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市第二醫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妊娠急性脂肪肝臨床分析
李小串
山西省運城市第二醫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方法隨機抽取2006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診的10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進行回顧式分析。結果絕大多數患者均在懷孕晚期出現厭食、惡心、嘔吐、黃疸以及上腹部不適等癥狀,其中經陰道分娩6例(雙胎1例),產婦死亡3例,新生兒死亡4例;行剖宮產終止妊娠4例,產婦死亡1例,無新生兒死亡。結論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患者的早期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早診斷早治療,而依據產婦具體情況選擇終止妊娠時機是提高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以及胎兒生存幾率的重要途徑。
急性脂肪肝;妊娠;臨床表現;診斷方法
妊娠急性脂肪肝( acute fatty liver o f pregnancy, AFLP) 在臨床上并不多見,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1],該病癥多發于妊娠晚期,嚴重威脅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該病癥目前在醫學上尚未得到明確的病因解釋,但其主要特點是肝細胞在短時間內迅速發生脂肪變性。臨床上的主要癥狀表現為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黃疸等。其多會并發腎臟功能不全,病死率極高[2]。該病癥多見于妊娠35周之后的初產產婦。隨機抽取2006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診的10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現將分析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06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診的10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診斷標準;其中患者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5.4±2.1)歲;妊娠時間:34-38周,平均孕周(35.2±0.3)周;9例單胎,1例雙胎;初產產婦8例,經產產婦2例;所有患者過往均身體健康,無肝炎以及遺傳病史。
1.2 方法
①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B超、CT檢查)。②對患者進行實驗室各項指標檢查(白細胞、尿蛋白、血小板、血紅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肌酐、纖維蛋白酶原測定、凝白酶原時間、部分凝白酶原時間、谷丙轉氨酶以及谷草轉氨酶等)。
1.3 診斷標準
①該病癥會引起患者出現消化道癥狀(比如厭食、惡心嘔吐、黃疸等,有時也會出現上腹部特通以及腹水的情況);②該病癥會導致肝功能受損(主要表現在實驗室指標谷草轉氨酶升高,但是谷丙轉氨酶卻未表現出明顯變化)利用血清學排除肝炎以及其他肝病;③該病癥會致使凝血功能出現異常(主要表現為患者機體血小板數量明顯減少、同時凝血酶原的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減少等等。④對患者進行病理活檢。若病理結果符合AFLP改變則可確診;如果患者具有上述所述的前三條臨床癥狀也可進行確診。
2.1 患者分娩方式及結局
其中經陰道分娩6例(雙胎1例),產婦死亡3例,新生兒死亡4例;行剖宮產終止妊娠4例,產婦死亡1例,無新生兒死亡。
2.2 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
所有患者均具有發病突然的特點,其主要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厭食、惡心嘔吐、黃疸,少數患者也出現了上腹部疼痛以及腹水的情況。
2.3 影像學以及實驗室各項指標檢查結果
在10例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出現了白細胞數量增多的現象;6例患者出現了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所有患者尿蛋白均呈陽性;7例患者經B超檢查出現了肝臟腫大且伴有脂肪浸潤,7例患者同時也出現了胸腹水的情況,其他3例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無明顯異常。
AFLP(妊娠急性脂肪肝)是發生于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威脅產婦以及胎兒生命安全的并發癥。該病的發生幾率較低,但病死率較高(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該病癥所致母兒病死率高達80%)。該病癥多發于妊娠34周之后,在AFLP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也會并發妊娠高血壓,該病癥多發于懷有雙胎或是男胎的產婦[3]。現如今醫學上尚未研究出AFLP 的準確病因以及發病機制,但許多專家學者推測該病癥可能與產婦孕期體內的激素異常、病毒感染、營養不良等原因有關。
本次研究隨機抽取2006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接診的10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進行回顧式分析。絕大多數患者均在懷孕晚期出現厭食、惡心、嘔吐、黃疸以及上腹部不適等癥狀,具體為經陰道分娩6例,產婦死亡3例,新生兒死亡4例;行剖宮產終止妊娠4例,產婦死亡1例,無新生兒死亡。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患者的早期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早診斷早治療,依據產婦具體情況選擇終止妊娠時機是提高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以及胎兒生存幾率的重要途徑。從本次研究當中,筆者也發現,患該病的孕婦均處于妊娠晚期、且患者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大多顯示出白細胞增多以及低蛋白血癥的現象。而白蛋白降低球蛋白正常是區分重癥肝炎的一大力證。另外,筆者發現該病癥在早期會出現尿膽紅素呈陰性, 但是在后期會轉化為陽性,因此,筆者認為此項指標并不能用于AFLP 的早期確診中。該項研究結果與吳味辛[4]的研究結果具有相似性。
另外對于肝病類的診斷,病理檢查無疑是最為確切的黃金標準。但是因為病理檢查屬于有創性檢查,因此其檢查過程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會引起血腹、肝內出血等情況)。從本研究當中,筆者發現如患者符合妊娠急性脂肪肝前3條的臨床癥狀也可作為該病的診斷依據。一旦確診后則要立即進行對癥治療,同時也要密切觀察患者腎功能情況(該病癥多易引發腎功能衰竭)。一旦AFLP 患者出現意識障礙,那么則要明確患者的昏迷原因。如果是低血糖性昏迷則要及時給予患者低血糖糾正治療(該病癥極易引發糖代謝障礙)。不論產婦是否進入產程、胎兒是否存活均要行剖宮產術來終止妊娠。從本次研究當中,筆者發現在行剖宮產術時最好采取縱切口(本組研究患者中有1例行橫切口,結果在術后24小時出現了DIC,切口下方出現出血現象), 行剖宮產術中最好為產婦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及皮下引流管(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可以讓醫護人員及時掌握患者的腹腔滲血情況)DIC是AFLP 極易引起的并發癥之一,因此積極做好防止患者出現出血癥狀也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所在,該研究結果與王根菊,韓國榮[6]等人的研究結果具有相似性。
過去AFLP被認為是一種發病快且致命的病癥(尤其是合并ARF后),但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該病癥研究力度的不斷增加以及治療方式的不斷改進,該病癥的死亡率已經有所下降。而從本次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及時終止妊娠是提高母兒存活率的重要方式。根據相關報道顯示,AFLP具有一定的復發性,因此AFLP患者在治愈后,最好盡量避免再次妊娠的可能。
綜上所述,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患者的早期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早診斷早治療,而依據產婦具體情況選擇終止妊娠時機是提高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以及胎兒生存幾率的重要途徑。
[1]王永紅,郝敏,李麗.妊娠急性脂肪肝7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4):346-347.
[2]惠秦,羅藝,黃煥軍.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臨床分析[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9,21(6):347-348.
[3]韓寧,孟齡新.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臨床治療和研究[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13,32(12):565-566.
[4]吳味辛.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識別與急救[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11,27(6):327-328.
R714.25
B
1009-6019(2014)12-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