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靜
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江蘇無錫 214000
氣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事情發生的原因及防護對策
花靜
無錫市錫山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江蘇無錫 214000
目的:收集氣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事情發生的病例,總結其發生原因并制定防護對策以減少對病人的傷害。方法:收集我們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實施氣管插管的病例286例和意外拔管的病例22例對其原因進行分析。結果:患者因素:疼痛不適3例(13.6%);意識狀態改變7例(31.8%);年齡因素4例(18.1%)。醫護因素:導管固定不佳2例(9.1%);肢體約束或鎮靜不佳3例(13.6%);醫護人員疏忽或經驗不足1例(4.5%);溝通不足2例(9.1%)。結論:意外拔管的發生有醫患雙方的因素,家屬加強監護,醫護人員正確規范操作,雙方有效溝通十分重要,應該從細節做起及早發現積極防護確保病人安全。
氣管插管;意外拔管;防護對策
氣管插管是搶救重癥患者的過程中經常用到的重要方法,具有促進患者的有效通氣,為患者身體提供必需的氧氣的重要作用,對于維持患者生命意義重大[1]。而意外拔管又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的并發癥,意外拔管指沒有拔管指征的病人在搬運、護理的過程中造成的意外脫管、患者未經醫生同意而自行拔管或醫護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脫管。意外拔管后患者喪失有效通氣通道,呼吸容易停止,患者身體供氧不足,情況十分危險。如果沒能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會延誤搶救時機,危及生命,后果往往很嚴重[2]。為提高醫護人員對意外拔管的認識,降低意外拔管的發生率,特收集我們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實施氣管插管的病例和意外拔管的病例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護對策,希望可以有利于臨床工作。
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們科實施氣管插管的病例286例,其中意外拔管的病例22例(7.69%),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齡25~63歲,平均39.4歲。
患者因素:患者疼痛不適3例(13.6%);意識狀態改變7例(31.8%);年齡因素4例(18.1%)。醫護因素:導管固定不佳2例(9.1%);肢體約束或鎮靜不佳3例(13.6%);醫護人員疏忽或經驗不足1例(4.5%),溝通不足2例(9.1%)。意外拔管后,16例患者重新置管,6例接面罩吸氧或提前脫機。由于患者意外拔管及時被發現和處理,沒有發生嚴重并發癥,沒有死亡病例。
3.1 患者因素
3.1.1 疼痛不適
3.1.2 意識狀態改變
當患者麻醉未醒、意識模糊或處于昏迷狀態時,迷走神經興奮,大腦控制運動的中樞不能正常控制運動,患者容易頭痛、躁動、掙扎,在這個過程中,管子容易脫落。
3.1.3 年齡因素
年紀比較大的老人或者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自身對于插管的適應能力比較差,對于不適的感知比較強,同時又缺乏對插管作用的認識和對自己的保護意識,容易自行拔管。
3.2 醫護因素
3.2.1 導管固定不佳
臨床上常規使用氣管插管固定器,如果使用時固定帶固定太緊就會使患者不舒服而自行拔管;如果固定帶固定的比較松,在患者做轉頭、翻身等運動時容易導致導管固定不佳而脫落。
毛先舒從“含蓄為正”出發,在《竟陵詩解駁議》中批評鐘惺“指義淺率,展卷即通”,不滿“竟陵派”的“高談性靈”“一往欲盡”,在評價杜甫的詩句“文章有神交有道”時顯出不滿,毛先舒批評道:“雖云深老,且起有勢,卻是露句,宋人宗此等失足耳。”而在《詩辯坻》第三卷中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給予很高的評價:“不著粉澤,自有腴姿,而纏綿蘊藉,一意縈紆,調法出沒,令人不測,殆化工之筆哉!”
3.2.2 肢體約束或鎮靜不佳
清醒患者拒絕進行肢體約束,而意識障礙、麻醉未醒的患者往往會煩躁、躁動,由于氣管插管通氣不同于人體正常通氣,人體會產生對抗,在護士進行吸痰等操作時加重患者不適,如果沒有良好的肢體約束或鎮靜,患者往往會自己將管子拔出或管子因為掙扎而脫落。
3.2.3 醫護人員疏忽或經驗不足
護理人員在為患者護理口腔、為患者吸痰和幫患者翻身時方法不正確或一時疏忽,往往容易導致導管脫落。年輕的醫護人員由于經驗不夠,在工作中對一些危險情況缺乏重視,或者在工作忙,病人多或中午晚上人們倦怠時,容易出現。
3.2.4 溝通不足
氣管插管患者如果不能正確認識病情,不能理解插管的必要性又缺乏保護意識易自行拔管。插管后病人無法用語言表達想法,身體上的疾病疼痛加上心理上的恐懼使患者情緒巨變,在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可能選擇拔管。
4.1 消除疼痛,減輕不適
由于經鼻插管刺激比較小,便于固定,便于護理,所以插管時間長的盡量選擇經鼻插管。使用鎮痛鎮靜劑減輕患者的疼痛和不適.
4.2 規范操作
在吸痰、護理口腔時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翻身時保持插管和頭頸部運動一致,增加巡視次數,減少護理工作時造成的脫落。如有發現患者自行拔管及時制止。
4.3 妥善固定
氣管插管時選擇臨床上證實效果好,固定比較牢靠的固定器,必要時采取加強固定手段。氣管插管后要做好刻度標記,并加強巡視,實時進行觀察。氣管插管固定時要妥善固定,固定牢靠,防止過松在病人活動時脫落,同時防止過緊使病人不舒服。
4.4 約束鎮靜
對于神志不清、麻醉未醒、躁動的患者要約束其上肢活動,可以囑家屬握住患者手或使用約束帶約束,注意既要起到約束作用又要避免造成手部損傷。可以適當使用鎮靜藥。
4.5 加強溝通
對于交流上有障礙的清醒患者要做好溝通工作,反復為他們講述插管的作用和意義以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消除他們心里上的障礙,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獲得他們的信任和理解,鼓勵他們配合治療。
4.6 積極處理
對已發生意外拔管的患者,醫護人員應該鎮定下來積極處理,準備好急救物品,密切觀察呼吸情況,再結合病人自身情況決定再次插管或改用其他方式。
綜上所述,意外拔管的發生有醫患雙方的因素,家屬加強監護,醫護人員正確規范操作,雙方有效溝通十分重要,我們應該從細節做起及早發現積極防護確保病人安全。
[1]楊亞平,商慧蘭,周玨榕,等.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非計劃拔管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1A):39-40.
[2]杜桂茹,齊秀云氣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吉林醫學2008,5(29):10
[3]李文南.對4例重癥醫學科清醒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求醫問藥,2011,9(10):49-50.
R473.6
B
1009-6019(2014)10-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