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本周二的大陰線改變了很多投資者的預期,不少券商在上周末有關地產的消息傳出后就開始從戰略看多轉向震蕩或者看空了,目前越來越多的券商發表了不樂觀的看法,二級市場投資者也是用腳投票,紛紛降低倉位。近期不少股票上竄下跳的厲害,連續上攻的個股的數目在持續下降,只有參與到少數強勢股才有獲利的機會,操作難度在增加。
上周我們提到的雙輪驅動策略本周繼續有效,我們看到上海國企改革在有序推進,益民集團本周宣布和維密合作的事情,讓股價火了一把,而新興產業方面,我們看到了海外特斯拉股價的持續新高和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超預期發展,相關個股也是不斷沖高。展望兩會前的行情,我們依舊認為這個策略會繼續有效,需要兩條腿選股,把握投資機會。
現在市場對各種寶的關心程度還是非常高的,市場已經開始擔心他們會造成銀行利潤的下滑。短期看,地產和銀行等權重股難言樂觀。房地產板塊會否大幅度下行,取決于房地產產業鏈的資金鏈條會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或者房地產非標理財產品、信托產品會不會暴露問題出來。而銀行雖然利潤仍在增長,但由于未來壞賬率可能仍將上升,且受到“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相關產品的影響,導致利差收窄,未來利潤增速將持平甚至下滑。
整個狀態必須穩定住了才會有大的機會,在此之前,很難出現大的反彈。銀行股的基本面,往下的轉折點剛剛出來,什么時候能止住,大家都沒譜。在這種情況下,盲目認為指數將出現大牛市是要犯錯誤的,目前依舊是戰略防守階段,還沒有到可以全面進攻的階段。目前是新興產業市值逐步提升的過程,還沒有到藍籌股同步提升的階段,系統性的機會還需要耐心等待。
我們認為股市齊漲齊跌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投資仍要選擇細分行業細分個股,來獲取超額收益。比如手游、傳媒行業在13年漲的非常好,里面的很多個股都有不錯的漲幅,今年能選的股票就會比較有限,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有機會,但還都有一些個股能看,需要火眼金睛才行。另外,消費、醫藥、化工、農業行業內都有一些公司在不樂觀的經濟環境中業績仍能保持增長,經過最近的回調,股價上有吸引力,一定會有機會。
比如消費類公司經過這一波的調整,其中有些公司的14年動態市盈率已經降到20倍以下了,對這種長期穩定發展的公司,買點就在附近了。長期來看,我們比較認同重陽投資董事長邱國根的觀點:現在資金成本已經比較高了,再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未來隨著資金利率的下行,市場一定會有機會,估值會是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