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 渝,沈 余,呂琴麗,張文容,張惠林
執業護士定期考核是為加強執業護士管理,提高護士基本素質,保證護理質量與醫療安全。根據《四川省執業護士考核管理暫行辦法》[1]及五通橋區衛生局《2013年五通橋區執業護士定期考核實施方案》[2],批準我院成為全區護士定期考核主管單位,利用此契機,全面開展對區醫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執業護士進行“三基”水平培訓,收到較好效果,現將主要做法和體會介紹如下。
1.1培訓考核對象 共組織兩年一次的定期考核兩期,培訓考核對象為:2009~2010年和2011~2012年度內已注冊并正在執業的全區的區醫院、鎮鄉衛生院、村衛生室27家醫療機構共計430名護士。其中男性13人,女性417人,年齡22~63歲,平均36.62歲。
1.2方法
1.2.1建立組織管理架構 區衛生局成立了以衛生局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的定期考核領導小組,對定期考核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和安排;我院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護理部主任為副組長,各科護士長為成員的考核委員會,對執業護士的考核具體組織和實施。
1.2.2確定考核內容 臨床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理論以《基礎護理學》第5版為藍本;基本知識主要源于《護士條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管理》及《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基本技能考核項目源于對來我院參加護理操作培訓的個人發放自制的《基層醫院護理技能現狀及需求調查表》,確定為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必考)、密閉式靜脈輸液法(抽考)、肌肉注射法(抽考)、輸氧法(抽考),以上操作均含六步洗手法。
1.2.3組織實施 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考試:考核委員會根據上述考核內容擬定理論復習題,要求各醫療機構認真組織復習,時間為1個月。然后在不影響區醫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正常工作,考慮村衛生室人員的基礎水平和45歲以上的大齡執業護士的情況下,分3批次3套題進行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筆試。
基本技能考核:按照考核委員會要求,由區醫院操作考核組規范操作步驟及考核標準,制定考核表。考核組示教人員先對各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總護士長、骨干護士進行示教,并全面指導人人過關,直到合格為止,學員回院后再以點帶面,全覆蓋培訓。考核委員會根椐我區地域分東、南、西、北4個片區,組織4個考核組進行巡考,到各醫療機構后對護理人員進行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考核,再按30%比例進行其他項目的隨機抽考。對在考核中不合格者進行現場指導,直至考核合格為止。
2.1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 從表1可見,護士定期考核成績較好,操作考核成績合格率達到100%,理論成績合格率也基本達到或接近100%。顯示考核前的培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2參考護士的反饋 從參考護士中隨機選擇50名發放《基層醫院護理技能培訓效果反饋調查表》,現場填寫后收回。表2統計匯總顯示,有90%的人員了解到了最新的操作規程,100%的人員學到了正規的操作技能、86%的人員表示提高了專業知識。

表2 基層醫院護理技能培訓效果反饋調查表匯總[n(%)]

表1 2011~2012年護士定期考核匯總結果
3.1領導重視是關鍵 由區衛生局牽頭,在全區大力宣傳護士定期考核工作,各級醫療機構派專人到區醫院進行操作培訓,回院后全面鋪開培訓工作。提高各級醫療機構領導的認識,深刻理解執業護士定期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嚴格規范各種技能操作,重視“三基”訓練,對不斷提高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確保醫療安全,促進醫院的業務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
3.2建章立制是保障 根據五通橋區衛生局的部署和要求,我院制定了《執業護士定期考核工作制度》及《執業護士定期考核實施方案》,并建立了考核委員會,全區各級醫療機構嚴格按制度要求執行,由考核委員會根據實施方案確定考試內容、考核流程、考核項目,嚴格按照計劃執行,確保了考核工作順利完成。
3.3流程細化是基礎 成立考核委員會,制定《執業護士定期考核實施方案》及全區執業護士定期考核活動日程表,嚴格按照日程表實施。從每個步驟、每個環節做起,在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及上報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探求最便捷、最實用的程序,確保短時間內高質量、高成效地完成考核工作[4]。
通過組織實施兩個周期的考試、考核,基本建立起一套全面、系統、常態化的考核體系,但還需要不斷探索與改進[5]。為了在今后的定期考核中做得更好,對前面兩個周期組織的定期考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總結,發現還存在以下問題需要努力去整改:(1)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因為其受外出培訓、學習、繼續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在定期考核中致個人理論操作水平有較明顯差距;(2)參差不齊的學歷使得最后各醫療機構的考核水平不同;(3)高職稱護士在經驗上也占一定優勢。因此,在理論考試中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的方法不夠完善。雖然在出題上已考慮分批分卷,但從實際情況看,并未針對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不同職稱、不同學歷等分別出題,對最后考核結果的評判較為籠統。(4)在組織操作培訓過程中,因為受時間、地域及考慮各醫療機構保證工作的正常運行等因素影響,我們只是召集了各醫療機構的護士總長、帶教老師到我院進行現場培訓、指導,再由其回院后進行全院輔導培訓。但他們各自回院后帶教培訓水平及標準的把握上不統一,使最后的考核結果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差距。因此,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進行認真梳理,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在擬定理論復習題范圍及制定考題上,充分考慮不同級別醫療機構、不同學歷、職稱、年齡等因素,分別擬定復習范圍及制定不同的考題;(2)在操作培訓上,由我院制作完整規范的操作視頻發至各級醫療機構,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到各級醫療機構進行現場培訓、指導。
通過全方位執業護士的學習、培訓、示教、考試、考核,區域內護理人員“三基”水平均得到明顯提高,理論考試合格率為99.5%,操作考核合格率為100%。定期考核以患者為中心,是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有效方法。實行定期考核不僅為加強醫療安全提供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強調了動態管理,改變了以往只要通過執業資格考試便可終身執業的問題,突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強化了繼續醫學教育[4]。
【參考文獻】
[1] 四川省衛生廳.四川省執業護士考核管理暫行辦法[S].2011.
[2] 五通橋區衛生局.2013年五通橋區執業護士定期考核實施方案[S].五衛醫,[2013]9號.
[3] 董彩云.臨床醫師“三基”技能考核標準研究[J].中國水電醫學,2008,1:53-54.
[4] 王珩,都鵬飛,余永強,等.臨床醫師定期考核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9,10(9):26-28.
[5] 王辰,鄭宇同.醫師定期考核方案探討[J].中國病案,2012,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