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 徐金鋒 范海波 熊奕 易艷 彭啟慧
乳腺疾病是女性中較為常見的多發疾病,乳腺疾病可以表現為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囊腫、乳腺纖維瘤及乳腺癌等幾類,其中占位性乳腺病變中的女性惡性腫瘤—乳腺癌仍居第二位,已經嚴重威脅到廣大女性的生命與健康[1]。占位性乳腺病變好發于25~50歲、性情急躁、易怒、或性格內向的女性。以乳房疼痛和腫塊為主要特征,起初為漲痛或觸痛,隨月經周期呈發作性,經后疼痛減輕或消失[2]。嚴重者可呈持續性疼痛,甚至走路、活動時亦疼痛,可向肩、背部、腋窩、上肢放射[3]。而當前對乳腺腫塊患者行腫塊切除術后,手術野發生了改變,特別像惡性腫瘤聲像的患者,很難鑒別出他們是腫瘤的再發、復發,還是手術后的非占位性的改變[4]。鑒于此,本文對比總結了350例患者乳腺腫塊切除術后各時期的手術野的各種聲像的特征,以期為更好的鑒別乳腺腫塊患者行腫塊切除術后手術野的改變及正確診斷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08年1月~2012年4月在本院接受乳腺切除術并行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追蹤隨訪的3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為19~73歲,平均年齡(44.5±5.35)歲。其中造影20例,穿刺及手術50例,病理活檢280例。
1.2 研究方法 分別在手術后的 2~7d、3、6、12、24、36 個月進行復查,包括超聲檢查、臨床觸診等,對于不懷疑惡性病變但是有心理負擔的患者或者超聲懷疑惡性病變患者及主觀強烈要求患者,進行手術穿或刺。采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追蹤隨訪乳腺腫塊切除術后患者:(1)重點觀察瘢痕處乳腺的聲像改變,對異常聲像的形態、部位、邊界、內部回聲,有無微小鈣化點,有無后方衰減及側方聲影等。(2)用CDFI(彩色多普勒)仔細觀察腫塊周邊及內部有無血流,血流多少及分布情況。(3)取血管最豐富的斷面進行脈沖多普勒取樣,測量動脈血流參數。(4)常規檢查雙側腋窩淋巴結有無腫大。(5)比較瘢痕與前次超聲圖像的異同。
乳腺超聲造影:有特殊異常表現的病例行超聲造影檢查。細針穿刺活檢:對可疑瘢痕處行超聲引導穿刺,送病理檢查。以期與超聲征象做比對。乳腺鉬靶X線檢查:可疑病例行乳腺鉬靶X線檢查,重點比對超聲圖像特征與鉬靶片特征。比對鉬靶片與病理結果。分析不同病理改變在超聲、鉬靶X線圖像上的不同表現。
2.1 手術野單純瘢痕超聲特征 手術野疤痕的超聲特征為大小不等,隨時間推移,范圍可縮小;形態可規則或不規則,邊界可清或不清。早期內部以低回聲為主,隨時間推移,內部可呈等或混合回聲,晚期可出現鈣化灶。后方回聲可無變化或衰減。CDFI均未見血流信號。
2.2 手術野早期并發癥超聲特征 手術野早期并發癥包括淋巴囊腫,水腫、血腫等。其超聲特征分別為前者發現于術后7d~3個月。形態規則,邊界清晰,內部呈無回聲,隨時間推移,內可出現點狀回聲。后方回聲增強。CDFI無血流信號。后者發現于術后2d~3個月。形態可規則或不規則,邊界可清或不清,內部早期呈無回聲,隨時間推移,內可出現點狀回聲。后方回聲無變化或稍增強。CDFI無血流信號。
2.3 手術野晚期并發癥超聲特征 手術野稍晚期并發癥包括脂肪壞死和肉芽腫等,其超聲特征分別為前者發現于術后2個月~3年。大小不等,形態可規則或不規則,邊界不清,內部可呈低回聲、等回聲伴鈣化或混合回聲。后方回聲可無變化、增強或衰減。CDFI無血流信號。后者發現于術后1個月~2年。大小不等,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內部呈低回聲伴沙樣鈣化或混合回聲,后方回聲無變化或衰減。CDFI無血流信號或見少量血流信號。
2.4 手術野惡性病變超聲特征 手術野惡性病變包括腫瘤殘留及復發、再發等。其超聲特征均可表現為惡性腫瘤的特征性表現,如形態不規則,邊界欠清,內部均呈低回聲,回聲不均,無包膜,后方回聲無明顯變化。彩色多普勒均可探及少量血流信號,表現為動脈血流頻譜。區別為前者一般發生于術后短期內,后者發生于術后稍晚期。
乳腺腫塊切除手術后能夠導致局部積液、結構改變、皮膚增厚、水腫、瘢痕及營養不良性鈣化等術后良性并發癥、殘留、惡性病變或復發等[5]。而單純的依靠鉬靶檢查及臨床觸診很難確切評價保乳手術后的乳腺水腫等表現,結合高頻超聲檢查可以明顯的提高診斷率。且由于患者在手術后早期不適合使用核磁、鉬靶等檢查,所以超聲診斷在手術后的各時期隨訪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6-7]。
采用超聲隨訪進行早期診斷,能清晰的顯示出患者的單純疤痕、早期異常聲像、晚期異常聲像的特征,以明確手術野異常聲像的性質,使患者減輕精神壓力及因不必要的再次手術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醫生也減低了不必要的手術所帶來的壓力。
乳腺腫塊切除術后手術野的超聲隨訪方面,水腫及血腫可見報道,其它并發癥及深入探索研究報道罕見,故可供借鑒的經驗甚少[8]。本研究中部分研究對象因各種原因不復查或疑似病例的患者拒絕造影及穿刺病理診斷,使得樣本量的丟失及陽性樣本量不夠充足等問題。晚期并發癥脂肪壞死及肉芽腫等與惡性病變的鑒別仍存在不足。
本研究初步探討了乳腺腫塊切除術后手術野的各種不同聲像改變及其鑒別診斷,診斷準確率較高,后續研究需進一步熟悉各種聲像的變化特征,以更好地鑒別其良惡性,為臨床工作提供更確切的診斷依據。
[1]羅曉茂,陳海濤,李支堯,等.高頻彩超引導下Encor微創旋切術在乳腺腫塊切除中的應用[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34(2):110-112.
[2]農華斌,袁冰,朱瓊,等.60例乳腺腫塊的超聲與病理結果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2):96-97,161.
[3]潘瑞琳,廖富毅,楊勝利,等.超聲引導Mammotome乳腺良性腫塊切除術后108例并發癥分析[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1(8):691-693.
[4]段寅.高頻超聲診斷和定位切除乳腺不可觸及腫塊的臨床應用[D].浙江大學,2012.
[5]孫建,孫太明,丁昂,等.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技術乳腺腫塊切除術并發癥的防治[J].中國臨床醫學,2010,17(4):568-569.
[6]陳廣秀,黃春麗,張菊梅.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乳腺腫塊切除手術配合[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8):72-73.
[7]范海波,宋紅,焦陽,等.乳腺腫塊切除術后手術野的超聲隨訪價值[J].當代醫學,2012,18(16):1-2.
[8]孫英,許紅,沈祥.乳腺良性腫塊應用超聲引導麥默通微創旋切術的體會[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3(5):36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