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文潮 馬碧藍 黃碧紅 蘇明茂
成分輸血引起輸血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
容文潮 馬碧藍 黃碧紅 蘇明茂
目的 分析成分輸血引起輸血不良反應的原因及降低不良反應措施。方法 隨機選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院進行血液制品的輸注14880例患者,產生不良反應的患者92例,分析患者的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結果 發生輸血不良反應92例(0.62%);且均為非溶血性發熱和過敏反應,冼滌紅細胞沒有發生輸血不良反應;過敏反應61.96%,高于非溶血性的發熱反應38.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病毒滅活的血漿52.17%,高于紅細胞懸液的29.35%,以及單采的血小板18.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造成輸血不良反應的原因種類比較多,臨床醫護工作者需要加強輸血的安全意識,并進行積極預防和有效控制,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進而保證輸血安全性,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成分輸血;不良反應;原因
臨床輸血能夠有效地補充患者因各類原因導致血液不足現象,并快速改善患者的缺血癥狀,屬于臨床治療重要方法[1]。但其并非絕對安全,輸血反應為輸血中或是輸血后患者產生任何不能預期意外的反應[2]。目前成分輸血在臨床應用中越來越廣泛,且造成的不良反應也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本研究對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院行血液制品的輸注產生不良反應92例患者的原因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院進行血液制品的輸注患者14880例,發生不良反應患者92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2例,年齡10~64歲,平均年齡(41.00±5.21)歲。血液腫瘤科患者32例,內科28例,外科10例,感染科6例,ICU科6例,婦科5例,兒科2例,腎科2例,骨科1例。患者均同意采用輸血方案的治療。
1.2 方法
1.2.1 輸血前的試驗方法 所有進行成分輸血的患者需要予以常規輸血前的試驗,儀器采用進口的強生公司達亞美微柱OCD凝膠儀器和相配套的試劑。對患者予以ABO血型的正反定型、Rh(D)血型的鑒定、交叉配血的試驗等,患者均屬于同血型的輸血輸注。
1.2.2 輸血后的處理方法 患者在輸血后,針對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均經臨床經治醫生進行完整的不良反應回報單填寫。報告單由本科專門健全不良反應的報告制度后制定,患者需輸血前經臨床醫師及護士根據相關技術規范完成輸血記錄單的填寫,并送至輸血科完成進一步的統計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SPS19.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在14880例患者中,發生輸血不良反應92例(0.62%)。其中輸注紅細胞懸液8821例,新鮮冰凍血漿5115例,冼滌紅細胞255例,冷沉淀98例,血小板586例。
2.2 患者輸血不良反應的類型情況 輸血反應均為非溶血性發熱和過敏反應(包括皮膚瘙癢,皮疹,蕁麻疹),其中過敏反應35例,占61.96%;高于發熱反應的38.04%(57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患者的不良反應的原因 患者產生輸血不良反應的原因中,病毒滅活的血漿占52.17%,高于紅細胞懸液的29.35%以及單采的血小板的18.4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近年來,患者的臨床救治中成分輸血起到的作用日益明顯。成分輸血指依據患者的治療需求,輸注患者缺乏的血液成分,通常輸血成分為血小板、紅細胞及血漿制品等[3]。成分輸血由于制劑的容量比較小,且純度及濃度比較高,臨床療效提升明顯,能夠減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還能夠節省血源,降低患者經濟壓力[4]。
本研究中所有輸血患者發生輸血不良反應92例(0.62%);且均為非溶血性發熱和過敏反應。患者的過敏反應主要為血漿蛋白質免疫反應,可因IgA或是IgE介導的抗原抗體反應,或被動的獲得抗體,獻血者自身抗體經輸血到受血患者,因受血者有對應抗原,可造成過敏反應;也可能因受血者屬于過敏體質,進而造成過敏反應。非溶血性的發熱機制可因同種的免疫反應,尤其反復輸血情況下,會刺激機體內源性的致熱原釋放,進而造成發熱反應。
為了降低成分輸血中的不良反應,患者需要進行早期預防措施,重視血站醫護人員輸血的質量管理,并進行嚴格的輸血環境消毒,保證血液采集、運輸和儲存中冷鏈[5]。同時輸血工作者在進行輸血前需要進行嚴格的免疫血液相關檢查,應用新型配血技術,降低和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
本研究結果表明,冼滌紅細胞沒有發生輸血不良反應,表示冼滌紅細胞輸血的安全性較高。過敏反應占61.96%,高于非溶血性的發熱反應的38.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病毒滅活的血漿占52.17%,高于紅細胞懸液的29.35%以及單采的血小板的18.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輸血不良反應以病毒滅活的血漿為主。
綜上所述,造成輸血不良反應的原因種類比較多,臨床醫護工作者需要加強輸血的安全意識,并進行積極預防和有效控制,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進而保證輸血安全性,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1] 羅艷.成分輸血引起輸血不良反應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6):62.
[2] 徐敏,王華.成分輸血引起輸血不良反應分析及預防措施[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9):2523-2524.
[3] 邱威,黃玉香.輸血不良反應8532例情況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62-63.
[4] 李燦泉,劉江平.分析成分輸血引起輸血不良反應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3,24(2):80-81,61.
[5] 魏曉玲,楊紅英.成分輸血不良反應結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2):48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33
廣東 529200 廣東省臺山市人民醫院 (容文潮 馬碧藍 黃碧紅 蘇明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