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華敏
河南省桐柏縣人民醫院 河南桐柏 474750
對腎內科主要疾病的診斷及其應用分析
舒華敏
河南省桐柏縣人民醫院 河南桐柏 474750
目的:分析腎內科主要疾病的診斷及其應用。方法:對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診于我院的10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討論該病的診斷及其應用。結果:10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全部得到正確診斷,為患者后續治療提供了有益幫助。結論:腎內科主要疾病類型多樣且危害嚴重,所以,應重視以糖尿病腎病為代表的腎內科主要疾病的診斷及其應用,提高診斷正確率。
腎內科主要疾病;診斷;應用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此背景下,糖尿病腎病(DN)發生率居高不下,甚至有不斷上升的趨勢[1]。如何準確診斷糖尿病腎病成了醫學界的熱點研究之一。本文選取10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診斷及應用進行分析,現將詳情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診于我院的10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齡為(41.6±5.5)歲。
1.2 方法
現階段,通常采用檢測尿微量白蛋白的方法對早期糖尿病腎病進行診斷。對于正常人而言,其尿液中的白蛋白通常不會大于10ug/min,而腎小球上的負電荷屏障遭受破壞時,白蛋白將會進入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現提示患者腎小球已經發生病變。考慮到尿白蛋白的排出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導致的,所以,應在非尿路感染、酮癥狀態以及血糖控制理想的條件下,半年內測定3次,≥2次為陽性才可確診為糖尿病腎病。考慮到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的增加并不是該病特異的,特別是對病程相對較短的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時,應準確排除其他腎病的可能。如果出現下述情況之一的,應采用腎活檢的辦法以排除其他腎病的可能:1)IV有管型尿;2)有腎病史且非糖尿病導致的;3)7d內尿蛋白急劇升高,即尿蛋白>5g/d;4)有蛋白尿而沒有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患者;5)腎功能減弱而沒有出現蛋白尿的患者;6)腎功能急劇減弱而原因不明的患者。
對于II期糖尿病腎病,腎活檢屬于相對可靠的診斷方法,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兩點,一個是腎小球基底膜增厚,另一個是細膜擴展。然而腎活檢具有一定的創傷性,所以,其臨床推廣具有一定的難度。
100 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全部得到正確診斷,為患者后續治療提供了有益幫助。
3.1 糖尿病腎病的準確診斷的意義
在一些歐美國家,25%~42%的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腎病導致的,而我國的這一數據也高達8%~15%[2]。糖尿病腎病可累及患者整個腎臟,不管是腎小球,還是腎血管,又或者是腎間質,均可能出現各種病理改變。另外,該病患者更容易合并以心血管疾病為代表的相關疾病。由此可見,應重視和做好糖尿病腎病的準確診斷工作,為及時治療和病情控制提供有利條件。
3.2 糖尿病腎病的分期和病理
I期:糖尿病腎病初期,臨床表現有腎臟體積增大等;II期:臨床表現有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等;III期:早期腎病,20ug/min≤白蛋白尿排泄率≤200ug/min;IV期:臨床腎病,白蛋白尿排泄率>200um/min;V期:尿毒癥期[3]。
對于糖尿病腎病而言,其早期病理表現為腎臟增大;隨著病情的加重,腎小球毛細血管開始發生基底膜增厚的現象,另外,系膜細胞大量增生,系膜基質也逐漸增多;發生纖維蛋白原線樣病變,最終可發展為腎小球硬化性病變。
3.3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
當確診為糖尿病腎病患者之后,應進行及時且有效的治療,阻止其繼續加重,尤其要阻止其發展成終末期腎病患者。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調整患者生活方式。通過優化調整生活方式以實現對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使患者機體的各種代謝重新歸于平衡。應教育和指導患者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禁煙戒酒、合理飲食、適度運動等;2)控制血糖。相關研究顯示,嚴格控制血糖能夠延緩甚至終止腎病進程,提升患者生存率。血糖控制一般通過藥物治療予以實現。以胰島素為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建議盡可能早地接受胰島素治療,既實現對血糖的有效控制,又不會對肝腎造成損害。另外,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議使用短效胰島素,從而避免胰島素于患者體內發生潴積而導致低血糖;3)透析治療與移植。對糖尿病腎病腎衰竭患者可予以透析治療,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對于有條件的患者,可選擇腎移植的手術,其在病死率方面顯著優于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
[1]黃光豪,曾華美.尿微量清蛋白檢測對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4:1907-1908+1911.
[2]唐行嬌.糖尿病腎病的診斷與治療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4,05:97.
[3]盧偉波,李舒敏.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14,16:191-193.
R58
B
1009-6019(2014)10-01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