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童,向進見,李宓,程本靜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北 荊州434000)
劉建平,黃強,宋芳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北 荊州434000)
急性闌尾炎術后切口感染是闌尾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增加患者痛苦,延長住院時間[1],增加住院費用。為了減少化膿壞疽穿孔闌尾切口感染率。我院自2010年9月以來,采用腹膜外翻聯合腱膜外放置自制引流管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腹膜外翻聯合腱膜外放置引流管手術組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齡14~90歲,平均年齡48歲,平均起病時間2.3d。化膿性闌尾炎35例,壞疽或穿孔性闌尾炎45例。常規手術組90例。兩組病例的年齡 ,性別 ,起病時間,病理診斷均有可比性。
1.2.1 腹膜外翻聯合腱膜外放置引流管手術 腹膜外翻法同參考文獻 [2]:硬膜外麻醉,平臥位 ,常規消毒鋪巾,取右下腹橫切口或麥氏斜切口。切開腹膜前用紗布常規保護切口 ,先用2把止血鉗提起腹膜并切開 ,用指板拉鉤對稱提起并剪開腹膜 ,如發現腹腔內有膿性分泌物或滲出液 ,立即吸引干凈。腹膜切口約為皮膚切口的3/4,使腹膜完全外翻到切口皮膚表面 ,使膿性分泌物或滲出液不能污染切口 ,用闌尾鉗提起闌尾 ,其周圍用濕潤紗布保護 ,然后常規切除闌尾 ,連續縫合法關閉腹膜后用稀釋的活力碘沖洗切口,再分別8字形縫合肌膜,間斷縫合腹外斜肌腱膜,取用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塑料管一段,用剪刀沿管周剪多個小孔。在切口旁切開1~2mm小切口,經該切口將自制管置于腹外斜肌腱膜外用以引流,皮膚與皮下組織一層間斷縫合。引流管在皮膚外留長度約1cm并用絲線固定,管口上方覆蓋紗布3到4層。術后2d傷口換藥拔出腱膜外引流管。
1.2.2 常規手術 方法大致同參考文獻 [2-3]:硬膜外麻醉,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取右下腹橫切口或麥氏斜切口。切開腹膜前用紗布常規保護切口 ,先用2把止血鉗提起腹膜并切開 ,用指板拉鉤對稱提起并剪開腹膜 ,如發現腹腔內有膿性分泌物或滲出液 ,立即吸引干凈。另用4把直鉗鉗夾兩側腹膜邊緣并與切口周圍紗布固定在一起以保護切口,用闌尾鉗提起闌尾 ,其周圍用濕潤紗布保護 ,然后常規切除闌尾 ,連續縫合法關閉腹膜后稀釋的活力碘沖洗切口,再分別8字形縫合肌膜,間斷縫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膚皮下組織。術后與腱膜外放置自制引流管手術組相同的抗生素聯合抗炎和傷口換藥。
腹膜外翻聯合腱膜外放置引流管手術組80例,切口紅腫滲液1例,感染率為1.25%。術后7~9d拆線Ⅰ期愈合。常規手術組90例術后共有10例切口紅腫滲液或流膿等不同程度感染,經擴大傷口、換藥或Ⅱ期縫合均治愈出院,感染率為11.1%。兩組切口感染率有統計學差異(P<0.05)。
在臨床上,急性闌尾炎切除術后常可見切口感染,對于化膿壞疽穿孔闌尾行手術切除,切口感染率可大于10%。許多因素可引起切口感染:闌尾本身的病變,如化膿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較單純性闌尾炎切口感染發生率高。此外切口選擇、切口保護、闌尾周圍的保護、闌尾顯露的方式、術中遵守無菌原則、減少損傷、止血徹底、切口沖洗、腹壁切口關閉技術等均與切口感染相關[4]。我們選擇化膿性、壞疽或穿孔性闌尾炎病例,觀察腹膜外翻聯合腱膜外放置自制引流管預防闌尾切除術后感染的效果,結果表明腹膜外翻聯合腱膜外放置引流管可降低切口感染率(P<0.05)。腹膜外翻法可減少或避免切口污染的機會,從而起到切口保護的作用。術后切口內的少量積液或積血機體可以自行吸收,但積液積血較多或合并有細菌的污染時,可導致切口的感染,故對于化膿性、壞疽穿孔性闌尾炎切口內于腱膜外置引流管可減少切口的感染。本組資料中我們選用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塑料管,材料易得且費用低廉,同時塑料管軟硬適合、管徑較細,能達到引流的目的且組織創傷小。我們將引流管在皮膚外僅留1cm,外面覆蓋3~4層紗布,是為了充分發揮紗布的虹吸作用,能將切口內液體盡可能吸干。同時對于化膿性、壞疽或穿孔性闌尾炎病例,腹腔內會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滲液,我們認為對此類病例腹膜最好連續縫合關閉,這樣減少腹腔內的滲液進入切口內,盡管有相關文獻認為不關閉腹膜有利于腹膜對切口深部的滲液的吸收[5]。
[1] 王再山 .102例化膿性闌尾炎手術切口感染預防分析 [J].中外醫療,2009,28(6):26.
[2] 楊運添,王全勝 .腹膜外翻預防闌尾切除術后切口感染的療效觀察 [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8,28(1):99.
[3] 尹國章 .腹膜保護法預防闌尾切除術后切口感染療效觀察 [J].中國醫學創新,2012,9(4):127-128.
[4] 李占友 .闌尾切除術切口感染因素與預防措施 [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1):49-50.
[5] 宋衛東,張兵,張勇剛 .闌尾切口腹膜不縫合法145例體會 [J].職業與健康,2008,24(23):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