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纓(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經管辦,湖北 荊州 434000)
護理人員是醫療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關系到社會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程度[1]。如何調動每位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發揮潛能,設計科學的績效管理辦法是醫院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我院通過深入分析過去成本核算的優劣,借鑒先進管理經驗,依托醫院網絡信息資源,結合醫院實際,建立了一套以工作崗位、技術含量、風險程度、服務數量等業績為主要依據,以工作效率和效益、工作質量、患者滿意度為綜合考核指標,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結合的績效分配機制。
醫院為適應醫療改革的新形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強化服務意識,以護理規范為標準,遵循質量為本、量化考評、按勞分配、同工同酬原則,在改革中探討臨床護理績效獎金量化的評估。把護理績效獎金與護理的量(工作量)、價(服務單價)、質(護理質量)進行掛鉤,真正體現護理的工作量、服務質量、護理技術含量的價值,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我院績效考評方案是醫護分開,以工作量考核為基礎,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為主要內容的分配模式。并根據不同崗位的責任、技術、勞動復雜程度、承擔風險的程度、工作量大小等不同情況,恰當拉開分配檔次,堅持向高風險、關鍵崗位、優秀人才、臨床一線傾斜的分配原則的綜合考評模式。
2.1.1 一類護理項目 主要評估護理人員實際工作的數量、風險、技術含量,如抽血、靜脈輸液、換藥、導尿、吸痰、監護…等等(細化高達數千項)。
2.1.2 二類護理項目 為護理照顧病人數、病人入院數、病人出院數等指標數,強調對病人照護的整體性。
2.1.3 病情嚴重度 不同護理單元照顧相同病人量,因病情嚴重度的不同,實際勞動投入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病人病情嚴重度也應作為護理績效考評因素納入獎金考核系統,將各護理單元的風險系數和護理時數綜合評價后 ,計算出各自的獎金分配系數。
2.2.1 設計原則 核算護理各崗位一類工作量,以護理費與護理治療收入反映科室含金量貢獻;核算各崗位護理照顧病人量,以照護床日數(病人數)反映科室勞動量貢獻;核算各崗位病情嚴重度風險,以標準護理時數進行床日單價調整;核算各崗位護理作業成本支出,扣除護理可控作業成本,反饋節支成效貢獻。
2.2.2 病房護理獎金計算公式 一類護理工作量+二類護理工作量+材料效益-成本效益,即護理貢獻收入×護理時數+病區出院人數×單價+(材料收入-材料支出)×A%-護理可控成本,護理貢獻收入=科室護理費+護理治療費+護理接瓶費+化驗費。以婦科病區為例:婦科病區護理獎金=婦科病區護理費×婦科病區護理系數+婦科病區護理治療費+婦科病區護理吊瓶費+婦科病區護理化驗費×0.03+婦科病區出院人數×30+(婦科病區材料收入-婦科病區材料支出)×0.08-(婦科病區出庫成本+婦科病區供應室成本+婦科分期扣除成本+婦科病區折舊費+婦科病區水電費)×0.5-婦科病區護理病人欠費-婦科病區護理基本工資。
2.2.3 公式參數說明 ①護理費:指等級護理及一般專項護理。②護理系數:護理風險強度權重系數。③護理治療費:指輸液注射之常規護理和專項治療、檢查操作等。④材料收入:指收費單價≤500元。⑤材料支出:指收費單價≤300元。⑥不收費出庫材料:病區護理和醫師各承擔50%。⑦水電費:病區護理和醫師各承擔50%。⑧固定資產折舊:病區護理和醫師各承擔50%。
2.2.4 非病房護理獎金計算公式 以手術室為例:手術室獎金=(手術室手術總額+手術室其他收入-手術室護理出庫成本-手術室供應室成本-手術室分期扣除成本-手術室折舊費-手術室水電費)×0.03+手術室手術數量×100-手術室基本工資。
2.2.5 護理貢獻收入提成說明 ①完全由醫師執行,護理不參與的項目護理不提成(如手術)。②材料項目醫師護理皆不提成。③完全由護理執行,醫師不參與的項目比照醫師RBRVS原則給護士提成。④醫師護士共同參與完成的項目,護理給予醫師相同比率。⑤醫師為主,護理為輔,護理相對醫師低5%~10%。⑥護理為主,醫師為輔,扣除醫師開單比率后給予護理提成。⑦二線科室執行項目(B超、放射…),護理不提成。⑧比照醫院原先設立標準。
2.2.6 科室執行二級分配制度 病區內部按護理崗位、班次、工作質量、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個人職稱、學歷等設計系數,以護理質量、出院者人均費用、病人滿意度等指標為每月考評指標,獎懲兌現。
由過去多收多得,按收分配,轉變成多勞多得,多優多得;由盲目逐利,轉變成工作量、風險、責任、技術、質量綜合考評的新型分配制度,體現了勞動與專業技術價值。
可直接管控的成本直接交與臨床科室管理,與績效獎金掛鉤,杜絕了浪費現象,增強了節約意識。工資作為扣減項目,控制了人力資源成本。
按工作量核算獎金,實現了不同編制護理人員的同工同酬,提高了護士、特別是合同制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穩定了護理隊伍[2],提升了護理管理水平。
在標準的量化考核要素面前,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行為都有了標桿,合理的量化考核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利于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和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推動醫院良性循環發展[3]。
我院護理績效的改革,歷經了統一思想、核查摸底、啟動實施、新舊獎金同期計算對比、各方溝通、修正調整等階段。護理人員也從懷疑到認可,從被動式管理到主動式自覺行為,甚至投入極大熱情參與到績效管理中來,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經過3年的護理績效改革實踐,使我院護理管理步入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的軌道,最大限度地激發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4],為公立醫院獎金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參考。
[1]李秀云,朱秀琴,褚彥香.醫院護理考核績效體系改進的探討[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2,5(28):375-377.
[2]成翼娟,李繼平,袁璐,等.護理人員薪酬改革方案的設計與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08,8(9):45-46.
[3]吉建偉,尹桂山,陳炳錫,等.醫院崗位量化考核對提升醫院整體效能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2,32(8):65-66.
[4]張蓉,高莉.護理崗位實施績效考核的效果探討[J].護理研究,2007,21(2A):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