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安徽省宿松縣人民醫院口腔科 安徽宿松 246500
微創拔牙術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的應用
方翔
安徽省宿松縣人民醫院口腔科 安徽宿松 246500
目的:分析微創拔牙術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的應用效果。方法:資料隨機選取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下頜阻生智齒患者,將其分為兩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傳統鑿骨劈冠拔牙術,研究組則采用微創拔牙術,并對比分析兩組治療的效果。結果:研究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度及并發癥發生率等,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結論:采用微創拔牙術拔除患者下頜阻生智齒的效果較為良好,并發癥較少,值得推廣應用。
微創拔牙術;下頜阻生智齒;拔除
牙槽外科的手術中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較為復雜,傳統的拔除術需行劈冠術或翻瓣去骨術,但手術時間及切口暴露的時間較長,且感染、牙槽骨折等并發癥較多[1]。近年來,隨著醫療模式的逐漸轉變,微創拔牙術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就微創拔牙術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并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入選的下頜阻生智齒患者均為由我院口腔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共64例;將其均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2例。其中,研究組患者男17例,女15例;年齡在21~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2.34)歲;給予研究組微創拔牙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齡在20~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3.54)歲;給予對照組患者傳統鑿骨劈冠拔牙術治療。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 診斷和納入標準
本次入選的患者均經X線片檢查確診為下頜阻生智齒,本次研究均經患者及其家屬簽字同意;本次所選患者均無其他系統性疾病、無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所選患者均無拔牙手術相關禁忌癥。
1.3 治療方法
術前均行常規消毒后,用3~4mL的2%鹽酸利多卡因行下頜神經阻滯麻醉,切開翻瓣將阻生牙冠及其覆蓋骨質充分暴露出來。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傳統鑿骨劈冠法拔牙術;首先單面鑿骨,將骨阻力去除,并使牙冠充分暴露在外;再用骨鑿于正中發育溝處劈牙冠,對于牙挺插入牙周間隙較為困難的患者,可用錘輕輕敲擊,增加間隙;牙拔除后仔細清理牙窩,縫合軟組織瓣,使用抗生素,一周后到醫院復診拆線。研究組則采用微創拔牙術,局部麻醉后觀察所要拔的牙齒位置、牙根的形態以及下頜神經管分布等,并做拔牙設計;采用高速渦輪鉆將近中冠阻力去除,近中冠過大時,可將其分為兩部分去除;然后,使用微創拔牙刀切斷牙周膜,用牙鉗將患牙拔除。術后,清理牙窩內的碎片,并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常規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一周后到醫院復診。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手術的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等;并用視覺模擬比例尺法評定兩組患者術后的疼痛程度。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其中,手術各項指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用X2檢驗,P<0.05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時間、疼痛度情況比較
研究組手術的時間為(21.64±6.52)min,術后疼痛度為(12.04± 3.24)h;對照組手術的時間為(34.25±5.34)min,術后疼痛度為(22.53± 4.67)h,組間差異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術后,研究組出現腫脹3例,張口受限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0%;對照組牙根斷裂1例,腫脹4例,張口受限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組間比較差異現在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拔牙術是其較為常見的一種手術操作方法,但由于下頜阻生智齒的解剖結構復雜、操作的視野受限,使得對其的治療難度較大[2]。且傳統鑿骨劈冠法的創傷較大,術后極易張口受限、腫脹等并發癥,極易影響到治療的效果[3]。隨著微創理念的提出,微創拔牙術被廣泛應用于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
本次研究中,采用高速渦輪鉆頭取代了傳統鑿骨劈冠,不僅能夠精確去處牙和骨的阻力,而且還能降低手術的創傷。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微創拔牙術的研究組,其手術時間、術后疼痛度及并發癥發生率等,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方面的意義(P<0.05);與相關研究報道結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見,給予下頜阻生智齒患者微創拔牙術治療,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創面的愈合,緩解患者恐懼、害怕等不良心理情緒,進一步提升治療的療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張俊法.無痛麻醉下微創拔牙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術中的臨床應用[J].黑龍江醫藥,2012,25(6):940-941.
[2]葉虎,沈和云,耿琪.使用渦輪鉆微創拔除142例下頜低位阻生智齒臨床研究[J].安徽醫藥,2011,15(3):340-341.
[3]陳建軍,黃靜,楊大江.微創拔牙術與傳統拔牙術在下頜阻生智齒拔除中的比較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1,11(22):19-20.
R782.05
B
1009-6019(2014)10-0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