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釤,林碧英,高山,許端祥
(福建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350111)
福州地區冬菠菜品種比較試驗
陳中釤,林碧英,高山,許端祥
(福建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350111)
冬季對7個菠菜品種進行植物學性狀、產量、冬性以及抗病性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表明,BC2、越超2個品種具備長勢強、葉色綠、抗病、冬性強、產量高等特點,可作為福州地區冬季主栽品種。
菠菜;品種;冬性;比較試驗
用作冬季生產的菠菜,宜選擇冬性強、不易抽薹、耐寒性強、豐產的品種[1]。近年來,關于福州地區的菠菜品種比較試驗有諸多報道,郭麗清[2]對10個菠菜品種進行比較試驗,得出金富和超越可作為福州市冬、春菠菜主栽品種;林峰[3]指出超越和黃菠可作為福州市秋、冬菠菜的主栽品種;花秀鳳[4]的研究表明內菠適合福州地區早秋栽培。以上試驗均在晚秋或者早春進行,而目前針對福州地區冬季栽培的菠菜品種研究鮮有報道,本試驗通過對7個菠菜品種進行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合福州地區冬季生產的優質高產菠菜品種。
1.1 試驗材料
供試菠菜共7個品種,其中4個為引進品種,分別為超越(丹麥DK-VKS公司生產)、火箭(香港引進)、虎耳(福建省種子公司生產)、全能(益農香港蔡興利菜種行有限公司生產),其余3個為本所配制的雜交種,分別為BC1、BC2、BC3,試驗以本地主栽品種虎耳作對照。
1.2 試驗方法
試驗在福州市閩侯縣南通鎮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試驗地進行,試驗地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前茬種植白菜。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每小區畦寬1 m,長10 m,小區面積10 m2,于2013年11月22日播種,常規管理。播種后第45 d每小區隨機抽取10株調查植物學性狀,其中,葉面積采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測量[5];測量每小區產量;統計各品種1 m2內抽薹植株數,計算植株抽薹率;調查植株葉片發病情況,計算病情指數。
分級標準:0級為無病斑;1級為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1/4以下;2級為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1/4~1/3;3級為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1/3~1/2;4級為病斑面積占總葉面積的1/2以上。
發病率(%)=(病株數/總株數)×100%;病情指數=[Σ(各級病葉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最高發病級數)]×100。
1.3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9.0分析。
2.1 植物學性狀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超越、火箭的株高、開展度均高于其他品種,植株表現更高大,最小的是虎耳(表1);從有效葉數來看,超越、火箭、BC2均為10片,全能、BC3有效葉數為9片,虎耳、BC1有效葉數僅有8片;虎耳、BC3的葉色淡綠,其余品種均為綠色;火箭的株型開展,超越、全能的株型為半直立,其余品種均為直立型;火箭的葉面積最大,達到96.4 cm2,是葉面積最小的虎耳的近1.5倍,超越、全能、BC2均在80 cm2左右。綜合比較各項植物學性狀,火箭、超越、全能、BC2均表現出植株高大、有效葉數多、葉色綠、葉面積大等特點。
2.2 產量分析
通過對不同菠菜品種產量進行統計比較得出(表2),7個供試品種中產量最高的是超越,每1 m2產量4.55 kg,折合667 m2產量達到3 033.4 kg,比對照虎耳667 m2增產359 kg,增幅為13.42%,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其次分別是BC2、全能、火箭,折合667 m2產量分別為3 021.6,3 016.6,2 993.4 kg,均比CK增產10%以上,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BC1相比CK僅增產5.92%,但差異仍達到顯著水平;BC3折合667 m2產量為2 715.2 kg,與CK相比增幅最小,差異不顯著。
2.3 各菠菜品種生長勢及冬性表現
從表2可以看出,超越、火箭、BC2、全能均表現出強或者較強的生長勢,植株生長迅速,BC1、BC3表現中等,對照虎耳長勢較弱;通過統計各小區播后45 d的抽薹情況得出,7個供試品種中,全能和BC3出現不同程度抽薹,抽薹率分別為8.6%、10.1%,表明這兩個品種冬性較弱,不耐抽薹,其他品種沒有出現抽薹現象,均表現出較強的冬性。
2.4 各品種抗病性比較
當地菠菜主要病害為霜霉病,本試驗在調查時間段內未施用任何農藥,由表2可知,7個供試品種中火箭、超越、BC1、BC2、BC3具有較強的抗霜霉病能力,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均為0,而全能、虎耳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霜霉病病害,其中全能發病率跟病情指數最高,分別為24.7%和31.3,抗霜霉病能力最差,其次是虎耳,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分別為12.5%和23.3。
2.5 各品種其他生理性狀比較
經后期觀察,火箭在長到第12~14片新葉時,部分植株嫩葉葉緣會出現黃褐色干枯并向內卷曲,新葉生長受阻,經分析初步診斷為由于缺鈣引起的干燒心,對植株后期生長的影響較大,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應適當追施鈣肥。
冬季栽培菠菜,容易受到冬季和早春低溫影響,植株易經過春化階段可抽薹,從而降低商品品質和產量。本試驗對7個菠菜品種進行植物學性狀、產量、冬性、抗病性等性狀的比較,結果表明,BC2、超越兩個品種具備長勢快、葉色綠、抗病性強、耐抽薹、產量高等特點,可作為福州地區冬季栽培品種,其中超越的表現與郭麗清[2]、林峰[3]所得出超越適合福州地區冬春及秋冬栽培的試驗結果相一致。
全能生長勢較強,產量較高,但冬性差、易抽薹且抗霜霉病能力最弱,不宜作冬季栽培;火箭雖然前期長勢、產量、抗病性各方面均表現較好,但生長后期易出現干燒心現象,在生產中需注意追施鈣肥;虎耳葉面積最小、生長勢較弱、產量低,易感霜霉病,BC1有效葉少、產量較低,整體表現一般,BC3產量低、抽薹率高達10.1%,均不適宜我市冬季栽培。
[1]朱常寶.裸地越冬菠菜高產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12(5):5.
[2]郭麗清.春菠菜品種比較試驗[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4):14-15.
[3]林峰.菠菜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09(10):39-41.
[4]花秀鳳.菠菜品種比較試驗[J].上海農業科技,2002(5):68.
[5]楊勁峰,陳清,韓曉日,等.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在蔬菜葉面積測量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學報,2002,18(4):155-158.
Comparison of Winter Spinach Cultivars in Fuzhou Area
We carried out the comparative test of seven spinach cultivars in order to study their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yield,bolting resistance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win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two cultivar Chaoyue and BC2 grew vigorously,with green leaves,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and bolting resistance,and higher yield,so they could be used as main spinach cultivars for Fuzhou city in winter.
Spinach;Cultivar;Bolting resistance;Comparative test
S636.1
A
1001-3547(2014)10-0016-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4.10.005
福州市科技項目“菠菜低富集硝酸鹽含量的新品種選育(2010-N-62)”
陳中釤(1988-),男,本科,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為作物遺傳育種,電話:15980294899,E-mail:517589304@qq.com
201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