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小時候常聽我爸說一句話,“行百里者半九十”。學習總有瓶頸,會倦怠,那時誘惑遠沒今天多,但我們對著復習資料也會覺得精力沒法集中。我家姐弟六個,他這句話對這個說了又對那個說,我們都聽膩了。
想起我女兒高考那年,新年第一天,她起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覺得美院離我越來越遠了。”她是學美術的。
她是行到九十里處了。今天的你也一樣。
應該說,到了倒計時100天時,像你這樣的感覺,幾乎每個學生,尖子生和普通生,都有,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高原現象”。
什么是“高原現象”?在剛開始復習時,你會感到突飛猛進成效顯著,那時你尚在山腳,一步步地往上攀登,沿途風景攝入相框,攝入腦海,收獲巨大,你信心滿滿;可當你付出很多努力,上了高原之后,四下一瞧,遠遠近近,山巒疊嶂,云霧繚繞,此前所接納的內容退到遠處,渾然交織在一起,原來記住的定義、公式、概念、定理,一下子模糊起來,你的腳步停滯下來,再也沒法取得進展。
可考試的日子不會停住,它一步步地向你走近,于是你混亂了,面對“高原現象”,你產生了“高原反應”,成績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也許成績并不能準確反映你的水平你的現狀,但你是如此在意它,依賴它,那些測試分數,直接影響了你的情緒和選擇,你一會兒想要沖刺,作最后一搏,一會兒又想激流勇退,干脆復讀。這種猶豫我以為都只是一時的念頭,太累了,太煩了,想躲進這個念頭里歇歇腳,不知道我的猜測對不對?
你說自己“對著手機屏幕的時間越來越長,做作業的時間少得幾近沒有。”熱衷于同學聊天。
我要告訴你,這沒錯,既然犯迷糊、學習效率不高,再硬著頭皮奮進,硬著脖子喝水,是會崩潰的,手機上看看新聞和笑料,和聊得來的同學聊聊天,一點也沒錯,放松一下,對身心有好處。我建議你,不用假裝用功,不必有犯罪感,聽聽音樂,看看球賽,校園里走走,欣賞一下風景,都有助于克服“高原反應”,適應“高原現象”。等適應了,再來更上一層樓。
克服“高原反應”之后,余下的100多天,你可以試作如下調整。
一是看看學習方式是否可以改進。可以試著從側重記憶升級為側重理解,從側重應用升級為側重綜合,將已知的知識融會貫通,讓自己有新的收獲,產生新的興趣點,眼前會豁然開朗。
二是看淡分數和排名。復習迎考中,幾乎每天都在考試,分數的刺激往往使你情緒低落,喪失自信。試試看,不去管它分數高低,只關心扣了分的那些內容,那不正是自己的弱項嗎,明白了,完善了,不是很好嗎?
三是除了用手機上網、聊閑天來放松,不如到操場上去跑跑步,做做操,一個體魄強健的年輕人,才有充沛的精力,才有愉悅的心情,才有一個“日新月異”的自己,克服“高原反應”也就不在話下了。
當然針對自身情況,復讀也是一種選擇,所謂退一步進三步,但切不可上癮,更不可依賴,要知道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沒法“復讀”的,過去了,就是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