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歡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如今他們不僅僅只滿足于有住所可居,而是逐漸對建筑物的功能、建筑物給人的美感等方面更加關注了,這就必然引起了人們對建筑物設計的重視,尤其是建筑設計與空間組合之間的關系。目前,建筑業對現代建筑設計的要求是:建筑設計合理、空間組織合理、外觀造型美觀、居住條件舒適等等。針對以上具體要求,建筑設計人員應做到以下幾點,即對整個建筑設計進行構思、分析和規劃,對建筑中各建筑物的功能進行具體分析,對整個建筑場地了解熟知,對各建筑進行合理組織、有效搭配,對建筑與人、與環境進行精心設計。
關鍵詞:建筑設計;空間組合;原則;意義
1 引言
物質的豐富,極大地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條件,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發展成熟和建筑技術的不斷完善,更是為廣大人民提供了較好的居住條件。雖然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但是衣食住行仍舊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現在的人們對于居住條件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他們在選擇自己居住的環境時,不再是單純的考慮該地區的繁榮度、房價、交通情況,而是更加關注建筑物的設計和空間問題。
2 建筑設計與空間設計概述
2.1 建筑設計概述
在建筑中,建筑設計與空間大小互相影響,建筑功能在建筑設計中有著主導地位,這就導致建筑的功能與空間形成了一種對立統一的關系,并且二者都是推動建筑發展的主要動力。在建筑設計中,建筑功能占其主導地位,是因為它對建筑的空間發展起著推動作用。而空間大小,是建筑設計中的關鍵問題,是工作的核心。建筑設計者們通過長期研究實踐發現,具體的建筑設計可以通過圖紙、建筑模型或其他手段將其設計意圖表達出來,這能夠更形象的暴露錯誤,也能更容易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除此之外,建筑設計者們還可以通過提出多種方案進行比較,進而得出最佳方案的形式,采用方案比較的形式能夠使設計方案達到完善。
2.2 空間設計概述
空間設計是指在建筑房屋裝修完畢之后,對建筑室內進行合理組織、有效搭配,通過利用一些可變換、易挪動的裝飾物、家具等對室內進行陳設、裝飾。建筑空間設計的要求是在指定使用功能下創造出符合審美要求、滿足審美視覺的藝術創作,針對具體要求,相關人員在空間設計時應滿足建筑設計方案的獨特性、實用性的要求,應充分運用新科技和新理念,應與設計方積極配合,為工程技術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3 現代建筑空間組合的原則
由于現代建筑對空間功能的細化和最大化利用,促使人們對建筑空間的合理化評價。建筑內部空間組合是根據人們生活需要來設計的,但是它同時又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要設計出一系列舒適、親密、溫馨、美觀的住宅環境,就要做到以下幾項原則。
3.1 功能分區合理性原則
功能分區和理性原則要求我們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正確處理建筑內部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要求,為了保證室內的流線通暢、交通面積的綜合利用,我們要有預知意識和分析能力,做到正確處理各個功能之間的關系,滿足各功能分區的要求,使得建筑居住條件功能良好、居住舒適。
3.2 空間組合靈活性功能
空間組合靈活是建筑結構設計的合理形式。只有確保建筑物的靈活性,才能保證建筑物的正常、便捷使用。如果組合不靈活的話,整體容易遭到破壞。這種空間組合靈活性要求建筑工作人員根據不同住戶、不同時期的使用要求對整套建筑空間進行合理分隔和重組也可在設計建筑方案時,將某些功能分區合并或者連接,不劃分出明顯的界限,這樣能加強建筑空間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3.3 室內環境舒適性原則
為了確保住戶居住的舒適、方便、溫馨,我們就必須遵循這一舒適性原則。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根據該區域的氣候地理條件,選擇好的住宅朝向,這樣能夠享受更好的日照條件和通風環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室內空氣對流通風,獲得更好的空氣質量和衛生條件。如果不采用這一原則,對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這些主要空間隨意設計,那么將極大地影響舒適度,將會給整套建筑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3.4 整體設計經濟性原則
在建筑設計與空間組合中,經濟性以各種形式存在,也常常會出現一些結構組合不合理以致大大降低建筑整體性的情況。因此,在建筑設計與空間組合的過程中遵守整體設計經濟性原則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要對建筑面積進行合理分配、要分清不同功能空間的不同要求;要在滿足通風采光的前提條件下、保證窗戶的氣密性和隔熱性的要求下,盡可能的節約能源,整體設計經濟性原則要體現在設計概念中的戰略戰術中,也要將這些符合該原則的戰略戰術付諸實踐。
3.5 以人為本原則
建筑設計以及建筑施工源于人類更要忠于人類,最終目的也是為人類服務,所以建筑成果只有讓人類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才能實現它的最終價值,這就要求在對建筑結構進行設計時,堅持以人文本的概念,滿足人類對居住的基本需求,秉著人性化的思想,提出以人為本的住宅設計和宜居環境設計。
3.6 綠色環保原則
由于全球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所以綠色環保思想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必不可少,并且成為現代建筑設計中最受關注的原則。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使得現如今城市人口數量急劇上升,這就使得人們對城市住宅的需求不斷增加,所以導致建筑面積不斷擴大,綠化面積不斷縮小,生態壞境遭受嚴重破壞,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存。
4 建筑設計中空間組合
4.1 根據空間的形狀和比例
按照建筑空間的形狀和比例,對建筑進行設計來增加建筑的空間。不同的空間形狀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官感受,因此,在選擇空間形狀時,要綜合使用功能、精神感受等方面的因素來考慮,使其既滿足住戶對建筑舒適實用的要求,又能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并且可以根據建筑空間的具體情況和形狀比例對其進行合理設計。
4.2 根據空間的尺度
建筑設計中空間組合按照空間的尺度來進行是指對所采用的空間大小進行測量。最高高度要以人為標準,過高會給人一種距離感,過低又會讓人感覺不舒適,相對高度也要結合空間面積分配比例。所以,要在建筑設計時對其進行度量,這樣才能給人一種空曠、舒適的感覺。
4.3 根據建筑造型和空間的關系
建筑的外部造型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該建筑的內部空間,同樣,有什么樣的空間,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外部造型。空間形式和空間組合都是屬于內部空間的表現形式,這就要求空間組合要滿足建筑的使用功能性。建筑內部空間合理組合是為了服務于人們、方便于人們,在有限的居住面積中合理的組織搭配,有利于為人們的生活創造出一種和諧、雅致、溫馨的氛圍,促進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5 結束語
居住是人類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迅猛發展的住宅建設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許多的活力,居民的生活質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檔次和質量,而是開始對居住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建筑工作者們也隨之關注的是,如何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合理組織各種空間,讓整個設計看起來是最合理的、最美觀的。當然,就我國目前的建筑設計與空間組合而言,還是存在著缺陷的,這就需要國家科教興國,大力發展教育,培養技術型人才,不斷探究學習這方面的人才,才能使建筑也更趨完善。
參考文獻
[1]何成全,劉紅衛.淺談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空間組合[J].新疆職業技術教育,2011.
[2]包志平,曾毅.關于現代住宅建筑空間組合設計的探討[J].今日科苑,2010.
[3]陳俊峰.住宅套型空間組合設計探討[J].住宅科技,2012.
[4]鮑為然,韓斌.住宅的空間組合設計[J].四川建材,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