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亞輝,盧玉林
(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昆明 650018)
癌痛是癌癥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有3/4的癌癥患者經受疼痛的折磨,并且在有癌痛的患者中,多部位同時存在疼痛是最常見的〔1〕。但是,對于癌癥患者,疼痛的經歷往往被忽視,周玲君等〔2〕對上海地區癌痛控制的現狀的調查研究顯示,癌癥疼痛患者中有52.9%患者的疼痛沒有得到緩解;丁玥等〔3〕對北京30家醫院住院患者疼痛及控制狀況的調查顯示,有94.91%的住院癌癥患者存在疼痛,其中67.06%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的疼痛。2000年第10屆國際疼痛學會達成共識,即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2002年第11屆國際疼痛學會將疼痛列入第五生命體征〔1〕。本調查調查了云南某腫瘤專科醫院癌癥患者的疼痛控制情況,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某腫瘤專科醫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癌痛患者376例。入選標準:①年齡大于18歲;②意識清楚,能理解和回答問題,主動接受調查;③惡性腫瘤;④存在癌性疼痛。排除標準:①年齡小于18歲;②不能主動接受和配合調查;③伴有非腫瘤的引起的疼痛。
本組患者中男241例(64.10%),女135例(35.90%);年齡18~92歲,平均(58.32±11.44)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54例(14.36%),初中:98例(26.06%),高中與中專132例(35.11%),大專62例(16.49%),本科及本科以上30例(7.98%);疾病分期:Ⅰ期16例(4.26%),Ⅱ期67例(17.82%),Ⅲ期89例(23.67%),Ⅳ期111例(29.52%),分期不明93例(24.73%)。本組患者中,已接受過手術治療142例(37.77%),化療289例(76.86%),放療156例(40.41%),調查時正在接受化療的有86例(22.87%),放療68例(18.09%),姑息治療111例(29.52%)。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選擇 選用疼痛數字評定量表和疼痛調查表。①疼痛數字評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又稱數字類比法,用0~10分描述疼痛強度,0分為完全沒有疼痛,10分表示劇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患者根據自身癌疼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疼痛分值。②在疼痛調查表中設計了3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患者是否曾經或現在有疼痛,并調查疼痛的部位;第二部分:調查患者24 h的疼痛情況及使用藥物情況,評分參照NRS評分計算方法;第三部分:24 h受疼痛影響的程度。調查使用0~10分表述患者受疼痛影響的程度,0分表示無影響,10分表示完全影響。1~3分為輕度影響,4~6分為中度影響,7~10分為重度影響。
1.2.2 資料收集 資料收集人員在進行患者的疼痛調查前,對疼痛調查表熟悉其使用,能夠指導患者正確進行癌痛評分。對在調查期間的所有符合納入標準的癌痛患者進行癌痛的調查,并進行資料收集。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使用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采用一般描述性統計,指標包括均數、標準差和百分率。
2.1 癌痛評分情況 本組患者目前的癌痛評分(NRS評分)平均為(4.10±2.48)分,其中輕度疼痛201例(53.46%),中度疼痛101例(26.86%),重度疼痛74例(19.68%)。
2.2 患者是否有疼痛情況及疼痛部位情況 本組患者中疼痛情況,有過疼痛的患者為371例(98.67%),沒有過疼痛的患者為5例(1.33%)。疼痛有1個部位的患者為267例(71.01%),疼痛有2個部位的患者為82例(21.81%),疼痛有3個或3個以上部位的患者為27例(7.18%)。
2.3 患者既往使用止痛藥物及止痛療法情況 本組患者既往使用止痛藥物的有233例(61.97%),其中口服藥物止痛208例(89.27%),注射給藥12例(5.15%),皮膚給藥13例(5.58%)。使用過非藥物止痛療法的患者有189例(50.27%),其中使用過按摩療法的患者143例(75.66%),放松療法67例(35.45%),針灸療法22例(11.64%),水療法3例(1.59%),芳香療法1例(0.53%)。
2.4 24 h疼痛的情況 見表1。

表1 患者24 h疼痛程度
2.5 癌痛對患者的影響程度 見表2。

表2 24 h因受疼痛影響的程度
3.1 住院患者癌痛控制效果有待加強 本次調查中376例患者中有過疼痛的患者高達98.67%,但是僅有61.97%的患者使用止痛藥,50.27%的患者使用非藥物的措施進行止痛,仍舊有大量的患者沒有使用止痛藥物或措施,在忍受疼痛。2008年第12屆世界疼痛大會的各國學者認為:疼痛是困擾人類生
活和健康的主要問題;應及時控制急性疼痛,減少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的轉化,從而減少慢性疼痛帶來的一系列精神、心理和社會問題〔1〕。丁玥等〔3〕對北京市30家醫院住院患者疼痛及控制狀況的調查提示,有60.06%的患者遭受著中、重度的疼痛,而接受止痛治療的患者僅為42.37%,癌痛控制有待加強。黃哲廟等〔5〕對上海地區癌痛患者的疼痛情況及治療情況的調查顯示,有24.8%的癌癥患者在接受疼痛治療后仍舊處于中重度的疼痛。近期,楊萍等〔6〕對北京5所三級甲等醫院的202名晚期癌癥患者進行的癌痛調查中,有93.56%的患者運用止痛藥治療。雖然使用止痛藥物的患者逐年在增加,但對于邊遠地區的癌痛患者仍舊較難得到規范的癌痛止痛治療。此外,在本調查中,止痛措施的形式單一,觀念的落后等均使得癌痛患者得不到有效及時的止痛治療。
3.2 疼痛對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 本調查中,癌痛在24 h對患者的生活、情緒、行走能力等多個方面產生了影響,其中對患者日常生活、情緒、生活樂趣影響較大。部分患者已經嚴重影響了其生活,患者主訴沒有生活的希望和動力,在調查的過程中甚至發生了兩例患者出現了自殺的傾向,說明疼痛對患者出生了較大的綜合影響。在我國,普遍患者對疼痛的忍受性均較強,丁玥〔3〕和黃哲廟〔5〕的調查顯示,分別有83.08%和84.20%的患者對自己的癌痛控制表示滿意,較高的滿意度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患者在不同程度的忍受疼痛。
3.3 止痛藥物的使用情況 在本調查中,有癌痛但使用止痛藥物的患者僅占本組患者的61.97%,其中選擇口服藥物的患者占89.27%,符合三階梯止痛的首選口服給藥原則。趙雩卿等〔7〕的研究提示,我國目前用于治療癌痛的主要方法是口服止痛藥物和芬太尼透皮貼的使用,但是癌痛治療的手段還比較單一,用藥也簡單,輔助用藥較少。此外,除了藥物治療外,本調查中使用其他輔助手段減輕疼痛的患者僅有50.27%,相當一部分患者未選擇或沒有條件選擇非藥物手段止痛。提示我們止痛的醫療護理手段單一,健康宣教不到位,患者在忍受癌痛。
〔1〕李金祥.姑息醫學:癌性疼痛與癥狀處理〔M〕.成都:四川出版社,2009:79-81.
〔2〕周玲君,邱彩鋒,李雪玉,等.上海市癌痛控制現狀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25-27.
〔3〕丁玥,楊萍,孫麗秋,等.北京市30家醫院住院癌癥患者疼痛及控制狀況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82-285.
〔4〕中國行為醫學科學編輯委員會.行為醫學量表手冊〔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485-488.
〔5〕黃哲廟,鄭瑩,彭鵬,等.上海市腫瘤患者癌痛及治療情況:2007年調查結果〔J〕.腫瘤,2009(10):992-996.
〔6〕楊萍,劉瑋,孫麗秋,等.晚期癌癥病人疼痛控制質量及其生活質量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1):13-16.
〔7〕趙雩卿,劉端祺,戰淑珺.中國癌痛治療十年回顧〔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8,17(4):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