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京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建設的持續推進,國土資源管理和地籍測量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越發顯現出來,成為支撐我國土地資源合理規劃和完成地域戰略布局的重要依據。測繪和空間定位技術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地籍控制測量技術的進步,使厘米級精度的土地權屬測量、界定和變更成為現實。通過實踐測量,重點探討了目前取得廣泛應用的控制測量法、界址點坐標法、GPS 測量方法等地籍測量技術及其應用,以期為我國土地建設管理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實施依據。
關鍵詞:地籍測量;控制測量;界址點坐標;GPS測量
中圖分類號:P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2-0022-02
對地籍測量質量產生重要影響的要素是地籍控制點的精度,因此以提升控制點精度為總體思路發展出了多種形式的測量設備和技術,其中取得廣泛應用的有三角網、導線網、界址點坐標測量、GPS靜態測量、GPS-RTK測量等方式。隨著全球定位系統的發展,地籍測量技術不斷朝著精細化、規模化和立體化的方向邁進,推動了國土管控領域的變革。
1 控制測量法及其應用
控制測量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測量方式,尤其是在城市建成區域以及隱蔽區域的測量中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導線測量是控制測量法中的經典方法,目前仍應用于多數城鎮的地籍測量。導線地籍測量需要在每個布設點測得水平維度的垂直角、折角和斜距,并要注意對測量主站各項條件如溫度、氣壓和覘高等進行嚴格的觀測和控制,在此基礎上通過算法改正獲得待求值。不同等級精度的測量要求對儀器的測角、側邊精度范圍進行規范,這樣能夠有效保證最弱點的中誤差。對導線測量精度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有觀測條件、設備系數誤差和測量人員專業技能。因此,為了保證測量質量,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減少不必要的誤差。
應用導線測量具有多方面的優勢,該測量方式的相對精度高、檢測條件多樣,因此可以有效規避測量中出現的粗差干擾。導線測量布控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在進行實際測量時,只需要保證兩個相鄰的布設點具有良好的通視,即可實施高精度測量。在城市大范圍建筑區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而多數地籍測量方式在城鎮隱蔽區和建成區不具有這樣的優勢。此外,這種技術支持三角高程測量,能夠實現高程同步傳遞,極大地提升了測量效率。
由于受作業方式的制約,導線測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觀測要素較多,并且這種方式控制能力小,尤其是當導線長度超出可控范圍時,測量精度往往受到極大的影響。實施導線測量需要分級布網,并進行逐級加密,因此對網形結構具有較為嚴格的要求。相比于GPS-RTK測量方式,導線測量需要的人力較多,并且作業進程相對緩慢。
2 界址點坐標法及其應用
界址點通常作為標記權屬界線的特征點,對其進行科學的標定能夠完成對測量宗地永久性的矢量保存。由于地籍測量特別是城市地籍密度較大,不但對城市、建制鎮等建成區的土地歸屬權具有重要影響,同時其涉及范圍還涵蓋了城鎮之外的工礦企業用地,因此對界址點標定的精度要求非常嚴格。
在運用界址點坐標法進行地籍測量時,必須正確劃分界址點的精度等級。不同時期的界址點受到當時測量技術的限制會表現出不同的精度等級,而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為了提升測量的規范性,必須將界址點點位和實測位置的誤差縮小到10 cm之內,并將該實測位置歸附于界址點。目前應用于城區地籍測量的界址點有三種級別,處于一級范疇之內的界址點與鄰近基本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基本保持在2 cm以內,第二級別的界址點點位中誤差在5 cm范圍內,第三級別的界址點點位中誤差在10 cm以內。而在隱蔽區域的地籍測量中,界址點的精度級別可以有相應的調整,例如隱秘區域的一級界址點誤差可以放寬至7.5 cm。
運用界址點坐標法測量地籍有多種方式,較為廣泛的方式是極坐標標定法,但是由于測定區域地形的復雜程度不同,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標定方法。本文著重介紹在城鎮地籍測量中最常用的一種距離交會法。
先測得A,B兩點與界址點P的距離S2,S1,界址點精度與起始誤差M起和觀測誤差M側具有重要關系。如圖1所示。
交會點P的坐標可以表示如下:
Xp=XA+ S1·cosαAP.;Yp=YA+ S2·sinαAP.
可以測得界址點P的中誤差為:
MP= . (1)
從公式(1)中可以看出,如果交會角為90°時,觀測精度能夠達到峰值。由于測量距離比較短,ms就會變小,其值能夠控制在1.5 cm以內,ms取值1.5 cm時,可以根據γ值以及不同的交會點計算出中誤差。
3 GPS 測量方法及其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目前用于空間測量的最先進技術,在移動導航、工程施工、國防建設、遙感技術等方面取得了極佳的表現。將GPS技術應用于地籍測量能夠有效提升測量效率和應用范圍,確保高質量地完成測定任務。傳統的地籍測量方式通常需要用到大量人力、物力,并且測量范圍不夠大,經常受到外界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GPS測定技術有效改變了這
一現狀,目前在高標準地籍測量中應用最廣泛的是GPS測量技術。按照作業模式可以分為常規靜態相對定位、快速靜態定位和GPS-RTK實時動態定位。
GPS地籍測量技術具有較為規范的操作流程,首先要對測定區域進行平面測量,建立基本的控制網。通常使用靜態測量技術并根據實際測量要求和地區狀況設定控制網,通過與國家網點聯測求得點坐標。根據坐標值可以獲得轉換參數,以便為RTK測量奠定基礎。GPS測定需要建立較高的基準站,并且盡量保證測量站周圍擁有開闊的視野,從而有利于衛星信號的接收和電臺信號的發射。在完成外業操作后對系統進行調試,保證參數正常,無線電設置和天線高等要處于符合要求的狀態。測定之后,將數據轉存到內業軟件中,通過技術處理得出所需信息。
地籍碎部測定對于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傳統的逐級加密方式效率較低,運用GPS測量可以通過快速靜態模式設置導線。此外,在遇到已知點破壞嚴重的情況時,也可以運用快速靜態模式加密導線,此時應注意將觀測時間控制在15 min以上。在布網過程中,首先要考慮起算點的數量能夠滿足測定要求,并盡量使起算點呈均勻分布。
運用GPS技術進行地籍測定需要做好高標準的控制工作,地籍測量的基礎是對測量區域進行控制測量,這也是進行地籍圖件和相關地籍數據收集整理的基礎環節。GPS測定方式的控制點按照測量次序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基本網和加密網。在城鎮已建成地籍的測量時,界址點密度非常大,必須保證網點精度和控制點密度,便于實施界址點標定。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考慮進行次級圖根導線加密措施,從而可以從圖根點直接獲取界址點坐標。此外,還要注意對測定環境的選擇,如果作業區受到遮擋,GPS信號會受到干擾,難以保證測量結果精確。此時,可以選擇運用全站儀配合的方式進行測量。
4 結束語
綜合以上論述可以發現,不同的地籍測量方式各有其適應性,在不同的地形條件下能夠發揮出相應的優勢,這就促使地籍測量工作人員要對測繪地形進行全面的把握和論證,通過改進測量方式并加強測量技術的抗干擾能力,全面提升地籍測量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巨大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秀龍.探討無定向導線地籍測量技術[J].科技資訊,2011(13).
[2]許云平.淺談地籍平面控制測量技術[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20).
〔編輯:白潔〕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f Cadastral Survey
Li Weijing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ed advance of our society,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and cadastral land and resourc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ppar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rational planning of l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our regional strategies and to complete the layout. Development of mapping and spatial positioning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adastral contro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he land tenure centimeter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to define and change a reality. By measuring 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broad application of control measurements, the boundary point coordinate method, GPS measurements and other cadastral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
Key words: cadastral surveying; control measure; boundary point coordinates; GPS measurements
地籍碎部測定對于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傳統的逐級加密方式效率較低,運用GPS測量可以通過快速靜態模式設置導線。此外,在遇到已知點破壞嚴重的情況時,也可以運用快速靜態模式加密導線,此時應注意將觀測時間控制在15 min以上。在布網過程中,首先要考慮起算點的數量能夠滿足測定要求,并盡量使起算點呈均勻分布。
運用GPS技術進行地籍測定需要做好高標準的控制工作,地籍測量的基礎是對測量區域進行控制測量,這也是進行地籍圖件和相關地籍數據收集整理的基礎環節。GPS測定方式的控制點按照測量次序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基本網和加密網。在城鎮已建成地籍的測量時,界址點密度非常大,必須保證網點精度和控制點密度,便于實施界址點標定。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考慮進行次級圖根導線加密措施,從而可以從圖根點直接獲取界址點坐標。此外,還要注意對測定環境的選擇,如果作業區受到遮擋,GPS信號會受到干擾,難以保證測量結果精確。此時,可以選擇運用全站儀配合的方式進行測量。
4 結束語
綜合以上論述可以發現,不同的地籍測量方式各有其適應性,在不同的地形條件下能夠發揮出相應的優勢,這就促使地籍測量工作人員要對測繪地形進行全面的把握和論證,通過改進測量方式并加強測量技術的抗干擾能力,全面提升地籍測量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巨大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秀龍.探討無定向導線地籍測量技術[J].科技資訊,2011(13).
[2]許云平.淺談地籍平面控制測量技術[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20).
〔編輯:白潔〕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f Cadastral Survey
Li Weijing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ed advance of our society,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and cadastral land and resourc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ppar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rational planning of l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our regional strategies and to complete the layout. Development of mapping and spatial positioning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adastral contro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he land tenure centimeter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to define and change a reality. By measuring 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broad application of control measurements, the boundary point coordinate method, GPS measurements and other cadastral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
Key words: cadastral surveying; control measure; boundary point coordinates; GPS measurements
地籍碎部測定對于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傳統的逐級加密方式效率較低,運用GPS測量可以通過快速靜態模式設置導線。此外,在遇到已知點破壞嚴重的情況時,也可以運用快速靜態模式加密導線,此時應注意將觀測時間控制在15 min以上。在布網過程中,首先要考慮起算點的數量能夠滿足測定要求,并盡量使起算點呈均勻分布。
運用GPS技術進行地籍測定需要做好高標準的控制工作,地籍測量的基礎是對測量區域進行控制測量,這也是進行地籍圖件和相關地籍數據收集整理的基礎環節。GPS測定方式的控制點按照測量次序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基本網和加密網。在城鎮已建成地籍的測量時,界址點密度非常大,必須保證網點精度和控制點密度,便于實施界址點標定。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可以考慮進行次級圖根導線加密措施,從而可以從圖根點直接獲取界址點坐標。此外,還要注意對測定環境的選擇,如果作業區受到遮擋,GPS信號會受到干擾,難以保證測量結果精確。此時,可以選擇運用全站儀配合的方式進行測量。
4 結束語
綜合以上論述可以發現,不同的地籍測量方式各有其適應性,在不同的地形條件下能夠發揮出相應的優勢,這就促使地籍測量工作人員要對測繪地形進行全面的把握和論證,通過改進測量方式并加強測量技術的抗干擾能力,全面提升地籍測量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巨大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秀龍.探討無定向導線地籍測量技術[J].科技資訊,2011(13).
[2]許云平.淺談地籍平面控制測量技術[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20).
〔編輯:白潔〕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f Cadastral Survey
Li Weijing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ed advance of our society,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and cadastral land and resourc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ppar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rational planning of land resources to support our regional strategies and to complete the layout. Development of mapping and spatial positioning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cadastral contro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he land tenure centimeter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to define and change a reality. By measuring 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broad application of control measurements, the boundary point coordinate method, GPS measurements and other cadastral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nd.
Key words: cadastral surveying; control measure; boundary point coordinates; GPS measur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