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雪婷
目前我國健康體檢服務管理尚未有統一規范的標準,因此健康體檢服務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筆者通過了解江西省健康體檢機構的現狀,總結存在的管理問題及提出有效的對策,現報道如下。
根據國內和江西省健康體檢機構質量控制和管理相關的政策性文件,設計調查表,2012年對江西省南昌市共8家醫療機構體檢中心(其中三級2家,二級4家,一級2家)的質量控制及管理情況等進行調查。結合文獻參考和專家訪談,了解目前健康體檢機構管理的現狀,分析其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2.1 現狀分析 (1)市場準入不規范:目前江西省體檢行業缺乏統一的機構資質標準和準入標準。衛生行政部門無法實施準入許可,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江西省健康體檢機構類型、規模各異、水平參差不齊。并且體檢機構多頭管理,衛生主管部門難以進行有效監管,導致發生私自執業、跨范圍執業、非專業執業、無證執業等現象。衛生部2009年8月頒發了《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但仍對存在一些硬性指標設置的準入門欄過低,使實施過程中的體檢數量及質量不能達到要求。(2)人員配備達不到要求:衛生部《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要求,體檢機構至少具有2名內科或外科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每個臨床檢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和至少10名注冊護士等[1]。但江西省健康體檢機構現存在聘用一些工作經驗不足的年輕醫生進行操作檢查的現象,另外,還聘用退休人員,或并不屬于健康體檢專業的醫護人員,由于這些人員未接受過全科、健康管理知識的系統培訓,體檢過程機械化,也難以保證體檢質量。(3)缺乏必要的專用體檢診室,儀器設備不合格:體檢中心的健康體檢專用基本設備(如心電圖機、裂隙燈、檢眼鏡等)和(或)部分診室(如婦科診室、B超診室等)與病房或門診共用,存在交叉感染隱患[1]。另外存在為了減少投入、降低成本,使用淘汰產品或自制試劑,或直接利用陳舊的心電圖機、檢驗生化分析儀、B超診斷儀等,降低了醫療設備整體水平,影響體檢結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4)體檢收費不規范:目前,我國健康體檢項目和收費標準不統一,因此健康體檢機構間存在著非良性競爭。而本次調查中有3家(37.5%)是獨立的收費標準與醫療機構服務收費標準同時實行,還有1家(12.5%)按照單項醫療服務收費;并且收費額度高低不一,還存在超額收費現象;有1家(12.5%)以比體檢成本還低的價格招攬客戶;有文獻顯示人均體檢費用最少的僅5元,最多的為1800元[2]。體檢收費的不規范難以保證體檢質量,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5)健康管理信息系統多未建立:目前江西省體檢機構健康體檢信息系統主要依靠人手輸入方式,大部分尚未與院內實驗室信息系統(LIS)聯網,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成本和時間去完成,體檢報告形成周期長,導致效率低下,增加差錯率[3]。(6)缺乏系統、全面的檢后服務:體檢全程服務由檢前、檢中和檢后的服務組成,各個環節都不可缺少[4]。體檢后的服務是健康體檢服務的延伸。大部分健康體檢機構缺乏系統、持續的檢后服務。目前檢后服務的一個關鍵問題在于體檢后只獲得單純的檢驗結果,而檢后針對個人或單位進行的健康建議、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導等,對于體檢結果異常者進行的專科診治、住院治療、診療跟蹤服務等系統的后續健康管理環節相較薄弱。輕者增加了患者的就醫成本,重者延誤了患者治療的“黃金時間”[5]。
2.2 優化體檢管理對策 (1)市場準入規定規范化:嚴格執行《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醫療機構成立健康體檢中心首先應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由該部門按照規定的執業條件對其進行審評,包括醫護人員執業資格準入、健康體檢項目準入、有創操作準入、新技術開展準入。認為符合條件的方可通過審評開展健康體檢服務,并予以登記備案。(2)加強培訓體檢醫護人員:體檢醫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體檢質量。因此,應提高健康體檢醫師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建立完善的崗前培訓。首先應建立長期的培養人才方案,可通過社會選拔、退休專家返聘及院內輪轉等方式提高體檢醫師素質。培訓的內容包括“三基三嚴”、繼續教育、定期組織學習健康管理知識、業務知識,使體檢醫師人員樹立起健康管理服務和全科醫學的理念。要求全體護理人員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嚴謹細致的方法、零缺陷的標準落實護理工作;積極開展護理人員技能培訓,制定嚴格的護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改進和完善激勵機制,防范護理缺陷[6]。(3)實行醫檢分離、強化管理體檢儀器設備:由于健康體檢的作用、設置和服務理念等方面,與門診診療服務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應實行醫檢分離,單獨設置體檢機構。盡管已有獨立的體檢區域,仍要保證專用診室設置,應盡可能將常規的體檢項目集中在同一樓層,實行醫檢分離,從而減少院內感染機率,使體檢服務真正表現出合理化、人性化。并實行強化管理體檢儀器設備,包括:設備擺放位置是否合理;設備外觀、設備配件是否完好;設備開機運行狀態(功能、性能、噪音等)是否正常;使用人員操作是否規范等[7]。定期做好計量工作,保證設備在使用率高的情況下正常運行,并注意更換陳舊設備。(4)統一規范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對健康體檢進行分級管理,各健康體檢機構應參照國家衛生部頒發的《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目錄》制定體檢項目,并嚴格按照所申請并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的體檢項目目錄開展健康體檢,新增項目須重新備案后方可開展。(5)建立健康體檢信息化系統:加快建立健康體檢與醫院實驗室信息共享進程,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縮短體檢者排隊等候、出報告的時間;對體檢軟件進行升級改造,克服手工處理下耗費人力、工作效率低、統計查詢困難、體檢檔案流失等缺點。為體檢者建立個體電子健康檔案,根據往次體檢報告進行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6)完善體檢后續流程:根據體檢報告對可能的患病情況耐心具體解釋,指導人群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為其制訂可行有效的生活指導和干預措施,糾正不良行為;對體檢結果出現的重大異常者,明確其危險因素,實施個案管理并進行跟蹤,督促其做進一步檢查,確診后,聯系專科專家進行診治,預約床位辦理住院手續并對后續診療進行指導[8]。實行檢后答疑,對體檢者進行合理營養及膳食、適當的運動鍛煉及心理疏導等方面的指導,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現今我國健康體檢服務管理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本次調查數據顯示在調查的8家健康體檢機構中,有37.5%按照醫療機構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實行收費,62.5%具有獨立的收費標準。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到健康體檢機構的現狀,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才能使健康體檢機構獲得健康、有序的發展,才能把健康體檢、健康管理這一事業辦好。
[1]魏永堂,張!,王慶濤.健康體檢中心規范化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實用醫藥雜志,2010,27(10):954-955.
[2]李文婧,盧祖洵.我國健康體檢現狀與思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5):352.
[3]胡薇薇.醫療機構健康體檢現狀分析及管理對策[J].現代醫院管理,2011(1):41-43.
[4]王維民,曾強.醫院開展體檢后續服務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醫院,2010,14(6):74-75.
[5]陳帥,王桂玲,李曉華,等.關于加強醫院體檢中心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2,19(5):47-49.
[6]楊霞,淳彩雯.體檢中心護理缺陷防范實踐[J].當代醫學,2013,19(25):127-128.
[7]王旭東,張子耀,王伊剛.臨床醫療設備維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9,16(3):76-79.
[8]王瑜,于海霞,許寶珠.軍隊醫院體檢中心檢后服務模式與策[J].東南國防醫藥,2009,11(4):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