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龍
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分析
劉子龍
目的 探討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2月宜春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均治愈出院,膝關節功能評分中優占42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優良率96.7%。結論 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給予手術治療取得的臨床療效顯著,解剖復位之后給予相應內固定,能夠最大程度對軟組織進行保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解剖復位;內固定
脛骨平臺骨折在膝關節創傷中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容易對周圍軟組織造成損傷,若得不到及時有效處理,會引起關節疼痛及功能障礙等,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脛骨平臺骨折作為高能量的一種損傷,常伴有嚴重軟組織損傷及皮膚損傷,臨床治療方法以手術治療為主[2]。本研究對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行手術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2月宜春市第六人民醫院收治的脛骨平臺骨折患者60例(男52例,女8例),年齡19~61歲。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符合脛骨平臺骨折的相關診斷標準[3]。Schatzker分型分析,單純劈裂骨折(I型)6例,劈裂并塌陷骨折(II型)24例,單純中央塌陷性骨折(III型)16例,累及脛骨嵴塌陷骨折(IV型)6例,雙髁骨折(V型)6例,伴骨干分離、干骺端平臺骨折(VI型)2例;從患者的致傷原因分析,車禍致骨折48例,重物砸傷致骨折8例,高處墜落致骨折4例。通過回顧性分析脛骨平臺骨折患者使用手術治療的臨床資料,探討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
1.2 方法
1.2.1 對于閉合性骨折患者使用下肢支具制動膝關節以及消腫等對癥治療后給予手術治療,對于開放性骨折患者,徹底清創后給予肢支具制動膝關節、抗炎及消腫等對癥治療,延期手術治療時間。I~III型骨折患者選擇前外側切口入路,IV型骨折患者選擇前內側切口入路,V、VI患者選擇內外側聯合切口入路[3]。所有患者均給予連續硬膜外麻醉治療,切開患者的皮膚和皮下組織以及深筋膜,在骨膜外進行分離,讓脛骨平臺的關節面能夠充分顯露出來,先把塌陷關節面進行撬拔復位,使關節面平整性得到恢復,使用克氏針進行臨時交叉固定。針對干骺端骨缺損患者使用自體髂骨填塞植骨治療,對內后側的柱力線進行恢復,根據患者的骨折情況針對性給予加壓拉力螺釘、雙側或者單側支持鋼板進行內固定治療,修補合并內側外副韌帶、前后交叉韌帶以及半月板損傷等患者。手術治療在C型臂X線機的透視下進行,對患者關節面復位的情況和脛骨近端力線的恢復情況進行確認[4]。術后做好處理,抬高患肢,引流管置入24~48d之后拔出,使用CPM機鍛煉膝關節功能,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收縮和踝關節主動伸屈等活動,使用抗生素進行常規治療3~5d,并根據X射線片對患者骨折愈合的顯示情況逐漸增加患者的功能鍛煉。
1.2.2 對患者膝關節骨折的愈合情況進行判定:(1)優:膝關節功能評分在90分以上;(2)良:膝關節功能評分在80分以上;可指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在60分以上;(3)差:膝關節功能評分在60分以下。
6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均治愈出院,膝關節功能評分中優42例,良14例,可2例,差2例,優良率為96.7%;所有患者均沒有出現骨筋膜室綜合征及傷口感染等癥狀。
脛骨平臺骨折作為高能量的一種損傷,容易引起膝關節面不平整,嚴重的患者會對半月板、內外側副韌帶以及前后交叉韌帶等附屬結構造成損傷,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質量。脛骨平臺若發生塌陷,則極易引起膝關節內翻、不穩、關節粘連、外翻畸形、創傷性關節炎等,其臨床治療方法中以手術治療為主。脛骨平臺骨折的手術治療原則是在CT重建、X線對骨折類型的顯示下,選擇相應的手術切口,能夠充分暴露骨折骨折塌陷處,手術治療過程中注意做好軟組織保護工作,預防出現過度剝離現象,降低皮瓣壞死率[5]。對于軟組織損傷較為嚴重的患者,給予徹底清創之后觀察幾天,待患者皮膚軟組織成活之后再給予骨折治療,對于軟組織損傷創面較小的患者,給予一期清創治療之后采取內固定治療[6]。
術后給予早期功能鍛煉,能夠增加患者膝關節的代謝活動和軟骨營養,降低下肢靜脈血栓、關節僵硬、關節痙攣、創傷性關節炎等并發癥發生[7]。待患者切口愈合拆線之后,指導患者做膝關節屈伸功能鍛煉,根據患者的情況逐漸加大鍛煉量,避免過度負重造次引起塌陷[8]。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手術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未出現骨筋膜室綜合征及傷口感染等癥狀。
綜上所述,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給予手術治療取得了顯著效果,解剖復位之后給予相應內固定,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軟組織進行保護,且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茍兵.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2,25(11):160.
[2] 王升,陳長青,李建成,等.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23(11):1315-1316.
[3] 劉志勛.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20):79-80.
[4] 李勇,楊成綱,李金海.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9):237.
[5] 吳小春,白萬山,韓為,等.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10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9):167.
[6] 姚鵬飛.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復雜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臨床探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19(12):2172-2173.
[7] 潘琦.復雜脛骨平臺伴后髁骨折前后聯合小切口入路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3,11(6):44.
[8] 鄔哲慧,許立.復雜脛骨平臺伴后骨骼折前后聯合小切口治療效果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13,19(8):76-7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23
江西 336000 宜春市第六人民醫院 (劉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