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莉,劉明莉 (荊州市中心血站,湖北 荊州 434000)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是小兒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其特點是自發性出血、血小板減少等。輸注新鮮血或血小板可作為嚴重出血時的緊急治療。一般來說,單采血小板要求ABO同型輸注。現報道兒童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例,因同型血小板供應不足而異型輸注。
患兒男,10歲。急性起病,無明顯誘因出現涮牙時牙齦出血3d后入院,出血量多,不易止住,并出現四肢皮膚及面部出血點淤斑,有黑便,無發熱、血尿、無骨關節疼痛、頭痛、視物模糊、胸悶、咳嗽、咳血等癥,入院后實驗室檢查,血型B型,血常規:Hb 124g/L、RBC 4.52×1012/L、WBC 6.62×109/L、Plt 8×109/L。初步診斷:急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ITP)。
患兒血小板減少原因待查中,入院25h左右突感前額疼痛,無惡心嘔吐,自訴有放射至肩頸部疼痛,疼痛劇烈,查Plt 3×109/L,生命體征尚穩定,考慮有顱內出血可能,需緊急輸注血小板,但當日無B型 (RH+)血小板,經家屬同意輸注O型 (RH+)血小板1個治療量,輸注后無不良反應,神志清楚,未訴頭痛及視物模糊,輸O型血小板12h后查Plt 5×109/L。無疼痛癥狀、牙齦不出血、無黑便。輸O型血小板24h后查Plt 4×109/L,預約同型輸注B型 (RH+)血小板1個治療量,同日先給予免疫球蛋白12.5g、給予特比澳1.5萬U升血小板治療,輸血小板后查Plt 40×109/L。
在未確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時,可疑顱內出血,需緊急輸注血小板,控制病情。當日無B型血小板預約制備的情況下,O型血小板可以少量 (不大于200ml)輸給了患兒。B血型的個體接受O血型的輸血時,會從輸入的血中得到凝集素B,它會使受血者的紅血球凝集,可能妨礙血液運行。可是這些凝集素B一來會被受血者的血液稀釋,二來凝集素B經代謝而在數日內被清除,故不會引發受血者的紅血球產生病理的凝集。輸入的O血型機采血小板含少量紅血球既無A及B抗原,所以也不會與受血者的凝集素A產生凝集反應。但它同樣潛伏著嚴重的危險性。可使紅細胞形成球形細胞,使紅細胞脆性增加,縮短紅細胞壽命,嚴重者可出現血紅蛋白尿。患兒骨穿確診ITP[1]后考慮到可能反復發作,預約同型B型機采血小板輸注。配合免疫球蛋白治療使病情很快好轉。異型血小板的應用在緊急搶救中使用[2],筆者認為,要遵守緩慢少量輸入原則,讓抗A抗B凝集素有被中和的時間,我們仍將堅持同型血相輸視為輸血領域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則。
[1]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72-176.
[2]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4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