而每周鍛煉時間超過3 h者只占6 %。由于一些年輕女性對身材的重視以及少部分中老年女性堅持晚間跳廣場舞或飯后散步,因而女子超重和肥胖比例略低于男子。超重和肥胖已經成為某些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的重要因素,同時還會增加腰背部肌肉以及脊椎和下肢關節的負擔,給人民健康和社會經濟帶來沉重負擔。[7]
肺活量與人的呼吸機能密切相關。通常以肺活量體重指數作為評定人體呼吸機能的重要指標。評定標準為優秀:男78 ml/kg以上,女64 ml/kg;良好:男68~77 ml/kg,女54~63 ml/kg;及格:男55~67 ml/kg,女43~53 ml/kg;不及格:男54 ml/kg以下,女43 ml/kg以下。
測試結果顯示,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呼吸機能較差,特別是男性,不合格率高達59.22 %,女性雖然各級標準均好于男性(P<0.05),但結果仍不容樂觀(表2)。呼吸機能不良,人體內部的氧供應就不充裕,機體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進行。一旦機體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情況(如長時間學習、工作、劇烈運動時)就會出現氧供應的嚴重不足,從而導致諸如: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不良反映,這不僅僅只是影響了工作與學習,而且會給身體健康造成許多無法挽回的損失。

表2 呼吸機能評定表
體育運動的缺乏以及超重和肥胖是造成肺活量指數低下的重要因素。朱永兵的研究表明,隨著體重的增加,肺活量指數呈下降趨勢。[8]另外,吸煙也會導致肺活量的減少。調查問卷顯示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中,男性吸煙比例為34.5 %。也有學者認為肺活量指數偏低與肺活量的測試方法、使用儀器、年齡、運動能力和測試盡力程度相關,建議將身高、體重、胸圍和肺活量指標納入評價體系。[9]
握力體重指數=握力/體重×100,主要反映人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同時也與其他肌群的力量有關,是反映肌肉總體力量的一個很好的指標。評定標準為優秀:男子大于86,女子大于61;良好:男子71—85,女子48—60;及格:男子54—70,女子35—47;不及格:男子53以下,女子34以下。

表3 力量素質評定表
力量素質是運動的基本素質,人體的耐力、速度、靈敏和柔韌性均取決于力量素質。測試結果顯示,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男女握力指數合格率均比較高,但優良率男性明顯低于女性(表3),這可能與成年女性在家庭中分擔家務勞動較多有關。有研究也表明握力測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10]
坐位體前屈是測量在靜止狀態下的軀干、腰、髖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主要反映這些部位的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及身體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評定標準為優秀:男子大于19.8 cm,女子大于23.5 cm;良好:男子11.4~19.7 cm,女子17.5~23.4 cm;及格:男子3~11.3 cm,女子5~17.4 cm;不及格:男子小于2.9 cm,女子小于4.9 cm。[11]

表4 柔韌性評定
結果顯示,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身體柔韌性尚可,女性明顯優于男性(這與女性的生理解剖特點吻合),但不合格率仍占較高比例(表4)。缺乏體育運動特別是身體柔韌性練習是重要原因。長時間缺乏發展柔韌性的練習,可導致關節或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變性、孿縮、甚至粘連,因而限制了關節的運動幅度,牽拉時必然產生疼痛,所以擴大關節運動的幅度即擴大了人體活動的無痛范圍。
平衡能力是維持人體姿勢的能力,特別是在較小的支承面上控制身體重心的能力。[12]單足閉目站立通常被作為評價人體平衡能力的重要素質指標。[13]評定標準為好:男子大于9 s,女子大于10 s;正常:男子5~8 s,女子7~9 s;差:男子小于4 s,女子小于6 s。

表5 平衡機能評定表
測試結果顯示,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中平衡能力男女差異不明顯,差和好的比例各占近半,見表5。這與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結果相符。[14]汪敏等對20—60歲的健康人檢測結果表明,男女的平衡能力無顯著差異。[15]蔡海鷗則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平衡能力變差,女性好于男性。[16]陳佑學、Balogun等的實驗表明男性的平衡控制能力好于女性,其原因可能是男性下肢肌力和體質量高于女性的結果。[17、18]
集美區機關工作人員體質健康狀況總體表現不甚滿意。超重和肥胖現象嚴重,營養過剩和缺乏運動是其主要原因;呼吸機能不合格率較高,特別是男性,達59.22 %。超重、缺少有氧鍛煉和男性吸煙可能是導致肺活量指數低下的重要原因;同時,男性的肌肉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男女的坐位體前屈和單足閉目站立不合格率也比較高,提示其身體的柔韌性和平衡能力比較差。
參照檢測結果,制定相應的、合理的健身計劃并定期進行跟蹤監測。開設健康知識講座,積極輔助受試者科學鍛煉。為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和改善機關工作人員的體質狀況,建議把工作人員的體質水平納入機關工作綜合評估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根據本次體質測試結果加強有氧運動練習,對去體脂和提高呼吸機能都有良好的效果;加強肌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練習,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
[1]孫全洪,戴敬東.浙江省直機關工作人員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6,28(1):10-13.
[2]許浩,江文凱.對江蘇省成年人BMI指數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1,22(6):39-43.
[3]衛生部疾控局.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試行)[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4.
[4]鐘文玲,林曙光,林熙,等.福建省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現狀研究[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7,13(6):9-10.
[5]CHEN C M.Overview of obesity in MainlandChina[J].Obes Rev,2008,9(1):14-21.
[6]JAMES W P T.WHO recognition of the global obesity epidemic[J].Intemational of obesity,2008,32:120-126.
[7]高國一.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現狀[J].昆明醫學院學報,2009(2B):29-32.
[8]朱永兵,徐連軍,湯盈.體重對大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的影響[J].遼東學院學報,2011,18(1):90-93.
[9]王政,孫金賢,陶玉流,等.肺活量體重指數評價體系的合理性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39(7):86-90.
[10]肖娜、徐納新、孫會芳,等.握力測試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9):839-842.
[11]柯遵渝,代毅.坐位體前屈測量方法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6):90-92.
[12]張薊,陳俊寧,楊佩君,等.人體平衡功能定量測評[J].中國康復,1998,13(2):49-52.
[13]袁金鳳,張秋霞,陸阿明.閉眼單腳站立方法在體質測試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33):6049-6054.
[14]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2000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73-100.
[15]汪敏,李學佩,李哲生,等.年齡和視覺對直立靜態平衡的影響[J].耳鼻喉—頭頸外科,1997,4(1):9-12.
[16]蔡海鷗.人體平衡檢測在頸椎病臨床中的意義[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1998,13(5):212-213.
[17]陳學佑,尤桂杰.大學生靜態平衡能力和運動及性別的關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49(11):9941-9945.
[18]BALOGUN,AJAYI,ALAWALE.Determinants of single limb stance balance performance[J].Af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medical sciences,1997(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