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
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治療方法探究
徐 芳
目的 優化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為臨床急救與診斷治療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勝利石油管理局供應醫院治療的84例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將其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n=42)。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給予常規治療和多巴胺、呋塞米及硝酸甘油聯合的治療方案。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95.2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5.71%)(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且患者在左室功能(LVEF)、腦鈉肽(BNP)、心力衰竭等級(NYHA)等指標方面的改善上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常規治療與多巴胺、呋塞米以及硝酸甘油聯合的治療方案,臨床治療效果更優,總有效率和安全性更高。
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內科治療;臨床效果
風濕性心臟病是指由于風濕熱活動,累及到心臟瓣膜而導致心臟瓣膜發生病變,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在患病初期一般無明顯的癥狀,患病后期表現出心慌氣短、肢體乏力、咳嗽多痰、下肢水腫等癥狀[1]。臨床用藥的選擇對延長患者生命長短以及提高患者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藥一直以來都是臨床上的難題[2]。勝利石油管理局供應醫院通過給予患者常規的洋地黃類藥物、利尿劑的基礎上,聯合多巴胺、呋塞米以及硝酸甘油作為治療方案,并與傳統治療方案的對比,得到臨床治療更優的用藥方案,以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勝利石油管理局供應醫院治療的84例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3例,女31例,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5.0±3.7)歲。有單一的二尖瓣病變、主動脈瓣病變和合并多瓣膜病,患者經超聲心動圖以及X線檢查,均被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按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標準進行心功能分級,心功能均處于III~IV級[3]。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男26例,女16例;對照組男27例,女15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心功能分級均在III~IV級)、家族遺傳史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給予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吸氧、適量的洋地黃和利尿劑等急救措施,對患者進行強心、利尿治療[4]。患者保持半臥位從而減少回心的血量,對減輕患者肺部淤血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都有所幫助。如果患者出現暴躁易怒的情緒,可給予適量的鎮靜劑以減輕其不良反應。
觀察組在采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多巴胺、呋塞米以及硝酸甘油靜脈滴注,在5%5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依次加入多巴胺40~80 mg、呋塞米10~20 mg及硝酸甘油5~10 mg進行靜脈注射,1次/d,以1周為1個療程。患者如出現頭痛癥狀,應適當降低注射液滴注速度并減少硝酸甘油的用量;若患者血壓偏低,要合理增加多巴胺的含量;若患者血鉀過低,應在注射液中添加10~15 mL 10%的氯化鉀[3]。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在左室功能(LVEF)、腦鈉肽(BNP)以及心力衰竭等級(NYHA)等指標方面的改善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第6版《內科學》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對恢復情況進行判別[5]:顯效指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狀況≥2級;有效指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為1級;無效指心功能癥狀基本無緩解甚至有所加重。總有效率的計算方法:[(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統計。正態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樣本率的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
2.1 總有效率比較 對照組顯效30例,有效6例,無效6例,無效中不良反應5例,總有效率為85.71%;觀察組顯效34例,有效6例,無效2例,無效中并無不良反應,總有效率95.24%。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而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1.9%)高于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身體改善情況統計 治療6個月,觀察組的LVEF從(29.2±3.3)分提高到(37.4±3.8)分,而對照組只提高到(31.7±3.7)分;觀察組的BNP從(1039±144)分降低到(759±92)分,而對照組降低到(969±103)分;觀察組的NYHA從4降低到(3.42±0.11)分,而對照組降低到(3.91±0.13)分。觀察組在LVEF和BNP方面明顯低于對照組,在LVEF上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對于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針對患者的臨床表現,給予吸氧急救。使用洋地黃藥物對患者進行強心,利用利尿藥進行利尿。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在治療前后的總有效率(95.24%)要遠遠高于常規治療方法的總有效率(85.71%),而在BNP、NYHA和LVEF的改善上也顯著優于常規治療方法,常規治療與多巴胺、呋塞米及硝酸甘油聯合治療的方案更加安全、有效[6-8]。有效率較常規治療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良反應率也大幅度減小。
綜上,常規治療和多巴胺、呋塞米以及硝酸甘油聯合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臨床效果良好,為患者和醫院選藥用藥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1] 樊劍.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劑在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中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3):47-48.
[2] 雷剛.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治療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6):129.
[3] 劉小英.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13):134-135.
[4] 李存芳.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劑治療風濕性心臟病伴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J].河北醫學,2012,18(10):1432-1433.
[5] 王春穎.多巴胺聯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9):43.
[6] 張惠琪.多巴胺聯合呋塞米、硝酸甘油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0):69-70.
[7] 錢海蘭,王君俏,繆愛鳳,等.社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水平及其照顧者疾病管理行為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5):447-450.
[8] 邢作英,王永霞,朱明軍.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學研究現狀及病因[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0):937-9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024
山東 257000 勝利石油管理局供應醫院 (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