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云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 寶雞 721007)
新形勢下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融合探討
熊志云
(寶雞文理學院,陜西 寶雞 721007)
我國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之間發展脫節現狀較為明顯,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問題,但是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聯系,很有必要利用此促使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融合。
高校體育;社區體育;融合
高校體育是指主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體育教學和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主要是面向在校學生、在職教職工、離退休教職工、學校教職工家屬、學校周邊社區居民等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和體育服務。
社區體育是指利用社區的自然環境、體育資源,以滿足社區內和周邊社區居民的體育需要,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鞏固和發展社區感情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開展的區域性群眾體育。它的功能是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穩定社區的生活秩序,豐富社區的余暇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以防止人際關系的淡漠化,這是我國目前最佳的社會體育組織形式。整體上說,高校體育其實是社區體育中的一部分。
高校體育和社區體育都屬于社會體育范疇。高校體育,擁有豐富的體育項目、一流的運動技術、完善的儀器設備和先進的科研成果,具備全面、系統、科學地為社區體育服務的能力,是社區體育中的一部分,學生在校期間通過運動技能技巧的學習,初步掌握基本的身體鍛煉方法,了解終身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為今后走出校園能更好地發展群眾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高校體育在指導健身鍛煉的技術、方法方面具有服務社區體育的優勢。其次,加強社區體育的發展,有利于樹立教育社會一體化的觀念,有利于形成學校、家庭、社區共同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新格局。
(一)學校體育師資力量雄厚,但參與社區體育工作少
學校內體育教師及離退休的體育教師參與社區體育活動的比率很低,在職體育教師在課余時間里參與社會體育指導工作的比率極低,其參與積極性低于離退休人員。
(二)學校體育資源豐富,有效利用率低
大多數學校采取封閉管理。為了便于學校管理,體育場地通常6點以后就關門,無形中造成了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的浪費,不能與社區形成優質體育資源互利共享的相應。
(三)社區體育發展水平的不均衡性
受制于我國現有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的不同,體育發展呈現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社區體育設施、場地不均衡;二是社區體育活動經費不均衡;三是社區體育指導員和管理組織不均衡。
(一)抓好全民健身的宣傳工作
在大學體育與社區體育結合過程中,要特別抓好宣傳工作。一方面要注意大學體育政策的對外宣傳。另一方面要注意體育文化知識的宣傳,以打造有影響的大型比賽,還可在每學期舉辦一個“體育文化宣傳周”。同時,大學畢竟不同于社會,社區人員的大量進入對大學紀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要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所有進校人員的宣傳管理,預防負面影響的產生,保證大學體育與社區體育結合后形成互動式良性發展
(二)高校體育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當今社會,一個國家的發展也需要對外開放,一個團體的發展需要對外開放,高校體育要樹立社會大體育的意識,不但要搞好校內的體育工作,還應為社區體育出謀獻策積極參與,為全體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盡一份力。
高校體育的發展同樣需要主動走出去,大膽請進來的策略,高校應對社區居民中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群提供不影響教學條件下的寬松政策,鼓勵社區居民進校體育鍛煉,對進行體育場館鍛煉者進行合理的收費,通過多種途徑促使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結合,在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中促使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
(三)搭建社區體育與高校體育合作發展的組織管理機構
以社區居委會、社區內的學校體育負責人和居民代表三方構成社區體育委員會。在組織機構的管理人員上,除少數必要的專職人員外,多數可由業余或兼職人員擔任。在經費來源上,除少量的政府投入外,多數應由活動創收等市場渠道及企業的贊助來解決,組織機構的活動地點選擇為社區內較有影響力的體育場館,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進行會議交流,對開放中的有關事宜進行決策和管理,從而加強了社區體育活動的組織性,使其向經常化、規范化方面發展,從無序、松散向有序、有計劃的趨勢發展。
(四)政府及相關部門參與宏觀調控
要使高校與社區體育充分地合作互動發展,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必須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對體育資源進行宏觀調控,合理地配置體育資金,使體育資源得到科學合理的使用,逐漸形成一個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1]李秀霞.論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融合[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7(02).
[2]王程.和諧視野下我國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融合與發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
G64
A
1005-5312(2014)02-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