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指平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眼科,湖北 荊州434020)
青光眼是一組以眼壓異常升高,視功能減退和眼組織的損害,引起視神經凹陷性萎縮、視野缺損為特征的眼病[1]。如不及時治療,視神經受到嚴重損害,視野可以全部喪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與遺傳有關。研究表明,青光眼的主要促發因素與患者心理情緒變化有密切關系。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青光眼是一種眼科心理疾病,因而患者心理的變化對于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2]。尤其青光眼年輕患者,這些患者本來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正肩負工作學習重任,肩挑家庭及社會的重擔,對未來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一旦被確診為青光眼后,性情變得急躁、易激動,心理上會承受巨大的壓力。本文旨在對我科2010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30例青光眼年輕患者的心理因素進行調查和分析,同時提出一些相關的心理護理對策和方法。現報道如下。
2010年11月至2014年3月,隨機抽取我科住院的青光眼年輕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19~40歲,平均年齡33±0.27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壓升高、視野缺損及視力下降,并伴不同程度眼痛、頭痛等癥狀,無其他慢性疾病及精神疾病。其中單眼發病18例,雙眼發病12例;閉角型青光眼24例,開角型青光眼5例,惡性青光眼1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8例,中學19例,小學3例。
青光眼是一類臨床癥狀較為嚴重的眼科疾病,患者除視力會出現明顯異常,還表現為劇烈頭痛、眼痛、眼脹、霧視等現象,還可伴有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易使患者產生恐慌。同時這種緊張恐慌情緒又會促使眼壓進一步升高,疼痛進一步加重,視力進一步下降。在疼痛不斷加重、視力不斷減退的情況下,患者恐懼病情的嚴重性及將來日常生活工作會受到巨大影響。加上陌生的住院環境、高昂的經濟費用、對手術的恐懼,同時擔心治療效果及給家庭帶來麻煩和負擔,都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極易使患者產生焦慮、悲傷心理。
由于患者年紀較輕,會利用電子、網絡及書籍等科技手段了解青光眼的相關知識,知曉由青光眼所引起的視力下降和視野缺損,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難以逆轉及恢復的,也使患者感到悲觀,患者會誤認為所有青光眼最終是無法治愈的。還有一些錯誤的網絡信息也會誤導患者對青光眼的認識,也會導致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不信任,不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導致延誤病情,甚至在住院期間病情加重。或者由于經過長時間的保守治療,眼壓并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圍,導致患者喪失信心、精神不振、自暴自棄、表情淡漠,表現出一種破罐子破摔的狀態,甚至拒絕治療。
年輕的青光眼患者在確診后很多會存在內疚心理,患者一經確診大多需要接受住院治療,必然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學習,影響對家庭責任的承擔力及經濟狀況等均是導致內疚的原因。另外,患者一方面擔心治療效果不理想,還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而拒絕治療;另一方面又對醫院治療抱有期望,希望盡快手術以降低眼壓,緩解眼痛、頭痛,挽救現有視力,盡早重新承擔家庭和社會的重責,從而產生矛盾、痛苦心理,整天憂心忡忡,晚間難以入睡,甚至夜不能寐[3]。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取得成效的關鍵。護士要主動耐心與患者溝通交流,充分理解病人的不良情緒變化,采用科學合理的溝通技巧,進行勸導。給病人一個安靜、舒適的病室環境。介紹治療比較成功的案例,并幫助患者結識其他積極樂觀的病友,使之相互交流感受,獲得戰勝疾病的信心,避免與其他充滿負面情緒的患者同住而相互影響。通過護理人員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教會患者控制情緒的方法,以穩定情緒,消除緊張、焦慮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態。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根據患者的學歷、年齡、性別、職業等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健康宣教[4],讓患者全面了解青光眼的疾病及治療相關知識,及當今眼科手術治療技術的科學先進性,糾正患者對青光眼的錯誤認識。同時重點向患者講解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誘發青光眼的重要誘因,解釋不良心理因素導致眼壓升高的原理,以及高眼壓對眼部重大損害作用。告訴患者要正視這一疾病,勿悲觀失望,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護理,避免一切青光眼誘因,就能較好的保持現有視力。
請患者家屬及朋友共同參與心理護理,積極開導患者,成為患者重要精神情感支柱。給患者營造溫馨、友愛的家庭氛圍,及時關注患者病情及心理變化,給予心理上的支持,減少患者過多顧慮及孤獨感。向患者家屬講解病情及預后,指導患者家屬盡量不要透露不良信息,并告知家屬要以積極樂觀的情緒去鼓勵患者,避免不良情緒帶給患者負面影響,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擺脫恐慌焦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0例青光眼年輕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在采取以上心理護理后,護患關系融洽,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增強,對青光眼疾病重建正確認識,在治療護理過程中能保持最佳心態積極配合,并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總而言之,恰當的心理護理對青光眼年輕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席淑新.青光眼病人的護理 [J].眼耳鼻咽喉口腔科護理學,2010,11(2):64.
[2]黎岳嬋,安碧,李穎宏.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護理 [J].臨床護理,2013(11):328.
[3]陳瓊瑤,范興云,周金梅,等.圍術期青光眼患者睡眠狀況調查 [J].護理學雜志,2011,26(6):33.
[4]鞏新紅,李濱.個性化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