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劉恩儒
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將結合作者多年來在食品衛生監督方面的工作經驗,通過對我國目前食品安全方面現狀的分析,總結出影響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并針對這些因素,從制度的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強、食品從業者的教育和監督、社會監督機制和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建立等多個方面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食品安全;現狀分析;對策研究;"零容忍"規則
在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百姓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再也不僅僅停留在那個只管"吃飽"的階段了,而是在"吃好"這個方面變得更加地重視。食品安全不但影響著老百姓的生活質量,還關系著老百姓的身體健康,為此,我們有必要對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找出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而為老百姓提供一個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主要焦點之一,特別是在 "毒奶粉"、"地溝油"以及最近的"上海福喜"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之后,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變得更加地強烈了。在我國食品出現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人為地添加過量的化學添加劑;使用過期、變質、有毒的生產原料;生產的衛生環境不能達到標準要求;生產技術不過關;食品在儲存、銷售等環節出現過期變質的現象等等。那么,如何防止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我們就要從影響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一些關鍵性因素入手并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主要如下:
1.監管政策不完善,處罰力度不夠。
目前,在我國現行的與食品安全相關的諸多法律文件中,對食品的原料采購、生產加工以及銷售流通等環節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全覆蓋的監管保障體系,監管的法制體系還不完善,監管過程還沒有統一的標準,相關監管部門的責權出現缺失,其溝通協調不足,配合度不高,效率低下。 另外,監管過程中處罰力度的不夠也是造成屢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犯罪成本不高,使得相關食品從業人員敢于在利益的驅使下鋌而走險、觸犯法律。
2.食品從業人員社會責任感不足,缺乏誠信經營。
目前,造成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一個最主要因素在于食品從業人員本身,他們自身缺乏社會責任感,企業經營更是缺乏誠信。為了獲得利益,他們不顧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在生產過程中不擇手段、粗制劣造,他們敢于鋌而走險,敢于挑戰法律底線和道德底線,他們唯利是圖,崇尚金錢至上的歪曲價值觀,缺乏基本的自我道德約束力。無論企業還是個人,他們的誠信和道德體系建設都有待加強。
3.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體制,消費者維權意識不夠。
目前,在我國還沒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會監督體制,食品安全的監督還主要依靠監管部門來完成。在監管部門工作不到位、不全面、不及時的情況下,僅憑社會媒體的部分曝光來補充,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在我國當下,還是缺少一股能夠對食品安全問題形成絕對監督的社會力量。另外,從我國居民的消費情況來看,中低端的消費群體還是占大多數的,這些人在購買食品的時候主要還是從價格的高低上來進行考慮,而不是從食品質量的優劣上進行選擇,這就會給劣質食品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間。同時,我國大多數的消費者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的時候,只要不是對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基本上會選擇沉默,不會選擇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在很大程度上無疑造成了對食品制假行為的縱容,這也是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之一。
1.在法律制度上及食品安全監管中引入"零容忍"規則。
所謂"零容忍"規則,顧名思義就是絲毫不能容忍的意思。這就要求我國在對現有相關食品安全法規進行完善的時候,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方面對應的犯罪級別,增加犯罪成本,使食品從業人員不敢鋌而走險,從而將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消滅在萌芽之中。此外,相關監管部門在對食品安全監管的過程中,也應當引入"零容忍"規則,無論是誰,只要從事了危害食品安全方面的行為,不管產生的危害是大是小,都要進行嚴厲的懲處,只有這樣,才能消除犯罪者的僥幸心理。
2.完善對食品從業人員誠信道德體系的建設。
這項工作要求我們監管部門在食品從業人員進入這個行業之初,就要進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導,簽訂"誠信經營"目標責任書,讓其充分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使其明白從事食品安全行業所擔負的社會責任,維護食品行業生產經營方面的道德體系,為食品行業的安全盡到自己的義務。同時,監管部門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還要定期地對其進行再培訓和考核,監督其目標責任書的執行情況,對其有損誠信經營、行業道德體系建設的行為進行及時地糾正與處罰。
3.強化社會監督機制和增強消費者維權意識。
相關部門要積極、主動地聯合媒體及消費者等一切社會力量,通過網絡、報紙、電視、廣播等一切傳播介質,對社會上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違法行為和問題進行及時地監督和曝光,形成一張龐大的社會監督網絡,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使違法人員無處遁形。同時,還要不斷地加強對消費者食品安全方面法律知識的普及工作,有效地增強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使其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通過運用法律武器的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社會可以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食品消費環境做出一個公民應盡業務。
[1]趙學剛.統一食品安全監管:國際比較與我國的選擇[J].中國行政管理,2009,(3):103-107.
[2]張慧麗,楊松,蔣坤.我國食品安全體系主要問題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3,4(2):596-603.
R155.5
B
1009-6019(2014)12-03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