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新
(大理學院大理教學醫院,云南大理 671000)
無菌物品質量追溯信息系統的應用
王勝新
(大理學院大理教學醫院,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充分利用消毒供應中心滅菌物品質量追溯系統,將無菌物品的環節處理流程納入信息化管理,從而提高醫院消毒供應專業管理水平。方法:采用條形碼技術,結合追溯管理系統軟件,對再用器械的處理進行完整、實時的過程追溯管理。結果:使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更加高效、準確、便捷,有效地保證了再用器械的滅菌質量。結論: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質量追溯管理系統的應用,做到對工作中的每個細節問題進行全面追蹤,準確分析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
無菌物品;質量追溯信息系統;消毒供應中心;質量控制;應用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可重復使用器械、物品消毒滅菌的重要場所〔1〕。全院需清洗消毒滅菌的物品品種繁多,數量大,使用傳統的手工記錄隨意性強,不能充分體現客觀性和科學性,而且紙質記錄存在信息存檔困難,滅菌物品的使用只能追蹤到使用科室,一旦發生院內感染,無法對器械物品在消毒供應中心處理過程的歷史狀況進行質量追溯。無菌物品質量追溯信息系統的使用,遵循了消毒供應中心行業規范中提出的應建立質量管理追溯制度及質量控制的相關記錄要求〔2〕。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于2012年4月引進潔定公司T-DOC 2000和TDOC Cycle消毒供應中心滅菌物品質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統,通過對滅菌物品實施可追溯性的信息化管理,避免了從前的責任人無法認定,器械無法被跟蹤的管理缺陷。經過一年多來的運行使用,使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更加準確、便捷。現總結報道如下。
配置計算機、掃碼槍、條碼打印機、服務器等相應的硬件,計算機與醫院信息中心聯網。對各類器械、物品、臨床科室、供應室人員的管理進行分類編碼處理,物品及成套器械分別進行攝像并將照片導入系統,建立基礎數據庫。結合屏幕包裝指引功能,實時查看器械的實物組成。通過對器械、人員、各環節信息的采集及培訓,達到對消毒供應中心整個流程的追溯管理〔3〕。
2.1物品申領臨床科室通過醫院信息平臺,對所需的物品在本科室提出申請,消毒供應中心根據科室申請完成下收下送等工作,使物品流程更準確、安全和快捷。
2.2全程跟蹤T-DOC 2000可記錄無菌物品生產的全過程,包括包裝、滅菌、發放、回收、清洗消毒等各個環節的記錄,實時掌握器械物品所在的位置和所處的狀態;T-DOC Cycle對滅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運行工作參數進行集中式的實時采集記錄,取締了儀器運轉過程的打印記錄,避免了繁瑣的紙質檔案管理和大量的紙質耗材費用;一旦需要,可以快捷地定位并查詢機器運行歷史數據,體現了滅菌器械的可追溯性,也是舉證的有效依據〔4〕。
2.3查詢系統包括各臨床科室使用量的查詢統計,器械物品的狀態查詢、同批次物品的查詢、工作人員工作量的查詢、器械物品有效期的查詢等。如通過查詢可掌握將過期的滅菌包(包括已發放將過期的滅菌包等),避免過期造成的浪費和誤使用,降低感染幾率。并通過滅菌物品使用跟蹤系統,查詢到住院病人使用器械物品的信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追溯管理〔5〕。
3.1回收清洗消毒供應中心護士在清洗區對使用后的器械進行回收掃描,小包裝的器械分類并裝入不同的清洗標識牌中,標識牌隨器械進機清洗,器械在進機清洗前進行鍋次創建登記,系統將記錄下器械的清洗時間、清洗者、清洗程序、同鍋次中同時清洗的其它物品,同時系統對整個清洗過程作出及時準確地實時采集記錄,為物品的清洗質量監測提供了依據。回收的包裝標簽在進行回收登記掃描后結束使用。
3.2物品的包裝清洗結束后,包裝區護士掃描器械物品的條碼或清洗標識牌條碼,系統即生成新的條碼,也是唯一的條形碼。護士根據器械包的信息進行檢查、復核、包裝,條碼粘貼在包外。條碼標簽的內容包括:物品名稱、單元號、包裝者、包裝時間、包裝材料、條形碼、滅菌日期、滅菌程序、有效期。
3.3滅菌處理滅菌員在滅菌區掃描需滅菌的物品條碼進行鍋次創建登記,系統就準確記錄下該批次滅菌的所有器械物品及滅菌循環的整個過程。低溫滅菌的裝載登記同高溫高壓蒸汽滅菌。
3.4滅菌批準處理滅菌循環完成,滅菌員在確認各種滅菌監測合格后,掃描批準條碼進行滅菌合格批準,物品進入無菌物品存放區等待發放,若滅菌器故障或滅菌循環未完成,滅菌批準時系統提示不能被批準,若滅菌物品不被合格批準,在發放物品時,系統提示無法發放,為此確保了滅菌物品的質量供應。
3.5滅菌物品的發放根據科室申領,發放區的護士按滅菌物品的發放流程進行相應的發放,系統記錄下發放人員、發放時間、發放到哪里等信息。指定科室的物品在采集數據時直接設為預置發放,消毒員在進行滅菌合格審批的同時系統生成發放的信息,物品自動發放,不需要再次進行發放登記。
3.6滅菌物品的使用臨床科室在使用各類高度危險性物品及貴重物品時,通過醫院HIS系統實現與患者信息的對接,可通過掃碼功能掃描病人腕帶上ID號或將條碼粘貼在手術記錄單上,此時病人使用器械的信息與病人各項信息相聯系,實現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要求的可追溯制度〔6〕。
4.1做到信息可追溯,提高責任意識系統對復用器械從回收至消毒供應中心的清洗區、包裝區、滅菌區到病人的使用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管理,對物品處理的各個環節都有完整的記錄,且環環相扣,具有連貫性。信息可追溯使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責任明確,有效約束和監督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規范操作,避免了護士工作的隨意性,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識,確保消毒滅菌的質量,降低了醫療安全事故的風險〔7〕,保證患者的安全。
4.2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差錯追溯系統應用前,消毒供應中心各種工作流程信息以手工記錄為主,相關信息存檔困難,滅菌包外標識信息無法存檔。追溯系統的應用使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均用計算機管理,避免手工記錄的差錯率及因字跡不清造成差錯。系統操作簡單、可追溯性強,工作人員使用掃碼槍在相應的崗位完成所需要的掃描,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3無紙化管理,避免交叉污染從前的消毒供應中心物品信息紙質記錄的流程是:在病房下收的物品紙質記錄,回消毒供應中心后由污染區傳遞至清潔區,在包裝區根據回收記錄核對包裝,物品發放時再次使用該記錄本進行發放核對,造成的污染是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徑,成為醫院感染發生的隱患。質量追溯系統的應用實現了無紙化辦公,供應室根據臨床科室的物品申請,一式兩份打印,一份下收物品時使用,另一份下送無菌物品時使用,做到潔污分開,避免了紙質在傳遞中的污染。保障了消毒供應中心的消毒隔離質量。
4.4 T-DOC Cycle 對滅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運行工作參數進行集中式的實時采集記錄,工作人員對清洗滅菌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提高了滅菌物品的質量。系統完整的記錄可為醫療事故處理實施舉證倒置,提供全面、準確、可靠的質量證據。
4.5便于及時召回不合格物品當發現某一個器械包或某一鍋次的滅菌質量發生問題時,可立即查找到同批次清洗或滅菌的其它器械物品,追溯該批次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流程是否合格,同時查找該器械同批次物品的歸屬情況。快速召回問題批次的無菌物品。也可通過住院病人滅菌物品使用查詢系統,查找物品是否被使用,如物品已被誰使用,立即通知臨床科室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由于醫療器械滅菌不合格而造成的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8〕。
隨著信息化管理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消毒供應中心專業化管理的飛躍〔9〕。一張條形碼可以記錄下何人何時做何事,使用何種程序消毒滅菌,哪些器械被使用以及使用頻率,器械的有效期、現在何處、成套器械清單、及器械物品的屏幕打包顯示等,有效減少了責任人無法認定,器械無法被跟蹤管理等缺陷。完善的無菌物品的質量追溯和信息化管理,使所有的操作流程都按標準化進行,提高了消毒滅菌的專業化水平,為醫院高質量服務提供了保障〔10〕。消毒供應中心無菌物品質量追溯系統的應用,使一切消毒滅菌物品的信息均在網上進行操作〔11〕,做到物品全程跟蹤管理,保證了無菌物品信息及時完整的采集,有利于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確保工作質量和效果,減少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1〕葛常英,劉杜鵑.消毒供應中心各環節質量監控方法〔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1,28(1):123-124.
〔2〕WS310.1-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S〕.
〔3〕石蘭萍.美國護理信息系統的臨床運用〔J〕.中國護理管理,2009,9(2):76-77.
〔4〕劉啟華,張維玉.手術室器械納入消毒供應中心全程質量管理的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8):2816-2817.
〔5〕馬俊,許燕玲,莊敏,等.消毒供應中心無線射頻識別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2):5098-5100.
〔6〕宋瑾,郭建軍,戴桂紅.消毒供應中心物品追溯系統的建立與應用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5):417-419.
〔7〕王冬麗,劉莊美.淺談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控制體系的構建〔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0):166-167.
〔8〕張億琴,楊玉,俞蘭.簡易打碼系統實現無菌物品環節質量追蹤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3):276-277.
〔9〕戴李中,朱亞君,葉偉峰.消毒供應中心追溯管理及成效〔J〕.醫院管理論壇,2012,29(8):59.
〔10〕黎建青.腔鏡器械納入消毒供應中心規范化管理的體會〔J〕.全科護理,2010,8(6):1471.
〔11〕宋彩鳳,陳亞敏.消毒供應中心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0):2011-2012.
(責任編輯 李 楊)
Application of Quality Tracing Information System to Aseptic Materials
WANG Shengxin
(Dali Teaching Hospital of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sterilized items quality traceability system in the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and integrate the processing of aseptic materials in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of hospital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Methods:Using bar code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to give complete,real-time process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to the processing of reusable instruments.Results:The work in the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became more efficient,accurat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sterilization quality of reusable instruments was ensured.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tracing information system to aseptic materials in the 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enabled a comprehensive trace of every detail of the work and accurat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nd thus,to a certain extent,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edical disputes.
aseptic materials;quality tracing information system;steril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quality control;application
R47
A
1672-2345(2014)08-0076-03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8.026
2014-01-10
2014-03-31
王勝新,主管護師,主要從事醫院再生物品的消毒滅菌與供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