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隨著中國銀行業的對外開放,合規風險逐漸成為我國銀行業除信用、市場、操作風險之外面臨的重要風險。農發行作為政策性銀行,成立時間較短,管理機制和理念不夠先進,業務范圍多為弱質產業,面臨的風險更為巨大。與銀行同業相比,農發行對合規、操作以及聲譽等風險的重視程度不夠,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不足,導致部分分支機構相繼發生了一些違規操作和違規經營的問題及案件,根源在于合規風險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因此,加強合規風險管理已是農發行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一、銀行業合規風險產生的成因
銀行的合規風險是指銀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監管規定、自律性組織制定的有關準則,以及適用于銀行自身業務活動的行為準則,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或聲譽損失的風險。合規風險與我們熟知的銀行三大風險有所不同,合規風險是銀行做了不該做的事,即違法、違規、違德等而招致的風險或損失,銀行自身行為的主導性比較明顯,而三大風險主要是基于客戶信用、市場變化、員工操作等內外部環境而形成的風險或損失,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偶然性、客觀性比較高。但合規風險與信用、市場、操作風險之間又有著緊密聯系,其聯系之處在于:合規風險是三大風險特別是操作風險存在和表現的重要誘因,而三大風險的存在使得合規風險更趨復雜多變,且它們的結果基本一致,都會給銀行帶來經濟或名譽的損失。
二、農發行合規風險管理現狀
(一)合規風險管理意識普遍比較淡薄。一是重業務拓展,輕合規管理。各級機構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務和經營目標,注重市場營銷和拓展,忽視業務的合規性管理,有些營業機構甚至不惜冒著違規操作的風險以實現短期業績,加大了銀行合規經營風險。二是重事后管理,輕事前防范。各級機構往往偏重于對己發生或己存在的風險采取事后的管理處罰措施,試圖以嚴厲的處罰遏制風險的出現,而對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卻關注較少。三是重基層操作人員管理,輕高層管理人員約束。我國銀行業在合規風險管理上存在著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誤理念,即重視對基層操作人員的管理,忽視對高層管理人員的約束,似乎只有基層操作人員才有引發合規風險的可能。事實上,由于高層管理人員掌握著人、財、物等權力,由其而引發的合規風險,其危害性要遠大于基層操作人員。
(二)合規風險管理框架仍存在一定缺陷。從目前情況看,農發行在合規風險管理框架上仍存在一定缺陷:一是完善、垂直的合規風險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形成。農發行沒有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面和全方位的合規風險管理架構。二是合規風險管理職責分散。目前農發行合規性管理分別由風險、財會、信貸、客戶等不同的業務部門進行自律監管,這種自立門戶、各自為政的合規管理模式,使得合規風險管理不能有效地獨立于經營職能,同時由于缺乏專門的管理部門進行統一組織協調,使得合規風險管理有的部門重疊,形成重復管理;有的職責不清,出現管理真空。
(三)合規風險管理法規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目前,農發行的合規風險管理還不能完全適應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不能適應銀行審慎經營和銀行業監管的需要。銀行內部缺乏一個統一完整、全面科學的合規風險管理法規制度及操作規則,不少制度規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現象,缺乏可操作性。同時合規風險管理的激勵約束機制比較欠缺,褒獎力度較小,懲罰措施較輕。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損失或案件,對違規人員往往只采取教育和限期整改等措施,很少進行嚴厲處分,對于造成損失或釀成案件的人員,也是處罰了事,沒有舉一反三,從源頭進行預防。
三、加強農發行合規管理的建議
(一)倡導主動合規,培植人人有責的合規文化。一是樹立合規人人有責的觀念。合規應從高管做起,通過不斷完善治理強化合規風險管理,高管的言行應與農發行的宗旨和價值觀念相一致,并通過自身的身體力行,帶動員工恪守職業道德規范,有效履行自身合規職責。二是倡導主動合規的合規文化。倡導主動發現和暴露合規風險隱患或問題,并相應地在業務政策、行為手冊和操作程序上進行適當的改進。農發行的績效考核應充分體現倡導合規風險管理的關系,建立合規問責機制,提高員工的合規意識,形成良好的合規文化。三是強調有效互動的合規文化。通過合規與監管當局的有效互動,解決過去銀行與監管者博弈、規避監管規定的問題,逐步促使農發行把外部的壓力轉換成自身合規經營的要求,主動爭取有利于農發行未來發展和業務創新的外部政策。
(二)以人為本,創建科學的合規風險管理機制。首先,建立合規部門或專職合規崗位,界定其功能和職責,獨立于農發行的經營活動。合規部門有權獨立調查農發行內部可能違反合規政策的事件,對于調查所發現的任何異常情況或違規行為,可隨時向上一級合規部門和所屬機構管理層報告。其次,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切實有效地落實問責制,確保獎懲分明、違規必究。農發行不僅要獎勵良好的合規做法,還要懲罰違規行為,將資源應用于好的控制系統、優質的客戶服務和盡職員工激勵上。糾正“重經營業績、輕內控管理”的績效考核理念,確立內部控制優于業務發展的理念,平衡業務拓展與風險管理的關系。再次,要通過一定方式對所有員工進行合規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各項主要規章制度和其所在部門的全部規章制度,達到對工作中規定了如指掌。
(三)梳理風險,提出控制風險的有效措施。一是清理現行規章制度。各級管理層負責對各自修訂的制度進行全面清理,對每項制度、每條規定逐一進行清理,對不適應當前業務發展和監管要求的制度,該廢止的廢止、該修改的修改,對沒有制度監督的業務及時進行補充完善。二是梳理業務流程風險點。梳理各項業務流程,排查各項業務操作環節,對可能會導致發生操作風險的業務流程、環節,或存在的風險點一一記錄在案,組織一線業務人員進行討論,以業務環節和操作流程風險為主題進行討論,收集和掌握一線業務人員對各業務環節操作風險了解的程度,管理層能更清晰地知道各業務流程所存在的風險點,并能促使員工熟悉相關業務操作流程,同時知道相關業務操作環節存在的風險,使其在業務操作過程中及時加以防范。三是制定完善適應當前業務的規章制度。根據清理結果和梳理、排查情況,結合內外部審計發現的合規風險隱患和監管部門的合規風險提示等,制定完善適應當前業務發展和監管要求的制度,完善相應的合規操作程序,建立有效防范和控制風險的合規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