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華
武漢市第九醫院供應室,湖北 武漢 430081
母嬰同室對母嬰健康的好處
聞一華
武漢市第九醫院供應室,湖北 武漢 430081
目的了解母嬰同室對產婦和新生兒健康的好處。方法將出生的新生兒采取母嬰同室的126例設為觀察組,非母嬰同室的125例設為對照組,觀察兩組產婦與新生兒的產后恢復及健康狀況。結果觀察組產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數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數所占百分比13.6%;觀察組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數所占百分比98.41%高于對照組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數所占百分比24%;觀察組新生兒腹瀉數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對照組新生兒腹瀉數所占百分比9.6%。結論母嬰同室有助于母嬰健康。
母嬰同室;母乳喂養;初乳;新生兒;非母嬰同室
母嬰同室這一理念在國內最初僅僅是指將初生嬰兒放在母親身邊的小籃里,不進產嬰室,由母親自己照顧嬰兒的保暖、喂養、換尿布等工作,直至出院,與在家分娩一樣,后來母嬰同室在西方國家逐漸受到重視和推廣,內容也有所發展,同時強調了早接觸、早吸吮以及早開奶這“三早”的重要性。早接觸指的是新生兒出生以后30 min內要與其母親進行皮膚接觸,接觸時間不得少于30 min。早吸吮指的是新生兒與母親皮膚接觸10~15 min后,新生兒就會自發地吸吮乳頭。早開奶指的是第1次開奶時間是在分娩后30 min以內。目前,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目前大多數產科醫院都提倡母嬰同室,讓母親與小寶寶1天24 h在一起。為了了解母嬰同室對產婦和新生兒健康的好處,該院將2011年8月—2012年9月出生的新生兒采取母嬰同室的126例設為觀察組,非母嬰同室的125例設為對照組,觀察兩組產婦與新生兒的產后恢復及健康狀況,現報道如下。
選取出生的新生兒采取母嬰同室的126例設為觀察組,其中初產婦 120 例,經產婦 6 例,年齡(31±9)歲,孕周(40±2)周,均無并發癥及合并癥;非母嬰同室的125例設為對照組,其中初產婦123 例,經產婦 2 例,年齡(28±5)歲,孕周(40±2)周,均無并發癥及合并癥。
1.2.1 基礎護理 ①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每年對工作人員進行1次咽拭子和糞便的相關體檢,一旦發現帶菌者應當立即將其暫時調離病區。每名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整潔,在接觸每一名嬰兒或產婦之前都需用快速消毒液對手部進行清潔消毒,在進行每一項操作的前后都應該對手部進行清潔消毒。工作人員在進出食堂或其他地方前需換下工作服。按規定分類處理醫療產生的垃圾,密封保存和運送,統一進行處理。②對產婦及陪同的管理:將母乳喂養的各種好處詳細告知于產婦,讓產婦盡可能地對新生兒進行純母乳的喂養,這樣做可以加強新生兒的免疫力,指導產婦正確地喂養新生兒,幫助她們盡早成為合格的母親。幫助產婦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責任護士嚴格把住產婦的洗手關,在換尿布之后、喂奶之前、擠奶之前都要對手部進行清潔消毒,告訴產婦清潔消毒的重要性,這樣做可以降低母嬰感染的發生率。做好健康宣教,指導產婦的飲食,要清淡,多多攝入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補充適量的鐵劑和維生素可以增強產婦的體質,從而預防疾病。對于HBV指標呈現陽性的產婦,為了控制母嬰的垂直傳播,需要在24 h內對出生的嬰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并且同時在肌內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以此阻斷垂直傳播。醫院的陪護制度要詳細說明給家屬聽,使家屬能夠理解和支持。指導家屬接觸新生兒的注意事項,嚴格遵守探視時間,探視時間一到,應當主動離開醫院。③對新生兒的管理:每天為新生兒進行1次臍部護理;新生兒皮膚細嫩,為防止受到損傷,應給新生兒著柔軟、寬松、棉質、消毒的衣物;單獨為每個新生兒建立一個病歷,每天做好新生兒身體情況記錄,例如體重體溫等,觀察新生兒大便的色、質、量,觀察新生兒是否腹瀉,一旦發現新生兒任何異常需及時匯報[1]。④加強浴室管理:對嬰兒使用的浴巾、沐浴液、眼藥水和粉等物品應當一嬰一用,不得混用。對嬰兒使用的任何布類物品之前,均需采用高壓蒸汽滅菌之后才能使用,嬰兒換下的尿布、包被、衣服等需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容器內。要保持嬰兒沐浴室的空氣流通,每日至少通風2次,空氣消毒機消毒2次,溫度維持在25~29℃,濕度維持在50%~60%;新生兒沐浴用流動水,水溫維持在35~40℃,沐浴用具的每一套,一用一消毒[2]。對嬰兒沐浴完畢后的用物進行紫外線消毒。
1.2.2 觀察組護理 母親和寶寶24 h待在一起,醫療和其他的操作例如沐浴、接種等分離不超過1 h/d。在新生兒出生的30 min以內,需將其裸體與母親進行皮膚接觸,母嬰之間的皮膚接觸時間不得少于30 min,當新生兒出現覓食反射現象時,應幫助寶寶吸吮母親的乳房,就算母親沒有分泌乳汁,也應當讓寶寶不斷吸吮母親的乳頭,這樣做可以使寶寶獲得珍貴的初乳[3]。責任護士指導產婦第1次的抱奶,教導產婦正確的喂奶姿勢以及照顧嬰兒的各種事項,實行24 h母嬰同室制度,注意按需哺乳,嚴禁奶粉、奶瓶、奶嘴這“三奶”進入母嬰同室區。母嬰同室但不同床。對于一些剛剛當上媽媽的產婦,由于愛子心切,常常喜歡睡覺時也把寶寶摟在懷里或是直接抱著睡,這樣一旦母親熟睡過去,極其容易壓到懷里的寶寶,另外,如果家屬沒有及時發現寶寶被媽媽壓到了,也很可能誤將被褥蓋在了嬰兒的鼻子和嘴巴之上,這些失誤都可能導致嬰兒窒息。因此嬰兒需與母親分床睡,且需睡在單獨的被褥里面,并且露出鼻子和嘴[4]。同時,“母嬰同床”不僅不利于培養寶寶的獨立性,也不利于母親和寶寶的休息,也不利于打造健康的母嬰衛生環境。
1.2.3 對照組護理 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方式,護士定時將嬰兒抱至病房內進行哺乳或是產婦定時去嬰兒室進行哺乳。
胎兒娩出后24 h內,陰道大量出血,出血量超過500 mL,稱為產后出血,一般情況下產后24 h內出血量占產后出血量的80%[5]。1個月內新生兒只食用母乳,母乳充足的情況下不添加其他任何食品為佳,即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新生兒腹瀉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性質改變。輕瀉每日大便10次以內,每次量多少不定,為稀水樣黃色蛋花樣便,有時為褐色水樣便。重癥腹瀉每日大便達10次以上或數十次,量多有時帶少量血絲,食欲不振、嘔吐、口渴、尿少或無尿。
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百分比(%)表示。
觀察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新生兒母乳喂養情況和新生兒腹瀉情況,發現觀察組產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數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數所占百分比13.6%;觀察組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數所占百分比98.41%高于對照組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數所占百分比24%;觀察組新生兒腹瀉數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對照組新生兒腹瀉數所占百分比9.6%,各項數據觀察組都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新生兒母乳喂養情況、新生兒腹瀉情況比較[n(%)]
以上數據顯示,觀察組產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數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500 mL的人數所占百分比13.6%;觀察組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數所占百分比98.41%高于對照組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數所占百分比24%;觀察組新生兒腹瀉數所占百分比1.59%低于對照組新生兒腹瀉數所占百分比9.6%。這表明母嬰同室的觀察組在產后出血量、新生兒母乳喂養情況和新生兒腹瀉情況各方面都優于非母嬰同室的對照組。一般來說,生產完的產婦都必須注射含有子宮收縮效果的宮縮藥物,但是母嬰同室的母親,因為哺育母乳的關系,寶寶不斷吸吮乳頭會刺激分泌催產素,這樣便能夠幫助產婦的子宮收縮,從而促進排出惡露,同時產婦大出血的幾率也會隨之減少。子宮收縮無力是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約占產后出血總數的70%~75%[6],從醫生的角度來說,母嬰同室對于母親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宮縮藥物,所以有助于子宮收縮的觀察組產后出血量低于對照組。分娩后的頭3 d是乳汁分泌的黃金期,產婦的乳房會持續感覺到腫脹,聽到寶寶的哭聲,看到寶寶的一舉一動,這些都能促進產婦的乳汁分泌增加,新生兒的嘴巴不斷吸吮產婦的乳頭,還能促進下奶量[7]。如果新生兒出生后便住進嬰兒室,母親只有在規定的喂奶時間才能見到寶寶,這樣做不方便隨時喂奶,更加談不上按需哺乳[8],所以,母嬰同室絕對是母乳喂養成功的第一步。母嬰同室的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非母嬰同室者,所以觀察組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數高于對照組。嬰兒被生下來以后,母親第1天有少量的粘稠、略帶黃色的乳汁,這些乳汁就是“初乳”,初乳是任何奶粉都無法替代的寶貴乳汁,一般來說,初乳不要浪費掉,母嬰同室的新生兒在媽媽的身邊能夠喝到最最珍貴的 “初乳”。由于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IgA抗體,這些抗體在腸道中不會被消化,它們在粘膜表面對感染和過敏原的進入進行著抵抗,便可以保護新生兒免受細菌的侵害,所以應當盡可能地給新生兒喂初乳,增強新生兒的抗體,從而減少新生兒疾病的發生。另外,成熟的母乳中含有對腸道致病性大腸桿菌及其它細菌和病毒的特異性抗體,故而更有抗胃腸道感染和抗病毒活性的作用。母乳比牛乳含有更多的乳鐵蛋白,可以抑制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正因為觀察組1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數高于對照組,所以觀察組新生兒腹瀉數明顯低于對照組。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和臨床觀察母嬰狀態,可見母嬰同室對于產婦和新生兒都有著積極正面的影響。
母嬰同室,是建立母嬰關系、增進母嬰感情的良好開端。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母嬰同室有利于嬰兒的健康成長和產婦的康復。新生兒睡在媽媽旁邊的小床里,為母嬰相互接觸和溝通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并通過母嬰相互接觸為日后的生活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母嬰之間靠視、觸、聽、嗅甚至味覺等方面來傳遞信息,以達到心靈感應和相互溝通。為了養育健康、活潑的孩子對產婦和新生兒采取母嬰同室具有重要意義,正確的母乳喂養有利于母嬰的健康和成長哺乳時間應提倡按需哺乳,即嬰兒哭了就要喂養,奶脹了就要喂養,不限時,不限量;母乳喂養時不要用奶瓶、奶頭等代用品,以免引起乳頭錯覺,也不宜用牛奶、奶粉等代乳品,要求堅持母乳喂養4~6個月。對母親而言,嬰兒吮吸乳頭,能反射性引起子宮收縮,促進子宮復原,防止產后出血。對嬰兒而言,母乳中含有豐富營養成份最能滿足嬰兒發育成長的需要,容易消化吸收,防止腹瀉,溫度適宜,經濟實惠,同時母乳中含有抗體,能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還能增加母嬰之間感情。目前,母嬰同室作為醫院一種新的管理制度,至今已廣泛開展,母親用母乳喂養嬰兒會很方便快捷。母乳也會來得快,這使嬰兒更能心滿意足,對那些喂養寶寶有困難的母親特別有益。嚴禁“三奶”進入母嬰同室區,以保證4~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達到并超過國家規定標準,降低嬰兒死亡率,促進產婦產后恢復,加強母嬰健康。
[1]陳映梅,張志清.產婦對產褥期保健知識認知情況調查[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1(1):31.
[2]王愛蘭.母嬰同室新生兒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6):30.
[3]李氏天,肖相云.2007-2009年兩院分娩新生兒早接觸早吸吮狀況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3):508.
[4]趙慧棟,李娟.產科護理中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新模式的探討[J].護理研究,2011(31):2887.
[5]朱大萍.剖宮產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27):136-137.
[6]王淑平,張麗榮,王金風.產后出血原因與治療及防護措施[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7.
[7]孫娟,曹松梅.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及其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0(12):1097.
[8]劉燕.母乳喂養及影響實施的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3):168-169.
R169.1
A
1674-0742(2014)05(b)-0133-03
聞一華(1962-),女,湖北武漢人,中專,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郵箱:200871247@qq.com。
201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