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民 劉金生 馬麟
螺旋CT診斷腹部疝的應用價值分析
陳健民 劉金生 馬麟
目的 分析螺旋CT在腹部疝診斷上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贛州市立醫院收治的腹部疝患者30例,回顧分析其臨床資料和螺旋CT表現。結果 30例腹部疝患者中,依據疝所處的位置,螺旋CT診斷腹股溝區疝15例,臍疝3例,腹部內疝3例,閉孔疝1例,外傷性腹壁疝及腹壁切口疝分別4例。腹部疝的內容物全為小腸。結論 螺旋CT不單能夠正確的將腹部疝的存在和分型顯示出來,同時能夠依照CT強化掃描后山出腸管的強化度,對腸管有無出現壞死做判斷。
腹部疝;螺旋CT;診斷;價值
腹部疝屬于臨床疾病中出現概率較高額一項疾病,主要指的是患者腹腔之內的各種有關組織或者臟器器官,因為某一項原因而造成了先天性或后天的間隙或者裂孔。腹部疝的臨床發病特點是急、快,其不但是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同時也會造成腸梗阻出現。因為腹部疝的臨床表現并不典型,因此很容易造成臨床誤診的情況出現。因此,患者在開展手術操作之前,臨床診斷結果會直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存質量造成巨大影響。本研究對30例腹部疝患者的CT資料做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8月贛州市立醫院收治的腹部疝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26~70歲,平均41歲。從發病到就診之間的持續時間為1~12h。在臨床上的具體表現癥狀是惡心、嘔吐和腹部包塊。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使用的是西門子64層螺旋機做掃描診斷工作,開展螺旋CT掃描的確切時間是在患者發病之后的1~7d。掃描的具體內容包括:一直從患者的隔上到患者的恥骨聯合下緣部位,當中有6例患者開展的平掃,除此之外的24例患者全部做平掃雙氣的強化掃描。患者做CT掃描操作之前,先做靜脈滴注碘海醇100~150mL。使得患者中的腸腔能夠保持始終的充盈狀態,從而能夠確保患者的臨床診斷準確性。患者選仰臥位姿勢,做定位片的掃描。工作結束后依照患者的病變位置差異,逐漸將掃描區擴大。腹疝部的CT掃描通常持續時間為5~10s。在整個的掃描過程中,需最大程度將患者的腹壁菲薄范圍顯示出來,同時展現疝口和疝的大小、位置及當中的內容物。用CT掃描患者的腹部突出部位在其的腹壁以外的軟組織邊緣光滑,囊袋狀突出的塊影密度和患者的疝內容物有關聯。而針對一些在強化掃描過程中的組織結構有問題的病例,能夠區別對待,且將患者各個組織之間的結構關系表示,更方便對患者的臨床腹部疝情況作觀察和診斷。
1.3 診斷標準 (1)關注患者疝的具體位置和疝內容物;(2)觀察患者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并且依照患者的腸梗阻表現確定疝的位置;(3)觀察患者腸壁的增厚情況;(4)觀察患者的病變腸壁有沒有出現不正常強化等癥狀。
30例患者中,螺旋CT診斷腹股溝區疝15例,臍疝3例,腹部內疝3例,閉孔疝1例,外傷性腹壁疝以及腹壁切口疝分別4例。疝內容物全是小腸,在這之中,繼發性腸絞窄以及壞死18例,另外腸穿孔3例。手術診斷腹股溝斜疝12例,其中左側位7例,右側位5例;股疝3例,其中左側位1例,右側位2例;臍疝3例,全部位于臍部之上;1例閉孔疝,外傷性腹壁疝和腹壁切口疝各4例,全部是腸管閃入腹部皮下。螺旋CT的診斷結果和手術結果之間的吻合率為100%。
腹部疝指的主要是患者的小腸透過腹腔進而出現的一種先天性的或后天性的臟層腹膜孔道,同時也包含了過去手術之后對患者而造成的腸系膜間的空隙和粘結后形成的空隙等[1]。研究報告顯示,臨床癥狀中大約有一半腹部疝是十二指腸旁疝。本次研究中并沒有十二指腸旁疝,可能與病例數較少有關[2]。腹部疝并沒有顯著的臨床表現特點,因此在診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誤診的情況。通常腹部疝的臨床表現特點多為腸部不適癥狀、并且出現腹痛和腹脹等,有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慢性的腸梗阻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因此,在手術開始之前為患者做科學有效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但和患者手術的成功率有直接關系,且和患者的生命質量安全有非常緊密的聯系[3]。
以小腸作為疝部內容物的腹部疝在臨床中出現幾率最大,可是一旦當包塊隱藏并且出現合并腸梗阻的時候,螺旋CT能夠診斷出在臨床中不容易被發現的腹疝,確定腹股溝和其附近位置的疝一直到更梗阻的病因判斷,螺旋CT能夠較為準確的將疝出小腸的生存狀況檢測出來[4]。螺旋CT檢查操作更為便捷、創傷小,且有較快的掃描速度。伴隨著多排CT設施及各項處理技術的先進發展,更先進的仿真內鏡技術相繼出現,有效避免了結構重疊情況的出現,在臨床腹部疝的診斷過程中,螺旋CT已慢慢成為了最主要的影像學檢查方式。
[1] 金玉蓮,李葆青,陳巨坤.螺旋CT診斷腹部疝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15):123-126.
[2] 蔡衛東,羅旺啟,王健,等.螺旋CT診斷腹部疝的臨床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2,2(10):296-297.
[3] 蔣宏華.螺旋CT診斷應用于腹部疝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3,8(22):47-48.
[4] 葉曉青,陳健,譚旭艷.全腹部64層螺旋CT(MSCT)增強掃描診斷創傷所致腹部臟器損傷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3,19(21):78-8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036
江西 341000 贛州市立醫院影像科(陳健民 劉金生 馬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