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軍 王超峰
太康縣人民檢察院 河南周口 461400
36例文證審查資料分析與相關對策
李義軍 王超峰
太康縣人民檢察院 河南周口 461400
檢察機關技術性證據審查工作已成為技術工作的重中之重。男性社會活動較多并且容易激動、惱怒,所以發生糾紛,受到傷害較多。加強對自由職業者和農民的法律知識教育。
檢察技術;法醫學;文證審查
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技術是檢察機關為了查明事實真相,正確履行檢察權,運用科學技術解決案件專門性問題的獨特手段和方法.近年來,檢察機關技術性證據審查工作已成為技術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也是今后一個時期檢察技術工作的目標要求。太康縣人民檢察院技術工作能夠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圍繞檢察工作主題,轉變工作觀念,全力推進技術性審查工作,使技術性證據審查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道路,為檢察機關辦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本組36例文正審查資料中,男性31例,占86%。女性5例,占14%。18歲以下5人,18-50歲24人,50歲以上6人。職業:學生3人,干部3人,自由職業者和農民30人。重傷4例,輕傷32例。
在36例文證審查資料中,4例重傷分別為左眼球破裂1例,胃前后壁貫通傷1例,左血氣胸1例,左顳葉硬膜外血腫并手術治療1例。32例輕傷害中,鼻骨骨折、上頜骨額突骨折、顴骨骨折10例。掌骨骨折4例,尺橈骨骨折3例,頭部創口3例,面部創口5例,肋骨骨折、脾挫傷、肩胛骨骨折、腰椎橫突骨折、左下肢傷及血管和神經各1例。
在輕重傷傷害案例中,通過本組文正審查資料提示,男性社會活動較多并且容易激動、惱怒,所以發生糾紛,受到傷害較多。我縣是農業大縣,農業人口比重較大,所以傷害案件中,自由職業者和農民比重也較大,這與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關系。
同樣也提示頭面部是搏斗中受擊打的主要部位[1],占本組傷害案件的55.5%,其次是四肢和胸腹部,致傷物多為鈍器。
在本組36例文證審查資料中,有2例未采信輕傷鑒定結論。
案例1.張XX,男,47歲,自由職業者。2011年7月1日被人打傷左手,病歷記載:左手第五手指有長分別為0.5cm、1.5cm、2.5cm不規則傷口,表面破碎污染,活動性出血。
傷后四個月河南某司法鑒定中心給予診斷:左手小指軟組織挫裂傷縫合術后伴瘢痕攣縮屈曲畸形,鑒定為輕傷。
經審查病歷及手術記錄:左手第五指腹側見長2.5cm不規則傷口,表面污染,深達指骨,未見肌腱撕裂和骨折。通過分析病歷和重新檢查傷者,見其左手小指瘢痕無增生,愈合較好,未傷及肌腱,認為無攣縮屈曲的病理學基礎,遂作出退卷重新鑒定處理。
案例2.孫X,男,22歲,司機。2011年12月31日夜被人打傷頭部。病歷記載:頭額頂部明顯腫脹,表面有長約13cm的傷口,頂端較為破碎,表面污染。太康縣公安局法醫學鑒定書【(2012)011號】鑒定結論為:創口特征分析,創口前端為銳器傷,后端為鈍器傷,外傷損傷機理不明,無法檢驗鑒定。傷后兩個月河南某司法鑒定中心鑒定為輕傷。
經審閱病歷資料和檢驗傷者愈合情況,創口前端愈合瘢痕呈線狀,而后端2cm瘢痕較為明顯,醫生病歷未記載傷時創口內有無組織間橋,不能明確診斷是否為一次打擊所形成,綜合分析認為,為其做出輕傷鑒定太過草率,故作退卷重新鑒定處理。
通過對36例文證審查案例的匯總比較和具體分析,我們從一個個案例不難看出,每個案例既有它們的不同之處,也存在著不少共性問題,如犯罪嫌疑人法律意識淡薄問題、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公安機關出具的鑒定書不嚴謹問題等仍需要予以高度重視并積極努力解決。
1、加強對自由職業者和農民的法律知識教育。盡管近年來普法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與重視,但對自由職業者和農民的法律知識普及仍然是任重道遠。自由職業者往往是沒有固定可靠工作,流動性強,所以對他們的法律教育就出現盲區和漏洞。農民的文化知識層次較低,對事物的理解和辨知能力弱,他們對法律的了解總是道聽途說,對處理矛盾和問題的辦法比較單一,爭強好勝、用拳頭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仍然根深蒂固,所以要進一步推進法律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工廠等場所,用以案說法、以案說理,從民事、行政、刑事法律等方面,進行深入教育,讓他們不但知法、懂法,更會運用法律解決自己遇到的生活難題,避免和防止發生刑事案件而追悔莫及。
2、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教育刻不容緩。從上面的案例以及與往年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有增長的勢頭,這與目前的社會形勢和影響有相當大的關系,網吧、歌廳等娛樂場所對未成年人產生巨大誘惑,對他們的心理和生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充斥著暴力、色情、兇殺的網絡游戲、電影、書籍等傳播媒介使有些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給他們將來違法犯罪埋下了禍根。就目前現狀來說,必須加強未成年人的教育,包括品德思想教育、愛國守法教育,用身邊人、身邊事等直觀易懂的方式教育他們,以青少年刑事犯罪的慘痛教訓來警示他們,從心靈深處著手,入心入腦的教育他們。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防止他們偏離人生正確軌道而貽誤終身。
[1]李德祥,劉世滄,宋嗣榮等主編.臨床法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54.
R449
B
1009-6019(2014)10-0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