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蔚 (荊州市中醫醫院,湖北 荊州434000)
黃江榮 (長江大學醫學院,湖北 荊州434023)
黃祥武 (荊州市中醫醫院,湖北 荊州434000)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hyperthyroidism,簡稱甲亢)是指甲狀腺功能增高、甲狀腺激素(TH)分泌過多或因甲狀腺激素在血循環中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組內分泌疾?。?]。甲亢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有研究表明,甲亢的發生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相關,導致血中甲狀腺激素過多,作用于全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機體的神經、循環、消化等各系統興奮增高和代謝亢進。隨著中醫藥治療甲亢的進展,表明中醫藥辯證治療甲亢在調整免疫力、改善癥狀、減少毒副反應、降低復發率和縮短療程等方面有著優于單純用西藥治療的優勢。2010年以來,我們辨證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86例,獲得滿意療效?,F報道如下。
86例均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9例,女77例;年齡18~62歲,平均35.4歲;病程4個月~2.5年,平均0.7年。除35例曾經用口服甲基硫氧嘧啶等藥物治療外,其余51例均為初診患者。19例患者有輕、中度心功能不全,15例有輕微的腹脹、大便溏瀉,7例有輕度的便結,68例患者表現不同程度的突眼癥,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手抖動,畏熱汗多,食多消瘦,經醫技檢查:T3、T4、FT3、FT4、rT3、rT4、及甲狀腺血流明顯高于正常,TSH低于正常。
復診患者停用其他治療方法1周以上后及初診患者均進行中醫辯證施治。
1.2.1 辨證論治
1)痰火挾瘀型。證見:怕熱,心慌,胸悶,汗多,消瘦,頸粗,眼球突出,手抖,舌質暗紅,苔白,中間黃脈滑數。治則:化痰瀉火,行氣活血。方劑:當歸六黃湯合血府逐瘀湯化裁。藥物:當歸15g,生地30g,熟地15g,黃芩15g,黃連12g,黃柏12g,黃芪24g,木香9g,枳實9g,柴胡9g,川牛膝9g,桃仁12g,紅花12g,川芎9g,赤芍9g,甘草6g,法夏9g,桔梗9g,三棱12g,莪術12g,煅龍牡各15g。
2)熱擾心神型。證見:怕熱,汗多,消瘦,胸悶,氣短,心悸,失眠夢多,頸粗,眼球突出,手抖,舌質淡紅偏暗,苔淡黃,脈沉細數。治則:清熱瀉火,養心安神。方劑:當歸六黃湯合天王補心湯化裁。藥物:當歸12g,生地15g,熟地15g,黃連12g,黃柏15g,黃芩12g,黃芪45g,木香12g,柏子仁15g,炒棗仁15g,天冬15g,麥冬15g,丹參15g,黨參12g,玄參15g,桔梗9g,遠志9g,珍珠母30g,三棱9g,莪術9g,厚樸12g。
3)痰熱氣虛型。證見:怕熱,煩躁,心慌胸悶,汗多惡風,頸粗,手抖或眼球突出,舌質暗紅,苔白,中間淡黃,脈數或浮數。治則:養陰清熱,益氣化瘀。方劑:知柏地黃湯、玉屏風散、六君子湯合血府逐瘀湯化裁。藥物:知母9g,黃柏15g,生地15g,熟地15g,山藥15g,丹皮9g,茯苓9g,棗皮9g,澤瀉9g,防風9g,白術15g,黃芪24g,木香9g,枳實9g,川牛膝9g,紅花12g,桃仁12g,川芎9g,赤芍9g,甘草6g,三棱12g,莪術12g,土鱉12g,路路通12g,黨參15g,陳皮9g,法半夏9g。
1.2.2 服藥方法 1劑/d,4次/d,飯后溫服,每次服藥200ml左右。3個月為1個療程。
1.2.3 觀察指標與療效標準 觀察指標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擬定。①臨床癥狀與體征;②醫技檢查指標:T3、T4、FT3、FT4、rT3、rT4、TSH與甲狀腺彩超檢查;肝、腎功能、心電圖、血、尿常規。各項檢查,治療前檢查1次,每1個療程結束后復查1次。
療效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擬定。①臨床治愈:癥狀、體征逐漸消失,甲狀腺彩超檢查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并隨訪1年,均未復發;生化檢查:T3、T4、FT3、FT4、rT3、rT4、TSH逐漸恢復正常。②臨床有效:癥狀、體征消失或明顯減輕,T3、T4、FT3、FT4、rT3、rT4、TSH與甲狀腺彩超檢測指標大部分恢復正常,少部分指標接近正常;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改善,但生化、彩超檢查結果改善不明顯。
有關資料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辨證治療86例,臨床治愈69例(80.2%),有效15例(17.44%),無效2例(2.32%),總有效率為97.68%。
辨證治療前后 T3分別為(3.55±1.51)、(2.33±0.55(mmol/L,T4分別為(167.1±29.8)、(113.1±15.7)mmol/L,FT3分別為(27.65±7.35)、(9.57±3.68)pmol/L,FT4分別為(39.79±7.88)、(18.57±7.43)pmol/L,rT3、rT4、TSH在療程結束后,其中69例檢查指標恢復正常 ,生化檢查治療前后比較,指標有顯著性差異(P<0.01)。彩超檢測:治療前為(25.6±0.16)mm,治療后為(17.4±0.11)mm(P<0.05)。對84例臨床治愈和有效者追蹤觀察1年,其中,臨床治愈69例中,醫技檢查結果均也恢復正常。有效15例中2例醫技指標在正常范圍,但稍覺畏熱心慌,繼續觀察3月,畏熱心慌消失。2例無效患者繼續服用辨證治療的中藥3療程,癥狀、體征消失,醫技檢查指標正常。
甲亢發病多與自身免疫功能有密切關系,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強體質,調整內分泌機能,能有效治療本病。按中醫理論分析,甲亢為虛、火、痰、瘀使然。治當化瘀瀉火,行氣活血,養陰清熱,潤燥瀉火,養心安神,益氣健脾,化痰逐瘀。按照這個治療原則,辯證施治,寒溫并用,攻補兼施,隨證加減治療,可獲良效。
臨床觀察到治療效果和用藥時間呈正相關性,這可能是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人體免疫功能和體質慢慢增強,進而調整了甲狀腺素的合成與釋放,使腫大的甲狀腺慢慢縮小到正常,繼而體內的高甲狀腺素水平隨之恢復到正常范圍,由此慢慢消除了高甲狀腺素引起的各項癥狀,使代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甲狀腺素的合成與釋放達到了正常水平。
通過臨床觀察和醫技檢查尚未發現辨證治療時所用中藥對患者的心、肝、腎、腦有毒副作用,表明辯證施治所用中藥是安全有效治療甲亢的藥物。但具體的藥理作用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
[1] 許芝銀 .甲狀腺疾病中醫治療 [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25-128.
[2] 鄭筱萸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