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寧
摘 要: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有很多,某些影響因素可以通過人為的調(diào)節(jié),以改善植物生長環(huán)境,其中氣候與土壤條件對植物的生長十分重要。文章主要通過分析這兩個條件的變化,研究其對植物的影響程度,進而改善植物生長條件,以達到增產(chǎn)增收的目的。
關(guān)鍵詞:氣侯;光合作用;土壤條件;生長;影響
植物的生長與很多條件有關(guān),很多專家通過試驗,人為地改變一些生長條件,使該條件適于植物生長,植物能夠充分生長,進而提高植物產(chǎn)量。其中氣候與土壤條件的影響對植物健康生長非常重要,文章主要分析它們的變化與植物生長的關(guān)系。
1 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關(guān)鍵性條件,主要包括溫度、濕度、光照度這三方面的內(nèi)容。
1.1 溫度
植物的生長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騰作用的影響,而這三種作用都受溫度的影響,故溫度的影響直接影響著植物的健康生長,這種溫度不僅包括氣溫、水溫,還包括土壤溫度。溫度的變化,即影響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響著植物的新陳代謝過程,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植物新陳代謝的酶活性,從而降低新陳代謝過程,只有適宜的溫度才能使新陳代謝達到最佳狀態(tài),即最快,以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長。
據(jù)研究,植物各部位的溫度是不同的,即樹根、樹冠、樹葉的溫度都有差異。而樹根溫度直接影響著對植物的生長,根溫控制的高或低,對植物葉片的水分會有影響,從而間接影響植物生長。根溫的變化也會通過影響氣孔阻力、葉綠素含量及酶活性等給植物光合作用造成一定程度影響,使得植物的生長受到影響。還有一個因素也說明根溫可能影響植物的生長,就是根溫所產(chǎn)生的產(chǎn)物能夠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1.2 濕度
除了溫度,空氣濕度也是影響植物生長的氣候條件之一。當溫度適宜時,再調(diào)節(jié)空氣濕度使適中,植物會更加快速而健康的生長。當空氣濕度過大或過小時,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長。濕度大時要想辦法降低濕度,如溫室中空氣濕度大,可利用通風換氣扇將外界干燥空氣進行置換,空氣濕度小時,會造成干旱,不利于植物生長,最終造成減產(chǎn)。此時,要認真分析濕度過低原因,比如:溫室密閉性不好,光照過強等,再根據(jù)實際原因?qū)嵤┱姆桨浮?/p>
1.3 光照度
植物生長需要一定的能量,這些能量來自于太陽光照,陽光的強度以及陽光照射作物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另外,光的一些自身特性也會對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影響(例如光的波長等)。一般情況下,光照強度要是增加,那么光合作用的強度通常也會隨之增加,但這是有上限的,也就是說光合作用達到上限值時,即使光照強度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也不會再隨之增加了。作物在光合作用時,葉綠體中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的光波。所以,要想控制植物生長的過程,就要在光的波長上下工夫。通常,光合作用時間的長短與光照時間的變化是一樣的,光照時間越長,作物生長的越好。種植過程中,輪換著種植,有效利用光能,就能夠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時間的有效利用面積。
2 土壤條件
2.1 土壤酸堿度
土壤的酸堿度也影響植物的生長,不是所有的作物都要求土壤有同樣的酸堿度。有些作物適合酸性土壤,有些作物適合堿性土壤,但是絕大多數(shù)作物都適合在中性土壤中生長。因此,在研究植物生長條件時,對土壤酸堿性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對礦物質(zhì)的吸收過程,直接受土壤酸堿性的影響。對于堿性土壤環(huán)境,作物會選擇吸收陽離子,同時抑制陰離子的吸收;在酸性土壤中的作物,正好相反,作物會篩選著吸收適合自身的陰離子,同時抑制陽離子的吸收。例:在堿性土壤中撒入含有更多陽離子的肥料,即能加快陽離子的吸收,又能改變土壤酸堿性;在酸性土壤不能施含有更多陽離子的肥料,即不吸收,也不適合作物的生長,不能有效的節(jié)約成本。
植物在元素的吸收上是受土壤酸堿性制約的。例如,PH 為6-8是鈣、鎂離子的最佳吸收土壤酸堿性條件,因為在酸性土壤中鈣、鎂離子容易流失,在強堿性土壤中鈣、鎂離子容易沉淀,這些都不適合植物的吸收;PH 值為6-8時,植物很容易吸收氮元素發(fā)生固氮現(xiàn)象用;PH 值為6.5-7.5時,植物特別容易吸收磷元素。
2.2 土壤的物理條件
土壤的物理條件指土壤的顆粒大小及土壤顆粒的排列方式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空氣、有機無機養(yǎng)分及植物根系的自由生長都受土壤物理條件的影響。如,土壤顆粒大且排列不規(guī)則時,就會阻礙植物生長所需水分與養(yǎng)分的吸收,植物根系的自由伸展也受到阻礙,為了抵抗外界土壤顆粒的擠壓,植物將消耗大量的能量,致使植物的生長受阻。當土壤通氣性不好時,不僅會影響植物生長新的根,使根的生理功能與土壤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而且會影響植物新陳代謝氣體與外界的交換,最終阻礙植物的健康生長。有研究表明,植物的根對土壤空氣的適應(yīng)度與土壤的松緊狀況有很大的關(guān)系。
2.3 土壤中化學元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植物生長過程吸收需要的有機無機粒子形態(tài)的化學元素,能夠促進植物的發(fā)育和生長,不同的化學元素對植物生長所起的作用不同。例如,鉀元素對生長點、芽及幼葉的生長有促進作用;鉀能促進酶的活化,從而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糖代謝、蛋白質(zhì)合成,增強植物抗旱、抗寒、抗鹽堿、抗病蟲害等能力,另外,鉀肥對于改善植物產(chǎn)品品質(zhì)也起一定的作用。鋅離子能夠通過調(diào)節(jié)植物內(nèi)部有機氮和無機氮的比例,改善植物的抗低溫、抗干旱能力。無機粒子形態(tài)的鐵元素被植物吸收后,能夠促進植物內(nèi)部活性酶、葉綠素及蛋白質(zhì)的合成,使植物新陳代謝加快,促進植物生長。
土壤機械強度、土壤通氣性、土壤溫度及土壤濕度等土壤的物理條件直接影響植物根系的生長。因此,在對土壤進行施肥時,必須充分考慮以上因素、加以控制,才能有效的提高植物的產(chǎn)量、促進植物生長。在眾多的調(diào)節(jié)和控制土壤物理因素的方法中,應(yīng)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或瀝青乳劑是一條穩(wěn)定且有效的措施,但想廣泛推廣尚有些困難??墒请S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開發(fā)出越來越多的高效能、低用量的新產(chǎn)品,人們也會越來越重視并應(yīng)用它們,或可能超過人們對化學肥料和農(nóng)藥的歡迎程度。
3 結(jié)束語
綜上,氣候與土壤條件的適宜,直接影響植物的健康生長,是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因素。熟悉并控制這兩種因素,即可以提高植物生長的質(zhì)量,又可以使植物增產(chǎn)增收。因此,研究氣候與土壤條件,對植物生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Russ ell F W.土壤條件與植物生長[M].譚世文,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2]馮玉龍,等.根系溫度對植物的影響[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1995,23(3):63-69.
[3]曹宗巽,吳相鈺.植物生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Tackett,J·L. and Pearson R·W."SSSAP",1964,28,741-743,196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