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駿,劉立凡
手術室是醫院的重要核心部門,是醫務人員進行外科治療及搶救的場所,由于急危重癥患者多,手術護理任務更顯繁重。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發展、治療觀念和學術思想的更新,新器械及設備不斷出現,心臟手術、關節置換、微創、顯微等新手術、高難度手術的開展,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理》的實施與《護士條例》出臺,對手術室護士提出更高的要求[1]。以傳統跟班方法培養新護士,已不能適應手術室護理隊伍建設的需要。為不斷提升手術室的護理質量,保障手術順利、安全、高效完成,幫助新護士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完成從實習護生到手術室護士的角色轉變,結合我院情況,我科從基礎抓起,對新護士的培訓進行了新的探討,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培訓對象 2012年1~10月新護士10名為對照組,男性2名,女性8名,年齡22~24歲,平均22.3歲,大專8名,本科2名,采用傳統跟班方法進行培訓;2013年1~10月新護士16名為觀察組,男性3名,女性13名,年齡21~24歲,平均21.9歲,大專14名,中專2名,采用填寫考核記錄單方法進行規范化培訓,兩組性別、年齡、學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培訓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跟班方法,參加醫院新進人員 1 w的崗前培訓(培訓內容:醫院文化、發展史、環境、服務理念、禮儀、規章制度,其中護理管理培訓為10學時)后,進入手術室跟班學習10個月,定期進行操作培訓和考核,護理部抽查考核情況。觀察組:除崗前培訓1 w外,采用填寫考核記錄單并按照記錄單的內容、步驟進行規范化培訓10個月,方法如下:
1.2.1考核記錄單的設計及主要內容 參考高玲等[2]報道中的《培訓記錄》、《考核記錄》、《工作質量標準》等內容,根據科室特點與要求,在本院護理部、大外科護士長、手術室護士長、多名主管護師組成的帶教小組總結的基礎上,咨詢上級專家后,我們設計出考核記錄單,通過預實驗檢測考核記錄單信度為0.88和效度為0.89。由護理部統一制定,記錄單包括兩項表格:(1)培訓記錄表:包括新護士基本信息、培訓目標、院培訓項目、護理部培訓項目、科室培訓項目、自我評價(從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專業手術配合、安全管理制度、不良事件的處理及上報、病情觀察、危重搶救配合、急救儀器使用7個方面5分制計分)、考核結論等;(2)考核記錄表:包括手術各專業輪轉的工作量、理論考核、操作考核、帶教老師評價(德能勤績考核),百分制計分。
1.2.2規范化培訓法 新護士參加醫院的崗前培訓后,由護理部集中進行1 w的護理培訓,內容為:(1)理論、禮儀培訓、《護士條例》、護理核心制度、溝通技巧、病歷書寫規范、護理不良事件等。(2)常用護理技術及急救技術操作培訓和考核,師資為具有管理和教學經驗的護士長或操作能手[3]。
1.2.2.1實施一對一帶教法 新護士入科后,護士長分別安排一對一的帶教老師。帶教負責人由具有本科學歷、豐富臨床經驗的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人員擔任,主要在學習、生活、臨床等方面對新護士進行指導;帶教老師由工作3年以上的大專護士及以上學歷、職稱的人員擔任,負責對新護士進行臨床指導,一對一帶教10個月。帶教老師定期將新護士學習情況與帶教負責人溝通。各專業帶教2個月,根據工作需要可調整。
1.2.2.2實行專科培訓 新護士入科實行“??婆嘤枴?,每月4次理論及操作。在臨床跟隨帶教老師學習之余,每周一18:30~19:30進行培訓,教學師資由麻醉科主任、大外科護士長、手術室護士長、高年資主管護師、??谱o士組成,根據培訓計劃,組織麻醉配合、手術室專業理論、儀器設備使用、消防、院感、常見手術配合及搶救技術等知識的授課及常用操作訓練。
1.2.2.3專業技能強化訓練并填寫考核記錄單 組織新護士進行專業技能強化訓練,每周1~2個操作項目訓練,并填寫考核記錄單,以便掌握各專業手術工作量、理論、操作培訓情況??疾旖涍^培訓后能否承擔各班次的職責,已取得護士執業證書的新護士按照護理部制定的“夜班護士工作質量標準”及科室“手術室值班護士崗位職責及要求”,實施夜班崗位考核。從急危重癥搶救配合能力、應急突發事件處理能力、患者安全管理能力、急救儀器和藥物應用能力等方面對新護士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值夜班。
1.3評價方法
1.3.1質量評價 兩組以相同內容及方式進行考核,包括操作、理論和德能勤績考評,由科室考評小組進行,護理部審核。操作考核在培訓3個月時進行,按照《臨床護理實踐指南》及??谱o士操作考核標準,抽考4項常用基礎操作和6項??谱o理操作,評價為百分制;理論考核在培訓10個月時進行,以《四川省手術室??谱o士培訓教材》、科室《手術室管理手冊》等教材為評價命題標準,評價為百分制;德能勤績考核在10個月時進行,包括職業道德、禮儀服務、崗位職責、勞動紀律、參加繼續教育學習、護理文件書寫等多個方面。
1.3.2新護士對培訓效果的自我評價 新護士自身從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專業手術配合、安全管理、不良事件的處理及上報、病情觀察、危重搶救配合、急救儀器使用7個方面進行自我評價,每個項目以1~5分計分,5分為熟練掌握,4分為基本掌握,3分為一般,2分為較差,1分為欠缺,統計各項得分和總分[4]。

2.1兩組培訓后考核成績比較 表1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理論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的操作、德能勤績則沒有顯著差異(P>0.05)。
2.2兩組對培訓效果的自我評價 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培訓后考核成績比較[n(%)]

表2 兩組對培訓效果的自我評價分
3.1考核記錄單在手術室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優越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培訓效果自我評價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以前新護士培訓多采用傳統跟班學習法,為經驗式,帶教的隨意性很大,帶教水平和方法對新護士有很大的影響,培訓效果難保證。實踐證明,新護士通過有針對性的規范化培訓,才能迅速合格地勝任手術室護理崗位。在新護士入科前,采用帶教負責人及臨床老師一對一帶教相結合,可使新護士得到多位帶教老師的幫助,對培養其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根據專科護士規范化培訓課程,使新護士在上崗前3個月能將精力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晚上到科室培訓時遇有實際的問題時,可得到老師的理論指導,提高手術護理能力。后續的規范化訓練,目的是通過查找前期的不足及差距,手術配合技能可以進一步得到強化,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5]。進行規范化培訓后,能很快適應角色,更為自信,能自覺履行工作職責、規范及制度,安全意識增強。因此,考核記錄單在手術室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有利于新護士迅速實現從護生到手術室護士的角色轉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2考核記錄單尚需進一步完善 為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考核記錄單尚需在培訓內容、問題、需求、反饋方面進一步完善,要經常與新護士就臨床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問題、培訓需求進行充分的溝通,及時了解新護士對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調整培訓內容及計劃,以便進一步完善。應定期由護士長、帶教負責人、帶教老師召集座談,進行反饋。培訓納入對新護士的績效考核,通過責任導向、行為導向、職業發展的導向作用,促進培訓目標的實現:明確崗位職責,提高集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了解和實現醫院期望行為,改善工作表現;確定培訓需要,提高新護士滿意度和成就感,促進職業發展[6]。
手術室工作專業性強,術式變化快,器械更新快,對新護士的規范化培訓效果與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息息相關。通過培訓,幫助新護士盡快轉換角色,熟悉手術室工作性質、制度、職責,提高綜合素質。同時激發科室其他護士的學習及工作熱情,營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圍,豐富了理論知識,更好地指導臨床。開展填寫考核記錄單的規范化培訓,使我們更明確了培訓工作需要不斷更新護理觀念,深化培訓內容,提高醫療服務質量[7]。
綜上所述,對新護士應早期給予有針對性、有計劃的指導,有利于其迅速適應環境和專業成長,從而建設優秀護理團隊。管理者應不斷豐富培訓內涵,創新模式,加強管理,培養新護士處理問題和評判性思維的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優化[3],從而為手術患者提供高質量、安全的服務。考核記錄單是根據我院的情況和特點,針對新護士容易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而設計的,在使用中進行動態調整,力求提高此表的實用性和可行性,更符合手術室管理工作需求。新護士通過使用該表,能針對性地自我檢查,培養規范操作的意識,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和護理缺陷的發生率,提升護理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8]。
【參考文獻】
[1] 吳菊芬,華皎,謝曉穎,等.多元化培訓路徑在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28-29.
[2] 高玲,鄧靜,李艷,等.PDCA循環用于低年資護士管理提高手術室工作質量[J].護理學報,2011,18(10A):35-37.
[3] 高學農.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多元化策略探討[J].護理學雜志,2010,8(25):8-10.
[4] 張銀鳳,劉云娥,王淑梅.新聘護士帶教流程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2,26(2):572-574.
[5] 徐翠榮.臨床基本能力評價表在新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47):343-344.
[6] 王曙紅.新護士規范化培訓體系的建立及其實施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11(26):60-61.
[7] 張洪君.本、??谱o士規范化培訓的組織實施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06,6(2):19-20.
[8] 白曉霞,包安竹.應用工作自查表改進手術室低年資護士工作質量的效果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3,1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