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坤


年初至今指數表現平平淡淡,但個股表現精彩紛呈,IPO開閘后的新股大放異彩,上市后股價翻倍的為數不少。截止到2014年3月20日,漲幅翻倍的上市新股有金輪股份(214.5%)、眾信旅游(169.22%)、易事特(158.56%)、東方通(149.09%)、東方網力(134.72%)、光環新網(130.37%)、揚杰科技(123.72%)、登云股份(107.96%)等,其他新股也漲幅巨大。新股的大漲反映出A股市場股市仍只是個籌碼游戲,新股的籌碼基本上集中在機構和關系戶手上,拉的越高利潤越大,機構和關系戶手上有大量低價籌碼,大幅拉升后兌現籌碼,剩下的將是跌跌無絕期。
當然除了新股表現優異以外,新經濟類股票也是上漲的領頭羊,比如飛利信(97.9%)、新宙邦(89.15%)、信邦制藥(85.1%)、九安醫療(80.13%)、立思辰(70.12%)分別代表了新技術、新能源、生物制藥、移動醫療、在線教育、新媒體等等有巨大想象空間的新領域的個股,這些個股絕大多數沒有什么利潤,但都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間。
反觀一些業績不錯的二線成長藍籌股,則沒有延續2013年的精彩表現,成為了2014年領跌的主力,這些股票都是機構的最愛,很多個股超多機構重倉,比如海寧皮城(-37.82%)、大華股份(-31.24%)、歌爾聲學(-28.16%)、長城汽車(-25.75%)、杰瑞股份(-24.64%)、??低暎?22.72%)、富瑞特裝(-21.54%)等,這些個股要業績有業績,要成長有成長,但因前期漲幅過大,成為本波下跌行情機構相互踩踏的目標。
安信證券梳理的一個風格變化的觀點,我們表示認同,自2012年4季度以來,中國股市基本上是一個平穩運行的態勢,但中間風格變化很大,從2012年第四季度到2013年2月中旬(或說2013年春節前后),以銀行、地產為代表的周期股表現最好;從2013年春節后一直到2013年三季度,跨度約兩個季度,市場以中盤藍籌股表現最好,包括電子、消費、環保、傳媒中的大市值白馬股代表歌爾聲學、大華股份、伊利股份、長城汽車、碧水源、杰瑞股份、華誼兄弟等。在這過程中,由于整體市場資金非常有限,第一輪上漲的銀行、地產出現暴跌,資金大幅撤出,進入中盤藍籌。由于大盤藍籌比中盤藍籌市值大,所以在第二波行情里,中盤藍籌漲幅更大。
而2013年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一季度,資金逐漸從中盤藍籌撤出(在2014 年一季度這些股票出現暴跌),進入小市值黑馬股。同樣由于中盤藍籌市值比小黑馬股市值大,這些更小的股票漲幅更大,基金業績分化也更大,出現了很多短期內翻數倍的牛股。這個過程不完全以企業和行業的盈利為引導(去年地產股業績很好卻暴跌,今年安防股業績很好同樣暴跌),主要是因為整體資金有限,資金被迫從大到小,通過股票不斷上漲來抵消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上行的壓力。
安信證券認為現在的風險已經全部集中到了小市值黑馬股上,形成了資金撤不出的孤島。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仍然很高,場外資金短期內不可能進來,市場的下跌可能進入到最慘烈的小票殺跌階段,二季度風險可能集中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