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麗,吳仁鋒,楊德枝
(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430065)
9種殺菌劑對茄子褐紋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楊紹麗,吳仁鋒,楊德枝
(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430065)
采用生長速率法測定了9種殺菌劑對茄子褐紋病菌的抑菌作用。試驗結果表明,供試9種殺菌劑對該病菌均有抑制效果,25%咪鮮胺乳油的毒力最強值為0.025 2 mg/L;20%噻唑鋅懸浮劑的毒力最弱,值63.933 9 mg/L; 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0%苯甲·嘧菌酯懸浮劑、25%丙環唑乳油、70%丙森鋅·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40%苯醚甲環唑懸浮劑、80%福·福鋅可濕性粉劑的毒力依次減弱。
殺菌劑;茄子褐紋病菌;毒力測定
茄子褐紋病[1]是茄子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各茄子產區普遍發生,主要為害果實,也可為害莖、葉。各地常年因褐紋病減產10%~30%,重病區可減產50%以上,甚至顆粒無收。該病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土表病殘體上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越冬,成為來年的初侵染源。播種帶病種子,能引起幼苗直接發病,土壤帶菌能引起莖基部潰瘍。植株感病,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昆蟲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和重復侵染。
如何有效控制褐紋病的發生與為害已成為茄子種植及育種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而藥劑防治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為此,對9種殺菌劑進行室內毒力測定,以期為篩選防治茄子褐紋病效果顯著的新藥劑提供依據。
1.1 試驗材料
①供試菌種 茄子褐紋病菌菌株HZ-4,由武漢市農科院蔬菜研究所于2010年從武漢蔬菜所基地采集標樣,經分離培養獲得[2]。
②供試培養基 PDA培養基組成為馬鈴薯200 g、葡萄糖20 g、瓊脂20 g、純水l 000 mL[3]。
③供試藥劑 詳見表1。
1.2 試驗方法
①含藥平板制備 將各藥劑分別配制成所需有效濃度10倍。根據預備試驗結果,用移液器準確吸取1 mL藥液加入90 mm的培養皿中,同時加入9 mL預冷約50℃的PDA培養基,輕輕搖勻,制成含藥平板,各處理3次重復,以加等量無菌水的培養基平板為空白對照。
②測定方法及數據處理 采用抑制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4]。在超凈工作臺上,用打孔器在培養5 d的茄子褐紋病菌菌落邊緣打取直徑6 mm菌絲塊以保證生長的一致,分別放在不同藥劑培養基平板中央,菌絲面朝上,在25℃恒溫培養箱中倒置培養,3 d后用十字交叉法測量病菌菌落直徑。用DP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求出各藥劑對茄子褐紋病菌的毒力回歸方程、抑制中濃度及相關系數(R)。
相對抑制率(%)=[(對照組菌落平均直徑-處理組菌落平均直徑)/(對照組菌落平均直徑-菌餅直徑)]×100%。
2.1 供試殺菌劑對茄子褐紋病菌菌絲生長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清水對照相比,各藥劑處理均能在一定范圍內控制菌落生長,且隨著藥劑濃度升高,抑菌率升高。
2.2 供試殺菌劑對茄子褐紋病菌菌絲的室內毒力測定
對各試驗藥劑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獲得不同濃度藥劑處理對菌落生長抑制作用數據,用DPS統計軟件進行回歸統計分析,得出以各藥劑濃度對數值為X、抑菌率幾率值為Y的毒力回歸方程和由表3毒力回歸結果可知,供試9種殺菌劑對茄子褐紋病菌絲均有抑制作用,不同濃度的同一種殺菌劑不同濃度對菌絲抑制作用也不同。其中,25%咪鮮胺乳油對菌絲的抑制效果最好值為0.025 2 mg/L;20%噻唑鋅懸浮劑和80%福·福鋅可濕性粉劑對菌絲的抑制效果最差值分別為63.933 9,51.195 3 mg/L;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0%苯甲·嘧菌酯懸浮劑、25%丙環唑乳油、70%丙森鋅·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40%苯醚甲環唑懸浮劑的抑制效果依次遞減值分別為0.373 9,0.625 4,0.837 8,0.914 1, 1.435 3,1.488 0 mg/L。由表3可以看出,苯醚甲環唑和丙環唑單劑的防效要較2種藥劑的混劑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的防效低,說明混劑較有利于病害的防治。
殺菌劑是目前防治茄子褐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采用9種殺菌劑對茄子褐紋病菌進行室內毒力測定。測定結果表明,25%咪鮮胺乳油對病原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效果最好,值為0.025 2 mg/L,其他依次為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0%苯甲·嘧菌酯懸浮劑、25%丙環唑乳油、70%丙森鋅·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40%苯醚甲環唑懸浮劑、80%福·福鋅可濕性粉劑、20%噻唑鋅懸浮劑,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溫室盆栽和大田防治試驗。
殺菌劑應用于植物病害的大田防治應當以室內生物測定為基礎依據,本試驗僅對茄子褐紋病菌的菌絲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茄子褐紋病菌的分生孢子對病害的發生及流行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有必要開展對其萌發影響的試驗,同時進行殺菌劑對病原菌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
[1]呂佩珂,蘇慧蘭,高振江,等.中國現代蔬菜病蟲原色圖鑒[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8.
[2]吳仁鋒,楊紹麗,楊德枝.茄子褐紋病病原鑒定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J].中國蔬菜,2013(8):80-85.
[3]方中達.植病研究法.3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4]遲福梅,周宗山,吳玉星,等.5種殺菌劑對蘋果輪紋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J].中國果樹,2008(5):41-43.
We measured the toxicity of nine fungicides onby using the mycelium growth rat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nine fungicides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among them,25%prochloraz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EC)had the strongest fungistasis,with thevalue of 0.025 2 mg/L,while 20%thiazole zinc suspension concentrate (SC)had the weakest fungistasis,with thevalue of 63.933 9 mg/L.Among the rest seven fungicides,the inhibition effect decreased successively as follows:30%difenoconazole·propiconazol SC,70%thiophanatemethyl wettable powder(WP),30%difenoconazole·azoxystrobin SC,25%propiconazol EC,70%propineb·thiophanatemethyl WP,40%difenoconazole SC,80%thiram·ziram WP.
Fungicides;Toxicity measurement
S482.2;S641.1
A
1001-3547(2014)10-0058-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4.10.020
武漢市農科院科技創新項目[武農科政(2011)63號]
楊紹麗,女,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蔬菜病害診斷及防控,E-mail:yangshaoli0123@163.com
吳仁鋒,男,通信作者,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蔬菜病害診斷及綜合防控方面的研究,E-mail:wuhanwurenfeng@126.com
201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