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尾氣污染革命性解決方案-讓PM2.5直降30%
5月25日,由國家發改委指導、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支持成立的綠色低碳能源規劃研究院在釣魚臺國賓館八方苑四季廳召開“2014首都大氣污染治理問題研討會暨汽車減排解決方案發布會”,這場由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交通部等部委作為指導單位;由中科院、環科院、天津濱海高新區政府、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國際節能環保聯合會作為支持機構;由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嘉實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匯添富基金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
研討會上,國內能源、環境和汽車領域專家云集。出席會議的有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趙家榮、發改委體改司司長張麗娜、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局局長景曉波,國家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主任鮑曉峰、中國汽車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孟良等。
2013年全年,北京天氣質量達標天數不到一半,平均PM2.5濃度比國標超標1.5倍。而在城市PM2.5構成中,來自汽車尾氣排放占比31.5%。
數據揭示了一個嚴峻的現實:作為全球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中國汽車節能減排目標任重而道遠。特別是去年以來,持續大范圍的灰霾天氣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
新世紀以來,中國制定了多項汽車環保政策,并在綠色交通理念宣傳上不遺余力,但與國內汽車產銷兩旺的現狀相比,汽車對城市環境的影響仍在加大。
“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2200萬輛,汽車保有量達到了1.37億,所以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汽車大國。”工信部節能司司長楊鐵生表示,當前形勢下,在保持新能源汽車研發熱情的同時,也應重視傳統汽車的技術升級。
汽車節能減排的關鍵在動力系統。雖然以北京(2013年3月)和上海(2014年4月)為首的城市開始率先實施國Ⅴ標準,但現階段保有量巨大的國Ⅲ及以下標準的汽車還得需要5到10年才可能逐步更新換代、淘汰完成。
中國汽車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比發達國家高20%以上,其中轎車油耗比日本高20%~25%,比歐洲高10%~15%,比美國高5%~20%。
多年來,產業界在發動機升級上不斷推陳出新,但在對現有國Ⅲ及以下標準的中低檔車的能效改造上,卻乏有重大技術突破—而這恰恰是決勝“霧霾之戰”的關鍵。
“目前,保有量還占89.9%,達9743.18萬輛的國Ⅲ及以下標準汽車的尾氣排放總量,占汽車尾氣排放總量的95%以上。”綠色低碳能源規劃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近日,央視曝光某國內汽車品牌將只符合國Ⅲ排放標準的汽車造假成國Ⅳ標準對外銷售,一度引發輿論嘩然。在目前國情下,要強制全部汽車都達到國Ⅳ標準以上,或者讓國Ⅲ以下車型迅速退出市場仍不太現實。更具尷尬的是中國目前的油品標準,“國Ⅳ油”還遠沒有國Ⅳ車普及,很多國Ⅳ車其實燒的是“國Ⅲ”的油。
如何治理國Ⅲ及以下標準汽車的尾氣排放問題,就成為當下城市治理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問題。“解決PM2.5的問題,需要提高相關標準,也需要很多的技術。”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趙家榮表示。
在這次大會上,綠色低碳能源規劃研究院將整合了全球最新技術的“碳研汽車減排節能解決方案”的三大核心系統帶到了現場,引起了與會嘉賓的熱烈討論。
碳研汽車減排節能突破性解決方案是由綠色低碳能源研究院在全球范圍內整合汽車尾氣治理的技術和產品。從眾多有效的技術和產品中最終研究出這套非常適合我們國家現階段治理汽車尾氣排放的解決方案。碳研院專家詳細介紹了三大系統組合的技術原理:
系統組合一:碳研增能渦輪器。由進氣渦輪和排氣渦輪組成的碳研動能渦輪器可以加大發動機進氣量和排氣量。進氣渦輪裝在發動機進氣管內部,使進入發動機的空氣增多,促使混合氣體在缸內的充分燃燒,減少缸內積炭的產生和有害氣體的排放,從而提高車輛動力性能、增強發動機功率、節省燃料、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排氣渦輪裝在發動機排氣管內部使排氣更徹底,進氣更充分,從而解決了因進氣不充分而導致的燃料燃燒不完全這一瓶頸問題,以達到降低發動機有害氣體排放并節省燃料的目 的。
系統組合二:碳研“零磨損”磁浮多性能潤滑油。碳研潤滑油是在高品質合成潤滑油的基礎上采用世界先進的發動機主動自修復技術生產的一種特殊功能性潤滑油。該產品是加入稀有金屬元素冶煉而成的特殊合金化合物,輔以抗氧化劑、防銹劑、清潔分散劑及高品質潤滑油組成。改變傳統的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減少摩擦系數30%,有效降低發動機磨損。在保證傳統潤滑油的潤滑,冷卻,密封,清潔,減少載荷沖擊的功能基礎上,保持良好氣缸壓力。
系統組合三:碳研金屬抗磨修護劑。該修護劑含有直徑為1至70納米的單分子微粒,以機油為載體,進入機件,金屬機件摩擦受熱后,納米微粒利用金屬的熱激活原理,與金屬分子結合,填補凹凸不平的機件表面,從而修復金屬磨損面。再保護納米微粒可形成網狀體牢牢附著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光滑的納米保護膜,3萬公里不會脫落。修護保護膜厚度僅是一張普通打印紙的1/10000,可提高發動機內壁光滑度和強度,近似于零摩擦,甚至比玻璃鏡面更光滑。
為了驗證產品的實際效果及可靠性,碳研院聯合國內諸多單位和科研機構進行大量的實際應用測試和試驗。
研討會上,國內最權威的汽車檢測機構中國汽車研究中心作了《汽車減排解決方案》的測試報告,結果顯示碳研汽車減排改造前PM值為0.498,改造后測試PM值為0.404,能減少汽車排放污染物60%以上,其中僅PM2.5一項就降低33.7%。
綠色低碳能源規劃研究院負責人進一步闡述了碳研汽車減排節能解決方案的九大優點:能減少廢氣排放50%以上;清潔積炭;節省燃油8%-23%;提升動力10%-20%;提升速度;延長機械壽命50%以上;降低噪音;降低摩擦系數;延長保養里程減少保養次數保養費用。
實際路測也驗證了實驗室數據。2014年4月22日,天津公交集團對一輛經過碳研減排改造的金龍客車進行了實際路測。結果顯示:在同等路況、操作、載重的情況下,該車的能源消耗減少了7.2%,排放總量降低了51.2%。






交通部部長綜合辦公室兼交通發展中心主任王先進表示,碳研汽車減排解決方案的誕生和推廣將大大提高汽車使用的經濟性,并在緩解大氣污染上產生深遠影響。“交通部政策將會重點支持先進、成熟、實用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走向市場,擴大應用”。
碳研院的專家算了一筆經濟賬:如果按北京公交集團2萬輛車,日行程300公里計算的話,改造后公交集團一年僅油費一項的成本就能節約2.424億元(扣除改造成本后)。此外,改造后每臺車每年可減少保養次數4次,節省總保養費約4000萬元。
這項開創性的汽車減排技術在目前霧霾焦灼的關鍵時期提供了突破方案,定將為北京藍天創造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如果北京公交集團的車輛全部進行碳研節能改造,就能為首都減少廢氣污染物排放約38萬噸,相當于少開了5000輛公交車。
綠色低碳能源研究院作為一家專業研究機構不斷整合國際低碳技術資源,不斷超越,讓人們放心的呼吸清新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