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秀紅 (洪湖市人民醫院兒科,湖北 洪湖 433200)
齊桂 (長江大學醫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嬰幼兒[1],能通過空氣、唾液、不潔器具、污染的水源、糞便等多種途徑傳播,以夏秋季節多見[2]。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潰瘍等臨床表現,大部分患兒預后良好,少數患兒可并發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引起無菌性腦膜炎、神經性肺水腫、病毒性心肌炎等并發癥,病情進展迅速,可致患兒死亡。2013年5月至10月,我科共收治34例手足口病患兒,經合理治療及精心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就其護理總結報道如下。
34例手足口病患兒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6個月~7歲,其中發病年齡0~1歲5例,1~3歲20例,3~5歲7例,5歲以上2例。臨床診斷均符合小兒手足口病的標準。34例均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不同程度發熱,其中合并重癥肺炎患兒1例。所有患兒均住隔離病房,給與有效的抗病毒、對癥及營養支持治療和精心的護理。34例均臨床治愈出院,無死亡病例。
臨床一經確診,應及時將患兒隔離,安置在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的病房內,脫去患兒衣服裝入醫療垃圾袋送消毒后清洗。病房內每天定時開窗通風,用紫外線照射2h,或每天用空氣消毒劑消毒病室2次[3]。病房地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濕拖,并每天擦拭病房的床頭柜、床單位、門把手等設施。患兒用過的餐具、玩具或其他用品一般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不宜浸泡或煮沸的物品可用紫外線消毒或放于日光下暴曬。患兒的排泄物、嘔吐物均應排入專人專用便器,經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倒入衛生間,衛生間每天用含氯消毒液噴灑,患兒便器每天用含氯消毒液集中消毒一次。醫護人員在診療及護理前后要嚴格消毒雙手,防止交叉感染,在診療及護理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血壓計、聽診器等要擦拭消毒,體溫計浸泡消毒。患兒出院后嚴格進行終末消毒,病房內應先用紫外線照射消毒2h,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后方可收治新病人。
因該病少數病例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心肺衰竭等嚴重的并發癥,所以護理人員對患兒進行嚴密的病情觀察,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非常重要。在護理過程中應每2~4h監測患兒生命體征、意識狀態等變化。如患兒出現持續高熱、心率增快、呼吸急促、昏睡、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等表現,應警惕患兒并發腦膜炎、心肌炎,需及時報告醫生,作出相應處理。
每1~2h測量1次體溫,體溫<38.5℃的患兒鼓勵其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方法即可,無需特殊處理。體溫≥38.5℃的患兒要及時給與溫水擦浴、冰敷頭部及大血管處、貼降溫貼等物理降溫方法或口服退熱藥物降溫,防止出現高熱驚厥。
手足口病患兒以手、足等部位皮膚出現斑丘疹繼之皰疹樣損害為特征,皮疹雖一般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留疤,但平時要做好皮膚護理防止皮膚破損感染。提倡患兒每晚用溫水洗澡,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及其它刺激性護膚品。在護理過程中尤其是對患兒行物理降溫時動作要輕柔,防止擦破皮疹。患兒應勤洗手、勤剪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膚。應保持患兒床單平整、干燥,被褥清潔、柔軟,宜穿棉質、寬大、柔軟的衣服并經常更換,防止丘疹摩擦破潰。臀部有皮疹的患兒,應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尿床的患兒應及時更換濕床單,翻身時避免拖拉引起皮膚擦傷。皰疹未破時可涂擦爐甘石洗劑,已破裂者可擦抗生素軟膏,防止感染[4]。
手足口病患兒常因口腔皰疹糜爛或破潰而致疼痛,進而影響進食。因此,保持患兒口腔清潔,減輕疼痛,預防細菌繼發感染十分重要。囑患兒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患兒護理人員每天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清洗時迅速滾動棉簽,動作輕柔,切不可反復摩擦增加患兒痛苦。口腔破潰處可涂碘甘油或噴利巴韋林氣霧劑,口唇干燥者涂維生素滴劑,促進潰瘍面愈合。
患兒因發熱及口腔皰疹潰瘍疼痛食欲較差,應給與高蛋白、高營養、易消化的清淡、溫涼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牛奶、菜粥、蛋湯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由于皰疹疼痛刺激以及處于醫院被隔離的陌生環境,加之患兒年齡較小,常表現出煩躁和哭鬧不止。護理人員應關愛并鼓勵患兒,態度溫和,可通過講故事、做游戲、播放動畫片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減少其陌生、恐懼感,使患兒能配合治療及護理,爭取早日康復。患兒家長常因對疾病缺乏了解,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護理人員應及時做好家長的心理疏導,通過講解及發放宣傳冊讓他們了解患兒的情況及疾病的相關知識,以便得到家長的信任和配合。
教會家長皮膚、口腔及飲食護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做好出院指導,告知患兒家長平時注意小兒及自身的個人衛生,囑患兒飯前便后及外出后要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勤開窗通風及晾曬衣被;在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小兒到空氣不流通、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平時要加強鍛煉,保證均衡營養,提高小兒的免疫力。
經過及時合理的治療和細心的護理,本組34例手足口病患兒均康復出院。手足口病是一種小兒常見傳染病,病情一般呈自限性,少數可出現嚴重并發癥。做好消毒隔離,密切觀察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早治療并給予精心的護理是本病治愈的關鍵,同時做好健康宣教可有效防止本病的發展和流行。
[1]彭莉,陳淑珍,周蓓,等.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7):621-622.
[2]黃麗芳.36例小兒手足病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0,23(2):456-457.
[3]黃憶.手足口病的護理進展[J].全科護理,2011,9(12):3388-3389.
[4]王宏,蔚淑玉.68例手足口病的護理觀察與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