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同一
摘要:鋼琴課作為師范類院校音樂學習的專業(yè)技能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師范類院校對于鋼琴教育的內容以及教學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推進師范類院校鋼琴教學的多元化改革。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以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來構建師范類院校的鋼琴課堂教學,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元化 師范院校 鋼琴課堂
鋼琴課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是師范類院校音樂專業(yè)的必修課程。但長期以來,師范類院校的音樂專業(yè)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達不到師范院校的教學要求。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轉換,使得師范類院校的鋼琴教學出現了新的機遇:就是對傳統(tǒng)教學法的更新,更加強調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并提倡以多元化來構建師范院校高效的鋼琴課堂。
一、對師范院校鋼琴課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再思考
(一)師范院校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強調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性
師范院校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具有很強的底蘊性以及歷史性,建立在傳統(tǒng)物質生產方式基礎上的傳統(tǒng)鋼琴教學,在知識以及技能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可以說,師范院校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凝聚了當時鋼琴教學的精華,并竭力向教學的巔峰涌進。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夯實了師范專業(yè)學生的鋼琴知識基礎以及鋼琴技能。在當時看來較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而在現在卻顯露出了許多不足。由于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過于重視知識和技能,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很難體會到學習的壓力,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影響了教學效果。
(二)師范院校與音樂院校在鋼琴課程的教學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鋼琴課程對于師范院校的學生而言是基礎必修課,但對于音樂院校來說只是學生的專業(yè)課。由于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存在差異,就使得鋼琴課程在這兩類院校中產生了較大的差異。無論是在鋼琴課程的設備資源、教學氛圍、以及教學手段方面都呈現出了不同的形式,同時傳遞出的教學內涵也是存在差異的。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通過必修的形式幫助在校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鋼琴知識及技能;而音樂院校的鋼琴課程則強調專業(yè)性及實用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技能。
(三)師范院校傳統(tǒng)鋼琴教學過于強調教師的權威性,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無論是在教學體制上還是在教學理念上,都過于強調教師的權威性,十分重視對教學主性的發(fā)揮,使得學生在學習上過于依賴教師,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很難激發(fā)出來。學生在學習上非常被動,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師范院校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中教師過多的承擔了本應由學生承擔的義務以及責任,學生的思維被嚴重限制,學習潛力也被埋沒,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以多元化構建師范院校鋼琴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
為了順應教育改革的趨勢,師范院校的教學需要與社會時間緊密結合,將傳統(tǒng)的封閉式的鋼琴教學轉變成為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的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以多元化的理念來構建新型的鋼琴教學模式。
二、課程設置的多元化
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首先要對課程進行科學設置。改變傳統(tǒng)的每周一節(jié)課或者兩節(jié)課式的課程設置,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現代社會對音樂人才的要求較高,必須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鋼琴演奏能力。而傳統(tǒng)的單一性的課程設置嚴重限制了師范院校鋼琴多元化的發(fā)展,使得鋼琴課變成了一門機械化的技能課程。而優(yōu)化課程設置,需要對鋼琴的學科特點以及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學生未來的就業(yè)趨勢進行重新思考,將單一的課程設置變?yōu)槎嘣R簿褪窃O置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課程,例如設置基礎性集體課來傳授給學生一些關于鋼琴的基礎知識,設置小課來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彈奏能力以及伴奏能力,以此不斷提高師范院校學生的鋼琴綜合素質。
(一)小課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師范院校傳統(tǒng)的鋼琴小課教學一般只重視對學生鋼琴彈奏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視奏以及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育體制改革之后,鋼琴的小課教學轉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突出了高校教育的新特點,將教學目標放在了培養(yǎng)具備鋼琴綜合音樂能力的人才上。首先是對原有的教學結構進行調整,增加了對學生的和聲練習,并盡量向集體課進行合理的延伸,提高學生對于鍵盤的運用能力以及伴奏能力。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如電腦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視聽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視聽能力。
(二)教學模式的多元化
師范院校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主要采用“一對一”的授課形式,這種授課形式符合鋼琴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較為有效。而目前,在鋼琴教學中逐漸引入集體課的教學機制,這是為了應對高校擴招帶來的教學壓力,將教師從“一對一”的模式中解放出來。鋼琴集體課主要是以幾人、十幾人或者是幾十人為一個教學單位,在教學過程中,統(tǒng)一學習進度,重視對鋼琴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是一種效率較高的教學形式。因此,在鋼琴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對一”的個別授課與集體授課結合在一起,在傳授給學生鋼琴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安排豐富的學習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即興伴奏的多元化
要推進師范院校鋼琴教學的多元化,需要通過實踐來不斷增強鋼琴教學的實用性,而做法則有以下兩點:
第一,對即興伴奏進行全面認真的了解。即興伴奏既是一種感性的思維活動,同時又可以認為是一種邏輯的思維過程。對伴奏者而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整首歌曲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設計,并準確的完成作品。
第二,提升演奏者即興伴奏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發(fā)散力。即興伴奏,是演奏者的綜合演奏能力的更高程度的發(fā)揮。因此,即興伴奏首先是一種創(chuàng)造力的展示,它是推進師范院校鋼琴教學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提升演奏者即興伴奏的創(chuàng)造力,在創(chuàng)新中鞏固所學演奏技巧,并發(fā)揮出應有的散發(fā)力。
三、結語
在師范院校中以多元化來構建鋼琴課堂教學,強調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并不斷完善教學內容,為我國中小學校培養(yǎng)出更多合格的音樂教師。
參考文獻:
[1]鄒杰群.高師鋼琴多元化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10,(01).
[2]王瑋立.論多元化在高師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青春歲月,2012,(20).
[3]趙靜斐.從多元文化談高師鋼琴課程配置[J].大眾文藝(理論),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