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年
剖宮產后子宮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是產婦在剖宮產術后出現的一種并發癥。這種并發癥在過去較為罕見,但是,近年來隨著產婦選擇剖宮產的增加,CSP也出現上升趨勢[1]。這種疾病早期診斷比較困難,臨床上沒有固定的癥狀,若處理不當則會引起患者子宮大出血及破裂[2]。為了探討經腹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及治療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中的價值。對在山東黃金礦業(玲瓏)有限公司職工醫院自2009年12月~2012年1月接受診斷的60例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現在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對在本院自2009年12月~2012年1月接受診斷的80例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患者資料進行分析,醫護人員根據患者治療時間(單日、雙日)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有40例患者,產婦的年齡在19~3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4±1.5)歲,兩組產婦之間年齡、家庭情況、產婦妊娠期等臨床指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方法進行診斷檢查,實驗組患者采用經腹部結合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和輔助治療,實驗組患者檢查方法具體如下:患者使用美國飛利浦公司生產的HD11XE及HD7 XE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腹部探頭頻率為2~5 MHz,陰道探頭頻率為3~9MHz[3]。檢查時先進行腹部超聲,觀察患者子宮的大小、形態,妊娠囊或包塊的位置,然后再行膀胱截石位經陰道超聲檢查,仔細觀察妊娠囊或包塊與子宮及子宮頸的關系,觀察血液供應情況,并在治療過程中監測聲像圖及血流變化,追蹤臨床及病理結果。
1.3統計學方法 實驗中,醫護人員對患者檢查過程中搜集和記錄的數據利用SPSS 13.0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然后醫護人員再對這些數據采用t方法進行檢驗,實驗結果采用χ2表示。
對在本院接受診斷的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方法進行診斷檢查,實驗組患者采用經腹部結合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和輔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等指標。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對比
實驗中,兩組患者均治療35 d,實驗組患者確診率94%,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70%);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中,實驗組患者有38例患者確診,確診率達到9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確診人數26例,確診率65%)。
剖宮產后子宮瘢痕妊娠(CSP)是臨床上產婦剖宮產后出現概率比較低的疾病,這種疾病發病機制十分復雜,誘因也較多,屬于嚴重的異位妊娠。臨床上,對于這種并發癥常常會被誤診為宮內妊娠、難免流產等疾病,若處理不當,將可能引起患者大出血,嚴重患者將會危及患者生命。
目前,經腹經陰道超聲檢查是診斷這種并發癥的首選方法,利用超聲技術醫護人員能夠及時、準確的診斷出患者子宮切口愈合情況。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經陰道超聲探頭和患者子宮附件等盆腔結構十分相似,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患者腸氣、肥胖等因素的影響。經腹超聲除了能夠了解患者子宮的大小、形態以及包塊的位置,而且還能夠更細致的觀察到患者妊娠囊(或包塊)與子宮體及子宮頸的關系和二者的血供情況。本次實驗中,兩組患者均治療35 d,實驗組患者確診率94%,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70%);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中,實驗組患者有38例患者確診,確診率達到9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確診人數26例,確診率65%)。
但是,剖宮產術后瘢痕妊娠是剖宮產術的一種遠期并發癥,目前,治療上尚未形成統一的方案。瘢痕妊娠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殺死胚胎,清除妊娠產物,減少出血,保留其生育能力。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各種治療方法的選擇主要依賴于患者的病史、體征、血β-HCG 的水平、超聲檢查、個人的經濟水平及意愿等而采取個體化治療措施。任彤等認為如果孕囊侵入較深或幾乎穿透瘢痕全層,并且明顯凸向漿膜下,或者包塊較大,且周圍血供豐富,無論是全身或局部甲氨喋呤治療效果均較差,最終仍需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經腹結合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清晰的顯示剖宮產后子宮瘢痕妊娠的位置、內部回聲及血供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1] 韓運生,莫清清.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不良超聲學檢查結果分析.安徽醫藥,2007,11(2):160-161.
[2] 劉翠玲,王煥俠.經腹及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子宮剖宮產術后切口瘢痕妊娠的診斷價值.中國現代醫生,2011,49(13):70-72.
[3] 焦光瓊,凌梅立.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剖宮產子宮疤痕妊娠中的價值.上海醫學影像雜志,2009,13(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