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燕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整體護理干預分析
劉紅燕
目的 觀察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整體護理干預方法,總結其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臺山人民醫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8例,均給予整體護理干預,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18例孕產婦產后隨訪1個月,經整體護理后血清中常規快速血漿反應(RPR)滴度明顯下降,護理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孕產婦及新生兒均無死亡案例,其中3例新生兒診斷為梅毒兒,隨訪1個月后復查血清RPR顯示皆轉為陰性。結論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給予整體護理干預,能有效預防母兒傳播,減少先天性梅毒兒的出現,降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嬰安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妊娠;梅毒;整體護理;常規快速血漿反應(RPR)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僅能在人與人間傳播的性傳播疾病,妊娠合并梅毒屬于一種處于特殊感染期的傳染病,能夠對胎兒和新生兒造成嚴重影響。本研究觀察分析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整體護理干預方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臺山人民醫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8例,年齡19~38歲,平均(26.4±1.6)歲;其中初產婦17例,經產婦1例;孕周16~40周,平均(28.4±1.1)周;孕期篩查前已獲知梅毒血清呈陽性者2例,曾接受過梅毒治療者1例,其余均在孕期篩查前自身未知血清呈陽性;經超聲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所以患者在確診后立即給予肌注240萬單位的芐星青霉素,注射1周后再重復治療,直至出院后回門診繼續接受治療,所有患者均給予整體護理干預,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2 護理方法
1.2.1 健康教育 加強對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耐心為其講解此病的臨床特點,傳播途徑和會對家庭、個人、社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充分讓患者了解此類性病傳播的相關防治方法,囑咐患者在治愈前需要避免性生活,禁止共用浴巾、便器等物品和在公共浴池洗浴,預防交叉感染的發生。囑咐患者注意要足量、盡早、規范性進行治療,并在治愈后3個月內定時回院復查血清RPR,務必使患者認識并堅決從自身進行傳播途徑的阻斷,持之以恒進行有效治療,充分認識到梅毒是能夠治愈的,并且能夠在積極防御下避免傳染給胎兒。
1.2.2 消毒隔離 (1)切實做到用物專用,病房隔離,盡可能應用一次性的器械和用品,減少將用物帶入到病房內,每次使用后的物品都必須經初步消毒,然后作標記,才可將其帶出病房外;(2)將被患者的惡露、大小便等排泄物所玷污的衣物,皆使用0.2%的強力消毒液進行2h的浸泡,然后再進行常規處理;(3)對患者的枕芯、床墊皆使用一次性的中單進行包裹,并在其出院后統一用紫外線對枕芯、床墊、棉被等進行充分暴曬和消毒,一旦發現有分泌物或血液深入內層,應進行燒毀處理;(4)對患者使用過的餐具均采用0.2%的強力消毒液進行30min浸泡,然后清洗;(5)對于醫療器械受到污染后,參考其污染的程度,對應選擇500mL的氯溶液或0.2%的強力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然后再行高壓滅菌;(6)每天進行2次室內過氧乙酸噴霧空氣消毒,對于受到血液污染的環境需要使用500mL的氯溶液或者0.2%的強力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7)注意新生兒避免給予母乳喂養,與成人采取相同的隔離措施[1]。
1.2.3 心理護理 對于確診為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往往需要承受較大的來自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具有自卑、恐懼、羞恥等心理負擔,同時還會過度擔憂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對醫護人員又希望能盡可能保密,其心理極其復雜。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此類患者進行交談,認真傾聽其內心的想法,并對其想法進行正確的指導,鼓勵患者以正確的態度積極面對眼前的困境,針對性地根據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緒,解釋并為患者樹立此病能夠治愈的信心,并如實告知患者此病容易復發,應在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鼓勵其配偶共同進行治療。
1.2.4 驅梅治療及其有效護理 臨床上通常使用青霉素進行驅梅治療,護理人員應在治療前對患者的藥物過敏史進行詢問,并提前做好藥敏試驗,并注意在肌注時采取兩側深臀交替的方式,減少注射部位發生硬結或刺激性疼痛。在行青霉素治療3~12h后需要密切留意患者的體溫變化,部分患者出現皮膚損害、發熱等反應時,先不采取特殊處理,待24h后可自行逐步緩解,若進一步加重,可給予口服強的松,能幫助減輕癥狀。
1.2.5 出院指導 出院前復查產婦的梅毒血漿反應RPR,其滴度下降在1∶2以下,可給予出院。對所有患者皆在出院前做好相應的健康指導,指導患者預防疾病的反復發作。主要內容包括:(1)出院后應注意個人衛生,禁止不潔性交發生;(2)囑咐定期回院復診,并進行定期隨訪,分別對患者進行定期的血清學檢查,分別是第1年內每隔3個月1次,第2年內每隔6個月1次,第3年末檢查1次;(3)出院后3個月內應注意隨訪觀察患者的配偶情況,囑咐其配偶應在患者治愈后的3個月內堅持定期復查,待雙方完全治愈并血清檢查正常后,方可再次懷孕[2]。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V1.61卡方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8例孕產婦產后隨訪1個月,經整體護理后血清中常規快速血漿反應滴度明顯下降,護理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孕產婦及新生兒均無死亡案例,其中3例新生兒診斷為梅毒兒,隨訪1個月后復查血清RPR顯示皆轉為陰性(見表1)。
妊娠合并梅毒可能對妊娠結局造成嚴重影響,可導致出現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胎兒水腫、死胎死產、流產、圍生兒死亡等,或為受感染后存活的嬰兒帶來無法估計的嚴重后遺癥,危險性極大。因此對于妊娠合并梅毒,提倡及早發現、早期治療,并需要給予完善的整體護理,有效、全面地減少其不良的妊娠結局活妊娠合并癥發生,預防并阻斷先天梅毒出現,保障母嬰安全。相關文獻報道[3-4],對梅毒高發區的孕婦,給予系統化的整體護理干預后,能夠有效地將妊娠合并梅毒的母嬰傳播進行阻斷,其阻斷成功率達99%以上。本研究也發現,對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給予整體護理干預,產后隨訪1個月,經整體護理后血清中常規快速血漿反應滴度明顯下降,護理前后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可見早期發現妊娠合并梅毒,并早期給予驅梅治療,同時給予全程的細心護理干預,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出現先天梅毒,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給予整體護理干預,能有效預防母兒傳播,減少先天性梅毒兒的出現,降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嬰安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袁葉虹,袁海,黃清.妊娠合并梅毒128例的臨床分析[J].廣西醫學,2007,29(9):1446-1449.
[2] 陳玲玲.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護理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7):2733-2735.
[3] 賀建民.妊娠合并梅毒16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08,14(6):45.
[4] 時增玉.妊娠合并梅毒17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9):7204-720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82
廣東 529200 臺山人民醫院(劉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