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腎內科 山西運城 044000
腎內科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臨床分析
郭鵬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院腎內科 山西運城 044000
目的:探討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特征、治療方法以及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間收治的84例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病例分析研究,探討其臨床治療方法及其治療效果。結果:84例患者中,術后腎功能恢復正常61例,明顯改善20例,有2例患者病情得到輕微改善,1例患者術后死亡。其中2例晚期患者術后6個月發生死亡,另外有3例患者術后1年有復發現象,經過積極治療后痊愈,未發生危險。結論:在進行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時,要積極糾正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解除酸中毒,進行抗感染治療,同時根據患者不同的梗阻類型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手術治療,以最大限度的保證患者腎功能完全。
腎內科;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療效
急性腎功能衰竭是臨床重危病,各種類型的急性腎功能衰竭一旦形成,病死率較高。近年統計平均病死率在40%~50%[1]。因此,探討其臨床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十分必要。為進一步探討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特征、治療方法以及臨床治療效果,本文選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間收治的84例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進行病例分析研究,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間收治的84例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齡在25~72歲,平均年齡(38.9±10.3)歲。入院時,少尿或無尿時間3~12天,平均(7.5±2.1)天。臨床表現為:雙側腰痛21例,合并發熱18例,浮腫21例,伴血尿24例。急性梗阻原因:35例上尿路結石,15例雙側輸尿管結石,7例結核,15例神經源性膀胱,9例膀胱癌雙側輸尿管壓迫,3例孤立腎結石。并發8例高血鉀,12例低血鉀,7例高血壓,21例低鈉血癥。入院時,血尿素氮10~56mmol/l,肌酐250~1782μmol/l。
1.2 治療方法
1.2.1 設備與儀器膀胱鏡:德國STORZ F20.5膀胱鏡。輸尿管鏡:德國WOLF F8/9.8硬質輸尿管鏡。碎石機:WOLF氣壓彈道碎石機。國產恒壓輸注泵,直徑為1.0mm的碎石桿,F3輸尿管導管,0.035英寸斑馬導絲,同時,采用Cook 18G腎臟穿刺針和F16~20筋膜擴張器。
1.2.2 治療方法患者入院后立即進行搶救,對患者進行輸液,糾正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同時糾正患者酸中毒,對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對于71例患者進行輸尿管逆行插管引流,其中53例患者成功植入雙"J"管,18例插雙"J"管不順利患者改用輸尿管導管插管,11例成功,其余7例不成功患者,5例行雙側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2行單側經皮腎造瘺術。另外,有13例患者考慮到本身存在浮腫、腎積水等癥狀,8例直接進行經皮腎造瘺術,另外5例行開放性手術。
84例患者中,術后腎功能恢復正常61例,明顯改善20例,有2例患者病情得到輕微改善,另外有1例患者術后第2天發生心力衰竭死亡。其中2例晚期患者術后6個月發生死亡,另外有3例患者術后1年有復發現象,經過積極治療后痊愈,未發生危險。
3.1 急性腎衰竭分期表現
急性腎衰竭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急性腎損害,可在數小時至數天內使腎單位調節功能急劇減退,以致不能維持體液電解質平衡和排泄代謝產物,而導致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癥綜合征[2]。急性腎衰竭根據臨床表現和病程的共同規律,一般分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其中少尿期或無尿期(每天尿量持續少于400ml者稱為少尿,少于50ml者稱為無尿)主要臨床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乏力、是誰等,同時患者可能伴有發熱、感染等現象。本研究患者均處在少尿期,屬于腎衰竭前期,反少尿期延長者也應注意體液潴留、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鉀血癥、高血壓以及各種并發癥的發生[3]。本研究中,84例患者中并發8例高血鉀,12例低血鉀,7例高血壓,21例低鈉血癥。多尿期則指每天尿量大于2.5L[4],多尿期早期會發生高鉀血癥,持續多尿可發生低鉀血癥、失水和低鈉血癥,造成患者體虛乏力、心悸氣短、貧血消瘦等。根據病因、病情輕重程度、多尿期持續時間、并發癥和年齡等因素,患者恢復期的臨床表現也有所差異,通常患者自身感覺癥狀好轉等,或病理檢驗中肌酐和血尿素氮值明顯下降,尿量恢復正常等,都是恢復期的表現。
3.2 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
腎后性腎衰的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和尿液返流等。急性上尿路梗阻后,早期尿液仍會不斷產生,從而使腎盂內壓升高,入球小動脈擴張,導致腎血流量增加,而隨著腎盂內壓不斷上升,入球小動脈的不斷擴張,出球小動脈就會出現收縮,使升高的腎血流量逐漸減少,長時間腎血流量供應不足會導致腎小管缺血,不斷上升的腎盂內壓也對腎小管造成擠壓,從而造成腎臟缺血性損傷。相關研究證實,腎臟缺血性損傷89%是可以治療的。然而,治療過程中有一個黃金期,即梗阻發生時間。若在梗阻發生36h內,腎功能可以全部恢復,梗阻發生2~3周患者,其腎功能45%~50%可以恢復,梗阻發生3~5周患者,腎功能15%~40%可以恢復,而梗阻發生6周以上,腎功能恢復的可能性為零。因此,抓緊搶救時間是治療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關鍵。
3.3 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
對于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其首先要確定的是梗阻部位及梗阻范圍,在急診第一時間糾正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糾正患者酸中毒,進行抗感染治療等,從而在最大限度保留腎功能。進行梗阻部位的確定可以通過X線片機或B超檢查等,或者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也能進行快速判斷,對于病情診斷困難患者,可以進行輸尿管逆行插管造影,以確定梗阻位置及范圍。
在進行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時,臨床上首選雙"J"管進行治療。因為雙"J"管本身具有較好的引流作用,可以將腎臟內積水及時引出體外,其次,其具有自身固定作用,在進行引流過程中還能起到內支架的作用,臨床應用效果好。在插管失敗后,本研究采用的是經皮腎造瘺術,其是一種暫時性腎造口,用于臨時緩解患者癥狀,為后期治療爭取更多時間,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再重新進行手術,然后從根本上解除梗阻。
本研究中,針對不同的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梗阻類型采用了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術后腎功能恢復正常61例,明顯改善20例,有2例患者病情得到輕微改善,另外有1例患者術后死亡,其臨床治療效果明顯。說明,進行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治療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手術方式,積極糾正患者水電解質平衡、解除酸中毒,進行抗感染治療,從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1]張華.腎內科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3,21(11):43+45.
[2]曲小勇,茍成毅.急性腎后性腎衰的臨床治療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5):623-624.
[3]俞紹輝.腎內科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5):91-92.
[4]周冬梅,張洪敏.上尿路結石致急性腎后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診治[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7(14):94.
R692.5
B
1009-6019(2014)10-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