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峰 劉輝
廣東省潮州市75240部隊 廣東潮州 521021
軍事訓練致疲勞性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陳立峰 劉輝
廣東省潮州市75240部隊 廣東潮州 521021
目的:分析軍事訓練致疲勞性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6例軍事訓練致疲勞性骨折患者,回顧分析患者臨床資料,并給予針對性治療,分析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30例患者經相對應治療,局部腫脹、壓痛等完全消失,X線復查顯示骨折線模糊,已基本愈合。通過6個月隨訪,患者患肢功能正常,治療期間無并發癥發生。結論:軍事訓練致疲勞性骨折多是由外力作用所致,采用針對性治療措施,可明顯改善患者病情;同時教官應根據新兵實際情況,采取合理訓練時間及方式。
軍事訓練;疲勞性骨折;治療效果
疲勞性骨折是軍事訓練常見訓練傷,在高強度訓練狀態中士兵對訓練不適應導致發生骨的累積性損傷[1]。通過疲勞性骨折的治療,具有較高的預后質量,但對正常的軍事訓練造成影響。為了提高士兵的治療效果,避免預后質量不符合要求,影響正常的軍事訓練,本文通過對26例對象為例,采取針對性治療,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其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6例患者均因軍事訓練所致的疲勞性骨折,于2012年8月-2013年12月期間診治;均為男性;年齡由18歲到24歲,平均年齡(21.6 ±1.3)歲;患者均參加了軍事訓練;訓練前無明顯外傷史;訓練結束后癥狀顯著;患者參加到研究時,自愿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依據[2]
根據患者癥狀及體征,根據X線表現,患者肢體出現局限性疼痛,活動時疾病加劇,休息時癥狀減輕;骨骼淺表部位軟組織存在不同程度的腫脹;均無常見的軟組織損傷;存在大面積骨膜反應或骨折線;X線片顯示骨膜增厚、骨小梁或骨皮質連續性中斷,或形成紡錘狀骨。
1.3 治療
30例患者病情得到診斷后,根據骨折處理原則,患者充分休息,以理療配合活血藥物治療。10例患者患側肢體制動休息,夾板固定8例,石膏固定12例;20d后將外固定拆除,充分休息1個月,并適當給予功能鍛煉。
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30例患者經相對應治療,局部腫脹、壓痛等完全消失,X線復查顯示骨折線模糊,已基本愈合。通過6個月隨訪,患者患肢功能正常,治療期間無并發癥發生。
疲勞性骨折是由外傷所致的常見骨折,骨骼某一部位受到持續反復且長期的外力作用下,骨骼部分無法承受一定壓力而出現部分或完全斷裂。通常疲勞性骨折的發生與職業有關,尤其是軍人,通常軍人在通過軍事訓練中,疲勞性骨折屬于常發性骨折,無明顯外傷史,臨床表現為局部疼痛、壓痛及腫脹,以脛腓骨、跖骨、股骨及尺橈骨為主。據相關資料[3]顯示,疲勞性骨折多于軍事訓練后4-6周發生,由于在這個時間段軍人訓練活動加重,而且在訓練中尚未掌握運動訓練要領,比如在奔跑中全腳掌著地,拉直膝髖關節,無法吸收運動能量,使脛骨發生累積性損傷;或軍人訓練中骨質輕微損傷,在未完全修復下突然遭受到高度運動訓練,造成損傷;一側下肢受傷,未能及時休息,在訓練時將體重轉移到對側下肢,使對側骨骼疲勞性損傷增加,超出受力范圍。
在臨床診斷疲勞性骨折時,通常X線平片顯示陽性征象,患者在發病2周予以X線診斷,并在出現癥狀4周時進行復查,以此提高檢出率。X線陽性征象表現為骨膜反應、骨皮質出現骨折線,未完全破裂或完全斷裂。疲勞性多屬于不完全骨折,損傷與修復同時進行,若能夠及時診斷,以免進一步加重,會加快骨質修復速度,不會遺留不良癥狀。通常在軍事訓練后一旦發現疲勞性骨折,應充分休息,并配合理療、局部熱敷及活血藥物等治療,并給予相應的疼痛或腫脹患者相應的對癥處理。對于局部癥狀嚴重,X線表現骨折線明顯患者,可采取石膏外固定,以此促進局部制動修復,以免再損傷。在本組研究中,30例患者經相對應治療,局部腫脹、壓痛等完全消失,X線復查顯示骨折線模糊,已基本愈合。通過6個月隨訪,患者患肢功能正常,治療期間無并發癥發生。由結果可以看出,30例患者經對癥處理,癥狀明顯改善,功能恢復正常。
對于軍事訓練致疲勞性骨折,應加強預防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堅持不懈,循序漸進,避免訓練強度突然增加,對于剛入伍新兵,應在提高體能后,逐漸加大訓練強度;同時適當鼓勵新兵,向患者講解運動訓練的要領;避免士兵帶傷訓練,以免影響士兵身體健康;同時選擇合理的訓練場地、設備及時間;適當加強士兵的宣傳教育工作,適當提高指揮者的認知程度。同時應加強醫療監護工作,促進醫學知識的全面普及,使疲勞性骨折的發病得到早期診斷及治療。總而言之,軍事訓練致疲勞性骨折多是由外力作用所致,采用針對性治療措施,可明顯改善患者病情;同時教官應根據新兵實際情況,采取合理訓練時間及方式,提高對疲勞性骨折的認識,對降低骨折發生率起到顯著意義。
[1]李成學,李亞鳳,李琳.軍事訓練傷致脛骨下段疲勞性骨折3例[J].臨床骨科雜志,2010,13(6):705.
[2]王金生,郭志洋,張文.23例軍事訓練致疲勞性骨折治療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08,30(4):91-92.
[3]聶云天,劉暢,張立霞.某部新兵軍事訓練致下肢疲勞性骨折調查[J].人民軍醫,2007,50(1):3-4.
R683
B
1009-6019(2014)10-0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