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廣久 賈德芳 劉保龍
基于手機載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
秦廣久 賈德芳 劉保龍
3G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的普及,深深影響了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文章在分析手機載體特征的基礎上,闡述了手機載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便利和挑戰,并提出了搭建專業平臺、完善教育團隊和培養教育骨干等思政教育模式創新途徑。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手機載體 模式創新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手機價格下降,大學生群體手機擁有率接近100%,手機已成為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來,3G時代的到來和智能手機不斷創新,使人們隨時隨地連接互聯網成為可能,以手機為載體的手機報、微博、微信、視頻、音樂等手機文化對校園主流文化陣地產生了沖擊,手機文化成為校園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2013年12月4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同時獲得TD-LTE牌照,標志著4G技術開始應用。4G集3G與WLAN于一體,其傳輸更穩定,速度更高。大學生手機用戶可以更加方便的接收圖片、音頻、文字、視頻等信息,接受的外界信息更多、更繁雜。
手機載體強大的功能一方面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便利;另一方面因為信息“無屏障”等因素也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手機開展工作的方式、手段、效果都不理想,基于手機載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成為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課題。
智能手機給人們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都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區別于電腦,智能手機體積小,可隨時隨地連接網絡,接收互聯網信息。
(一)保密性、針對性強
由于網絡暢通,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社交、購物、瀏覽網頁等活動,且手機的體積小、便攜帶,他人很難了解用戶上網內容。智能手機擁有海量的應用軟件,手機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軟件,選擇自己喜歡的模塊,這樣手機用戶的信息需求就可以反饋到運營商,保證了用戶得到個性化的服務,節約了用戶的時間。
(二)可操作性強
手機媒體信息量很大,內容不可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一種綜合性平臺將信息篩選、編輯后再將信息發布。同時還可以通過QQ、手機博客等發布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信息,和同學們進行“零距離”互動交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學生瀏覽信息的內容。
(三)信息多樣化、接收被動性
3G時代網速大大提高,以前只能在電腦上使用的各種媒體形式如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等,現在都可以通過手機進行傳播。據調查,大學生通過手機瀏覽娛樂信息占37.1%,收看新聞占20.3%,短消息聊天占65.3%,電話對話占16.7%[1];令人擔心的是大學生通過手機網絡還可以連接到國外的一些低俗、反黨反政府的網站,國內外反華勢力也借手機媒體進行反華言論的宣傳。
大學生對信息的甄別能力還顯不足,在瀏覽網頁信息的時候會常常選擇一些非主流的信息,而一些不良運營商為了提高點擊率,就會增加一些八卦、娛樂、激進甚至一些準色情的信息,而那些對國家、社會有積極意義的言論就會被忽略。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收到過一些手機短信的廣告信息,有一些學生甚至收到過一些煽情淫穢、虛假詐騙的信息。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
3G時代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現多樣化,沖擊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加大了工作難度。
1.信息良莠不齊,帶來不良影響。
由于網絡的全球性,大學生很容易接觸到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的一些文化、思想。在文化方面,西方一些國家向中國大力推行其文化,企圖侵蝕國人思想。他們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對中國大學生進行教唆,企圖動搖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更有甚者,西方國家的一些激進的思想和無政府主義在中國大學生群體里流傳甚廣,無政府主義在西方雖然也會受到抵制,但是如果大學生長期地接觸這種思想的話,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勢必會改變。他們對社會、對國家的一些政策法規就會產生抵觸情緒,長久下去年輕的學生中很容易出現群體事件。
2.教育工作者不能與時俱進。
和大學生不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網絡的新事物、新思想缺乏敏感,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是停留在“單個對象談話”“懲罰典型”等老舊教育模式。他們不習慣新技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適應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很少了解現今大學生接觸到的信息種類,更談不上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由于相關部門相應政策不足,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愿意改變教育方式和思路,出現了與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脫節的狀況。
(二)手機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帶來的機遇
1.有助于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綜合性平臺。
智能手機便攜、應用軟件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各種應用軟件平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QQ、飛信、微博、微信等雖然功能單一,卻是不錯的教育平臺。這些平臺可以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個全新的工作方式,內容豐富、傳播速度快、受眾廣。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這些平臺組建一個綜合性平臺,或者組織人員開發一款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綜合性軟件,這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更加方便。
2.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質。
大學生接收的手機信息紛亂復雜,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網絡信息技術知識又相對缺乏,使教育部門意識到巨大的壓力,只有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全面系統的網絡知識、心理學、教育學等知識的培訓,同時加大硬件投入,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勝任3G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有助于增強大學生辨別是非能力。
大學是一個文化豐富的地方,阻止大學生接觸非主流思想幾乎是不可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工作是引導大學生遠離消極的思想,引導大學生逐漸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還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一)搭建專業平臺
現階段正在使用的基于3G網絡和PC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一般有微信、騰訊QQ、飛信Fetion、YY語音等即時通訊工具,微博、貼吧、BBS、校內網等交流平臺。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呈現多樣化。我們可以將這些工具分門別類,統一使用,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學校方面通過官網、郵件、官方微博將方針政策傳遞給學院,學院按照學校文件精神進行具體細致的教育工作。文件管理:一些通知、表格等需要下載的文件可以通過學校官網、郵件、QQ文件共享等方式下達給各個班級,方便同學們下載使用。新聞通知:學校、學院的一些活動動態、資訊等可以通過官網、郵件、微博、飛信、QQ群等方式傳遞給班級,以此引導學生的思想方向。圖文宣傳:大學生中一些出眾的人物,一些經典的活動可以做成圖文并茂的文件通過QQ、微博、貼吧、論壇等方式進行宣傳,樹立學生們的奮斗標桿。問卷調查:問卷調查是了解大學生思想動態、偏愛喜好的有力工具,我們可以通過專業的手機問卷調查軟件或者微博等方式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幫助教育工作者獲得第一手資料等原則。
(二)完善教育團隊
高校教育團隊建設一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如何建立一個系統全面、專業化的教育團隊在3G時代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團隊建設必須遵循結構全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性強、學術氛圍濃厚、容易獲得第一手資料。機有很大的抵制情緒。這只會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帶來很大的阻力,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難。所以,家長、高校輔導員一定要轉變對待手機的觀念,更好地利用手機、利用新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

其次,加強網絡素養。大學生接受新知識,新文化的能力很高;但是他們很容易被誘導、被利用。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受過專業訓練,并有一定的人生閱歷,對于信息的甄別能力高于大學生,但網絡技術、網絡文化、網絡意識和網絡溝通等能力有時會遜于大學生。提高網絡素養才能更好地引導大學生使用網絡,更好地利用手機對大學生進行先進思想宣傳、弘揚主流旋律。
再次,完善知識結構。手機網絡是一個復雜的平臺,各種信息魚龍混雜,輔導員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體系,才能在這個復雜的平臺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因此輔導員隊伍要加強教育學、管理學、法律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等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要加強對學生所學專業的了解,以便對學生的學習和就業進行引導。這樣才能建立起教育者對學生的信息優勢、知識優勢和經驗優勢,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威信力和領導力。
(三)培養骨干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而其中輔導員隊伍可以被稱為最重要的團隊。如何增強輔導員利用手機開展教育工作的能力,直接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首先,創新工作觀念。客觀事物迅速變化,人們的觀念也隨之變化,大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3G時代手機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現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還有很多地方不適應手機網絡時代。很多輔導員畏懼魚龍混雜的手機的信息,對手參考文獻:
[1]沈玉梅,黃偉.手機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2013,(6):207.
[2]龐煒.3G時代手機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影響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3]伍人樂,鄭磊.3G手機上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3,(6):151.
[4]曾靜.論手機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雙刃劍”效應[D].武漢工程大學,2013.
[5]何小明,劉可文.手機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2,(8):50.
秦廣久 山東建筑大學 講師 碩士
賈德芳 山東建筑大學 講師 碩士
劉保龍 山東建筑大學機電學院 碩士研究生
(責編 楊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