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遠東
中西醫結合治療脛骨骨折骨不連的臨床效果分析
肖遠東
目的 研究和總結使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脛骨折骨不連的療效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對永修縣中醫院42例骨不連患者在使用切開復位內固定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n=21),觀察組在手術治療的同時結合中醫辨證給藥,對照組行手術治療,觀察2組患者療效。結果 所有患者定期復查均痊愈,其中觀察組平均愈合時間(6.2±1.8)個月顯著優于對照組的(9.3±2.4個)個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無不良反應,對照組有3例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結論 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脛骨骨折骨不連的臨床效果良好,且無明顯不良反應。
脛骨骨折;并發癥;骨不連;中西醫結合療法
脛骨骨折是創傷骨科的常見病之一,尤其中下段皮膚薄,幾乎無肌肉附著,以開放性創傷為主,約占全身骨折的12%,骨不連是脛骨骨折的常見并發癥,多因骨折端周圍血供障礙,感染所引起。2011~2013年,永修縣中醫院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脛骨骨折骨不連21例,取得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2013年于永修縣中院住院治療患者4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齡17~72歲,平均(32.4±7.8)歲,其中開放性骨折19例,閉合性骨折2例;對照組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齡17~70歲,平均(33.8±7.3)歲,其中開放性骨折18例,閉合性骨折3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類型等因素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手術治療 硬膜外麻醉滿意后,沿原切口或脛骨前外側切開,顯露骨折端,將失效的內固定器去除[1];清除骨折端的瘢痕組織,咬除硬化骨,形成新的股界面,使骨折重新復位,糾正畸形,使用交鎖髓內釘固定[2]。用自身髂骨骨塊、骨條植入骨折端周圍,如自身骨量不足者,則適量使用人工骨進行替代[3]。
1.2.2 中醫治療 以術后促進血液循環去除淤血、幫助骨愈合、調理患者身體為主[4]。分為3期給藥,1期:川穹6g,桃仁9g,紅花9g,甘草6g,羌活3g,沒藥6g,當歸9g,靈脂6g,香附3g,牛膝9g,地龍6g,每日服用2次;2期:川穹、防風、乳香、桂枝、片姜黃、蘇木、川椒、海桐皮、紅花各5g,伸筋草、透骨草各2g,每日服用1次;3期:伸筋草、透骨草各10g,紅花、三棱各6g,劉寄奴、川芎、絡石藤、絲瓜絡、海桐皮、香樟木各10g,水泡,每天熏洗骨折處30min。定期進行X線檢查,查看骨折端骨痂的生長情況,并根據生長情況進行部分負重訓練,幫助患者康復。
1.3 評判標準 根據患者X線表現判斷患者骨折愈合情況,記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將2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本實驗的數據采用SPPS18.0統計學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及處理,所有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指標設為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結果 患者均定期到本院進行X線拍片復查,復查結果愈合滿意,均達到臨床痊愈[5]。觀察組患者最短愈合時間為5個月,最長愈合時間為8個月,平均愈合時間為(6.2±1.8)個月。對照組患者最短愈合時間為7個月,最長愈合時間為12個月,平均愈合時間(9.3±2.4個)個月。觀察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不良反應 本案例中,觀察組無患者產生不良反應,對照組有3例患者出現消化道不良反應,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肝、腎功能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明顯損害。
脛骨骨折是常見的骨折之一,因脛骨中下段的皮膚薄,幾乎無肌肉附著,故骨折多發生在此部分,并且多為開放性骨折[6]。此處骨折的污染在平常情況下較為嚴重,手術復位后固定處的周圍血運也比較差,所以,這也是脛骨骨折術后常發生骨不連的原因。骨折的愈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影響因素多,各方面制約多。在眾多的生物因素中,以骨折部位的受力力學穩定度和骨折固定部位的血液運行供應最為重要。除此之外,首次手術時的治療方法是否合適、操作是否正確、固定器材的質量是否合格、術后護理是否嚴格等方面也可造成骨折處固定不穩定,愈合受阻,導致骨不連的發生。有研究顯示固定不當與骨折處感染時引起骨不連發生的主要原因[7]。所以,在治療骨不連的手術中,需要重視對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的保護,避免或減少對軟組織的損傷,嚴格遵守脛骨骨折的治療原則。內外翻成角小于5°,短縮小于1.5cm,旋轉畸形小于10°,是較普遍且容易達到的治療原則[2]。固定方法的選擇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交鎖髓內釘內固定為較有效且可行的固定方法[8]。此方法可以控制旋轉和防短縮的作用,并且在擴髓過程中產生的碎骨屑有幫助誘導成骨的作用。其次,植骨時對骨塊、骨片的選擇頗為重要。髂骨富含紅骨髓,內有原始網狀細胞、骨髓血管內皮細胞和未成熟的造血細胞等。且使用自身的髂骨,可排除機體的排斥反應。選擇髂骨的松質骨有加速血供建立和骨組織液擴散的優點。故使用自身髂骨松質骨是植骨治療的標準方法。
術后骨折部位的血供情況、護理是決定能否痊愈的關鍵點。中醫結合的方法在術后幫助骨愈合、促進血液循環、去除淤血、調理機體。此方法有效地縮短了骨折的愈合時間。研究顯示,中藥能夠促進毛細血管內的充血,促進肉芽組織的形成,促進連結骨痂的出現以及加速骨內外膜細胞的生長。臨床結果也顯示中醫三期給藥能夠有效消除骨折端血腫、促進骨痂的生長。“經絡氣血多少之殊。先逐其瘀,而后和營止痛,自無不效。”清朝錢秀昌也提出此論,闡述了骨折按期辨證論治[9]。
骨不連患者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而骨質疏松在中醫中就是腎虛的征象。中醫中表明腎精的充養決定了骨折的愈合,虧虛則骨折難以愈合。瘀血是影響骨折愈合的直接因素,祛瘀則新生,瘀不祛則新不生,骨不連。腎虛和瘀血在中醫理論中與骨折的不愈合關系密切,所以,從中醫方面,運用祛瘀補腎促進骨折愈合。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時間為平均愈合時間為(6.2±1.8)個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9.3±2.4)個月,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組患者無并發癥發生,而對照組患者有3例患者出現消化道不適癥狀。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脛骨骨折骨不連的臨床效果良好,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更值得臨床推廣。
[1] 張抗戰,張文站,焦小震.開放性脛骨骨折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1,17(25):123.
[2] 蘭樹華,黃淑明,鄭榮宗,等.骨皮質剝離加植骨治療鎖定鋼板內固定術后骨不連、骨延遲愈合[J].中醫正骨,2012,24(12):46-48.
[3] 鄧智剛.脛骨髓內釘在脛骨中下段骨折中的治療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15):98-99.
[4] 睢更義,張同潤,玉波,等.髓內釘固定植骨與鋼板內固定植骨治療脛骨骨不連的臨床對比研究[J].臨床軍醫雜志,2013,12(5):484-485.
[5] 匡家壽.脛骨中下段骨折應用脛骨交鎖髓內釘加植骨治療的臨床效果探討[J].當代醫學,2013,19(8):82-83.
[6] 李照義,趙博.脛骨中下端骨折術后骨不連自體植骨與異體植骨療效對比[J].中國醫療前沿,2013,8(2):41-42.
[7] 冉映梅.脛骨骨折術后骨不連治療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3,21(4):275.
[8] 武永娟.骨折術后中醫藥活血化瘀藥物的運用對骨折愈合及遠期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3,5(8):20-22.
[9] 婁國菁.既貴心靈又借手敏——清代傷科名家錢秀昌[J].上海中醫藥雜志,1992,5(3):3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118
江西 330300 永修縣中醫院(肖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