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西興 趙莉
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股骨頸骨折60例臨床分析
梁西興 趙莉
目的 探討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股骨頸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陜西省華縣人民醫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股骨頸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60),觀察組給予空心加壓螺釘治療,對照組給予動力髖螺釘+防旋螺釘治療,采用Harris髖關節評分評估患者髖關節恢復情況。結果 2組治療后Harris總評分(88.1±10.5)分、(70.1±9.3)分顯著高于治療前(65.1±20.6)分、(65.8±20.3)分,觀察組改善效果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期間骨折均愈合,愈合時間3~9個月,平均(4.5±0.8)個月。隨訪期內未見螺釘松動、斷裂、彎曲等出現。結論 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療效確切,安全方便。
空心加壓螺釘;股骨頸骨折;Harris評分
股骨頸骨折為常見的髖部骨折之一,多見于骨質疏松的老年患者及高能量損傷的青壯年[1]。由于股骨頸的特殊解剖形態及血液供應,發生骨折后不易愈合,易并發股骨頭缺血壞死等并發癥,致殘率、致死率高[2]。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方式有關節置換術、內固定術等。本研究對陜西省華縣人民醫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股骨頸骨折患者,采用閉合復位,加壓空心螺釘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股骨頸骨折患者,患者均有外傷史,其中車禍傷64例,高處墜落傷40例,跌倒傷1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23~62歲,平均年齡(41.8±5.1)歲。骨折Garden分類標準,Ⅰ型23例,Ⅱ型16例,Ⅲ型15例,Ⅳ型6例。骨折線分型:經頸型27例,基底型18例,頭下型15例。合并冠心病1例,糖尿病5例,高血壓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41.5±4.8)歲。骨折Garden分類標準,Ⅰ型22例,Ⅱ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7例。骨折線分型:經頸型28例,基底型17例,頭下型15例。合并冠心病1例,糖尿病4例,高血壓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類型等一般情況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空心加壓螺釘治療,患者入院后行皮牽引,積極治療內科疾病,合并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給予藥物降壓及心功能支持,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在9mmol/L以內,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給予吸氧、抗感染、祛痰等治療,積極改善組織氧合狀態。傷后2~7d行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取患者平臥位,臀部適當墊高,雙下肢置于牽引床上,對側下肢屈髖屈膝位,X線透視下,外展、內旋患肢,行手法復位。待骨折復位滿意,常規消毒鋪巾后,取股骨大轉子下長5cm左右的直切口,透視下沿股骨頸方向,平行鉆入3枚帶螺紋導針,位置滿意后,沿導針依次擰入3枚加壓空心螺釘,排列呈倒“品”字于股骨頸內,螺釘尖端位于股骨頭下0.5cm。必要時于螺釘尾加墊圈,防止因骨質疏松使螺釘尾擰入骨皮質內。術后患肢穿防旋鞋置于外展30度位置,第2天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術后 5d行膝關節、髖關節不負重屈伸鍛煉,術后2~3周下床活動勿負重。根據X線復查骨折愈合情況,逐漸負重。
對照組采用動力髖螺釘+防旋螺釘治療,全麻后,取患者仰臥位,C臂X線機透視下檢查患肢骨折情況,通過側方牽引、外旋,外展下肢,然后再將患肢緩慢回至中立位并內旋,然后減少牽引例,復位骨折,用2孔DHS+防旋螺釘固定至滿意后關別切口,術畢。
1.3 療效標準 采用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評估髖關節功能[3],畸形0~4分,活動范圍0~5分,功能0~47分,疼痛0~44分。療效等級:70分以下為差,70~79分為可,80~89分為良,90分及以上為優。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Harris評分比較 觀察組60例患者治療前Harris評分疼痛(20.5±10.2)分,功能(21.3±12.5)分,畸形(2.1±0.8)分,活動范圍(2.3±1.0)分,總評分(65.1±20.6)分。治療后Harris評分疼痛(39.8±5.6)分,功能(38.9±5.7)分,畸形(3.8±0.6)分,活動范圍(4.7±0.6)分,總評分(88.1±10.5)分。治療后Harris總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60例患者治療前Harris評分疼痛(20.6±9.8)分,功能(21.6±12.2)分,畸形(2.4±0.7)分,活動范圍(2.4±1.1)分,總評分(65.8±20.3)分。治療后Harris評分疼痛(30.1±5.4)分,功能(30.1±5.1)分,畸形(2.8±0.7)分,活動范圍(3.7±0.5)分,總評分(70.1±9.3)分。治療后Harris總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總評分差異無顯著性,觀察組治療后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術后骨折愈合情況 本組120例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12~24個月。隨訪期間骨折均愈合,愈合時間3~9個月,平均(4.5±0.8)個月。隨訪期內未見螺釘松動、斷裂、彎曲等出現。
股骨頸骨折為髖部常見骨折,多見于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治療,由于骨折后有較高的骨折不愈合及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等并發癥發生而備受爭議。臨床目前認為[4],對于無移位的骨折,給予內固定手術后患者可于早期活動,減少了長期臥床導致的各種并發癥而被廣泛應用與臨床,其中常用的內固定為空心加壓螺釘。
空心加壓螺釘對股骨頸骨折有強力的加壓作用,3枚加壓螺釘在低位的壓力骨小梁及高位張力骨小梁呈“品”字分布,可控面積大,防旋能力強,可使產生的應力接近縱軸,利于骨折愈合。內固定牢固,疼痛等癥狀緩解迅速,利于患者早期不負重功能鍛煉,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臨床研究證實[5-7],空心加壓螺釘具有如下優勢:(1)螺釘兩端均有螺紋,尖端螺距大,尾端螺距小,使得螺釘兩端向中心加壓,利于骨折面緊密嵌合。(2)螺釘尖端螺片銳利,采用切削式推進,可減少骨小梁的變形及骨內壓增高,利于股骨頭內血運再生及骨質修復。(3)螺釘可一次擰入理想位置,有效避免反復多次操作導致的骨質損傷及血運破壞[8],降低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
本研究中,根據骨折類型及骨折移位情況,分別給予空心加壓螺釘及動力髖螺釘+防旋螺釘內固定治療,2組術后患者髖關節功能狀況改善明顯,隨訪期間骨折愈合良好,空心加壓螺釘組髖關節功能改善效果更顯著,提示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療效確切,安全方便。
[1] 盧慶弘,余鋒平.影響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股骨頸骨折骨愈合的因素分析[J].中國骨傷,2012,25(12):1040-1042.
[2] 胡杰挺,李建軍,金憲政,等.2枚與3枚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2012,8(8):10-13.
[3] 陳軍,孫淵,張躍云,等.AO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股骨頸骨折并發癥和失誤分析[J].四川醫學,2006,27(1):102-105.
[4] 盧華定,董云旭,溫小粵,等.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股骨頸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骨傷,2011,24(4):315-317.
[5] 梅榮成,楊述華,丁援建,等.非平行不相交兩枚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股骨頸骨折療效分析[J].骨與關節損傷,2004,19(4):327-329.
[6] 邱渝江,王忠平,姜光財,等.28例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早期失敗原因及對策[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3,1(2):220-222.
[7] 丁冬保,張溢航,李暉.內固定與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129例[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1):1955-1956.
[8] 江輝耀.動力髖螺釘聯合防旋螺釘和空心加壓螺釘治療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3):210-2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16
陜西 714100 陜西省華縣人民醫院骨科 (梁西興) 陜西省華陰市榮譽軍人康復醫院 (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