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曹萬瑤
摘要:發展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信息技術事業,是黑龍江省經濟績效、社會績效及生態績效新的增長點,極大地提高農產品綠色物流系統的運作效率。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存在信息反饋不暢,企業專業化程度較低,物流成本較高等問題。應加強對信息交換技術、農產品物流過程跟蹤技術、包裝物標技術的利用。
關鍵詞:黑龍江省;農產品物流;綠色物流;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F5.5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2-0017-02
一、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農產品基地之一,尤其是糧食作物,2011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114.1億斤,躍居全國第一,2012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152.3億斤,其它各種農產品如谷物、豆類、油料、麻類、甜菜、煙葉、蔬菜、瓜果等,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農產品綠色物流成為帶動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又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但農產品綠色物流總值在社會總物流中的份額占比極小,年增長速度也較為緩慢,這與黑龍江省碩大的農產品體系和龐大的農產品數量嚴重不符。落后的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直接影響著農產品抵抗風險的能力,近些年因銷售不旺引起的農產品大量積壓并被當作垃圾放棄的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在黑龍江省大力構建以生態農業和綠色物流為中心的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成為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升級的首要任務。
2012年,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加快推進,大項目建設提速,主營收入水平大幅增長,入園企業數量增加。綠色食品產業新(續)建億元以上項目246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3億元,其中97個列入省政府重點推進的項目全部開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7.7億元,超計劃27.7億元,建設規模、進度和投資強度一直處于“十大產業”前列,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60億元,比上年增長35%。12個綠色食品重點園區已開發93平方公里,新入駐企業、項目80個,累計入駐企業531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8億元,比上年增長50%。綠色食品企業和綠色食品產業在黑龍江省才剛剛起步,還需要同樣剛剛起步的物流信息技術進行強有力的支撐。
二、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
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是指由農產品這一特定實體在空間轉移過程中,由運輸、保鮮防腐、包裝標準、加工儲存、配送零售等各個環節組成的實現綠色環保功能的有機整體。在整個運轉流程中,信息的傳遞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貫穿在整個物流活動的始終,因此,信息化的不足會對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一)信息反饋不暢、信息化程度滯后
農產品實現綠色物流的基本模式即實體通過一定的綠色模式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但伴隨綠色物流產生的信息流則朝著相反的方向進行流轉。這就要求生產者必須先從消費市場獲取供需情況和消費情況,通過獲取充分的信息來減少過度生產或盲目生產帶來的市場風險。但從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目前存在的實際情況來看,多數生產者在生產前并無法獲得有用的信息進行決策,同時,生產過后也不能及時地獲取物流體系反饋的信息。
目前,黑龍江省還沒有一個正式的農產品綠色物流信息平臺,雖然各企業已經意識到建設農產品綠色物流信息系統的重要性,但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引進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和貨物跟蹤系統等物流信息技術。物流信息化整體水平較低,物流信息化仍停留在最初級的表面化階段,一些先進的信息化設備也只起到臨時存儲信息的作用,并沒有真正發揮其信息化服務作用。甚至,一部分農產品物流還停留在傳統的人工操作階段,無法實現信息的在線查詢、信息及時更新等現代化物流信息服務功能。
(二)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專業化程度較低
黑龍江省現有的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專業化水平較低,并不能像現代化高水平的物流企業一樣深入到企業內部提供物流服務、參與物流決策,僅限于提供常規低端的物流服務,并按照客戶要求和指示決定物流方向,如提供車輛運輸、倉庫存儲等基本物流服務,物流過程不完整,專業化程度較低,物流信息技術落后,完全不能達到現代物流企業專業化、信息化、高效化、全程化的要求,嚴重制約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的發展與完善。
(三)農產品綠色物流成本較高、損耗較大
基于鮮果、蔬菜等農產品的易腐性質,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及暫時的存儲等環節上一直呈現25%~30%的損失率;另外,農產品從產地流通進入消費市場的中間環節較多,直接導致了無效的物流成本在農產品綠色物流過程中占比增大;此外,農產品易腐的特點很容易引起食品安全問題,從而影響民眾生活質量,也直接阻礙農產品綠色物流的健康發展。與全國先進省份相比,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成本高,并且物流各個環節損耗嚴重問題則更加突出。
三、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促進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的意義
物流信息技術是指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各個作業環節中的應用,是物流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物流技術中發展最快的領域。物流信息技術主要由通信、軟件、業務管理系統三部分組成,包括全球衛星定位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自動化倉儲管理技術、智能標簽技術、條形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信息交換等。物流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夠促進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事業蓬勃發展,還能夠實現黑龍江省整體物流產業的升級。
首先,利用物流信息技術,有利于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信息化的發展,促進了農產品綠色物流信息的共享程度,加快了信息流的流通速度,消除了農產品綠色物流過程中的時滯和不增值環節。其次,引進物流信息技術,有利于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物流信息技術可以整合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中分散的物流環節,使其成為專門從事整合性業務的社會組織,如“第三方物流”,進而出現“第四方物流”。再次,利用物流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農產品綠色物流成本,減少損耗浪費。通過信息技術,將農產品綠色物流各個環節聯合成一個整體,按照統一的供貨計劃準時地實現農產品的流動,壓縮物流過程中運輸與儲存時間,提高經濟效率,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和損耗程度。
四、利用物流信息技術再造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的建議
(一)信息交換技術的利用
1.網絡技術
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可以組建自己的網絡,基于網絡技術,將分散在不同地理區域的分支機構、生產者、供應商及客戶等利益相關群體聯合起來,形成信息傳遞與共享的網絡。通過網絡技術,總公司可以向客戶發布農產品在途信息、分公司可以將農產品的發送信息、到站信息、入倉信息、出倉信息及交貨信息,利用網絡反饋給總公司。這種資源共享和業務網上運作,不僅可以使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在競爭中獲取先機,同時也為農產品生產者提供快速、準確的產前信息服務,杜絕其過度生產和盲目生產。
2.電子數據交換技術
為了建立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信息平臺,應該利用信息平臺建設所需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來實現商業貿易伙伴之間標準化、格式化經濟信息在計算機系統之間的自動交換和處理。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每天都會接受大量的訂單,如果將這些客戶提交的表格和訂單進行程序化處理,再將其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的方式格式化,最后輸入并匯總到數據庫,各地的分公司也如此進行數據處理,就形成了聯網數據共享。通過將商業文件按照統一的標準編制成計算機能識別和處理的數據格式,進而在計算機之間進行傳輸的操作模式,極大地實現了物流信息資源整合、物流成本縮減、物流運作順暢的經濟目的。
(二)農產品物流過程跟蹤技術的利用
農產品物流過程跟蹤技術主要指GPS、GIS和RS技術,它們簡稱為3S技術。實際操作過程中,3S技術越來越顯示出集成性質,單獨使用任何一種技術,都將使其效能受到極大限制。
1.GPS技術
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規模較小,以中小型居多,以成本低、信息透明、易操作、易監控特點著稱的GPS技術比較適用于此類中小物流企業。通過利用GPS物流監控管理系統,結合GPS技術的行車路線軟件,農產品物流企業可以隨時跟蹤運輸車輛與農產品貨物的運輸情況,保證車主及貨主隨時了解車輛與貨物的位置和狀態,對整個農產品物流過程進行有效地監控與快速運轉。
2.GIS技術
農產品物流過程中通過應用GIS技術,可以快速實現農產品運輸車輛的自定位和跟蹤調度作業,同時,利用GIS龐大的地理數據功能,制定合理的配送路線,極大地降低了運輸成本。
3.RS技術
利用RS遙感技術,可以對遠距離的目標進行感知探測,一般作為輔助決策的技術與GIS技術聯合使用。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可以通過RS技術獲得信息資料,再通過GIS技術利用信息資料進行道路路線優化設計,為農產品綠色物流配送系統設計出最優配送路線方案。
(三)包裝物標識技術的利用
1.條碼技術
條碼技術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信息追蹤技術之一,它具有農產品信息快速并準確地采集、質量監管等功能。黑龍江省農產品在生產地包裝過后,依據配送要求加上包含著產地信息、配送車輛信息等信息的條形碼,通過掃描儀操作,瞬間實現信息的采集和錄入工作,顛覆了傳統的手工作業流程,極大地提高了運作效率和數據的準確性,縮短了農產品在途運輸和儲存時間,降低了損耗率,同時大大縮短物流運作流程中各個環節作業時間,大大降低了運作成本。
2.RFID技術
與條碼技術相比,RFID技術更為先進可取,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數據可加密、數據存儲容量大、數據信息更改自如等優點,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企業可以采用RFID技術對倉庫內貨物進行準確定位、調撥管理等靜態跟蹤,同時,通過與GPS技術結合使用,可以實現在途貨物的監控、跟蹤及檢查等動態跟蹤,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數據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準確性,應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許紅蓮.發達國家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及其經驗借鑒[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2).
[2] 霍 紅,宋永超.黑龍江物流服務體系現狀分析[J].物流技術,2009(2).
[3] 王 煒,劉西濤.完善黑龍江省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的思考[J].物流技術,2010(12).
[4] 張修志,黃立平.基于信息門戶的農產品物流信息平臺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7(5).
[責任編輯:譚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