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梅,張曉
近年來大葉性肺炎在兒科中并不罕見,有增多趨勢,已成為兒科中常見的疾病。患兒初期癥狀為反復高熱,并逐漸出現陣發性咳嗽,嚴重者出現精神萎靡、呼吸困難等嚴重征象,部分合并胸腔積液、液氣胸、肺實變等。大葉性肺炎病因可由肺炎鏈球菌、病毒及肺炎支原體等引起。為了更好地了解兒童大葉性肺炎,提高臨床診治效果,特對本院臨床診治的患兒病情進行研究分析,得到了一些結論,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0-02/2013-02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收治住院的肺炎患兒120例,大葉性肺炎組61例,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齡(8.2±1.3)歲。非大葉性肺炎組59例,其中男30例,女29例;年齡(8.5±1.5)歲。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兒科疾病診斷與療效標準》中大葉性肺炎和其他肺炎的診斷標準[1]。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肺炎的診斷標準;(2)年齡2~10歲;(3)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患有肺部其他疾病者。
1.5 研究方法 靜脈抽血取樣3 mL,試管中分別加入從血液中萃取出的血清,低溫保存。對血清中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6(IL-6)及白細胞介素10(IL-10)等指標含量用ELISA法測量。
1.6 觀察指標 咳嗽、呼吸困難及發熱癥狀比較,不同細胞因子含量比較。

2.1 兩組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及發熱癥狀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及發熱癥狀比較(n)
表1結果表明,大葉性肺炎組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及發熱癥狀的人數明顯多于非大葉性肺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不同細胞因子含量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細胞因子含量比較±s,mg/L)
表2結果表明,大葉性肺炎組TNF-α及IL-6水平顯著高于非大葉性肺炎組,IL-10水平顯著低于非大葉性肺炎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大葉性肺炎患兒近年逐漸增多,起病急,發展快,病情重,并發癥多,病菌耐藥率高,是導致兒童死亡一大重要病因,一般在年齡較大的兒童群體中發病率較高。患兒起初出現反復高熱癥狀,繼之出現陣發性咳嗽,嚴重者出現胸腔積液、液氣胸、肺實變等嚴重并發癥。年齡稍大的兒童病患則出現胸口悶痛、呼吸困難及支氣管堵塞等不良現象[2-5]。研究結果也表明大葉性肺炎組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及發熱癥狀的人數明顯多于非大葉性肺炎組。原因可能是大葉性肺炎病因可由支原體感染、病毒以及肺炎鏈球菌感染等引起。病原體感染可累及人體各個系統,引起多臟器受損,大葉性肺炎主要傳播方式是經呼吸道傳播,人體經病原體感染后,各大組織分泌相應抗體,并相互結合,從而達到病變時癥狀。
本院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大葉性肺炎患兒TNF-α含量顯著高于非大葉性肺炎,病原菌在大葉性肺炎患兒發病過程中大量滋生;當TNF-α分泌含量超過一定水平,對患兒肺部及免疫功能的正常進行帶來嚴重不利影響。筆者認為大葉性肺炎患兒病理當中,TNF-α的過度分泌促使大葉性肺炎患兒病情加重,因此,TNF-α含量的測定,可為大葉性肺炎患兒病情判斷提供一大參考指標。
IL-6屬于一種混合型多功能糖蛋白。其通過促使肝臟細胞分泌相應蛋白,作用于大葉性肺炎損傷過程。測定結果顯示,大葉性肺炎患兒IL-6含量明顯多于非大葉性肺炎患兒,患大葉性肺炎時,IL-6的過度分泌促使大葉性肺炎更為嚴重。與雷桂平等[6]報告一致。筆者認為IL-6含量也可作為大葉性肺炎病況分析判斷的另一參考指標。
IL-10是一種新發現免疫型細胞因子。可由肝細胞及B細胞等多種細胞分解生成。IL-10免疫作用表現在,其能加快炎癥因子生成、分泌以及有效抑制吞噬細胞作用于T淋巴細胞。在人體免疫機體中,IL-10對機體利弊都存在[7-9]。筆者認為,IL-10分泌量的減少將促進大葉性肺炎發展,嚴重時將導致肺組織永久性損傷。研究顯示,大葉性肺炎患兒IL-10含量顯著低于非大葉性肺炎患兒,表明IL-10含量升高有利于抑制炎癥進展,若其含量變化不大,將無法限制炎癥反應速率,促使病情惡化。故IL-10的含量測定對臨床治療大葉性肺炎患兒病情評估具有深遠意義。
綜上所述,TNF-α、IL-10及IL-6均可作為大葉性肺炎病況判斷參考指標,為臨床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1] 陳永紅.兒科疾病診斷與療效標準[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
[2] 馬聰敏.12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醫刊,2013,48(2):79-80.
[3] 安麗,曹國強,宋亞芳,等.清胰解毒顆粒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內毒素、白細胞介素-6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3,54(1):62-64.
[4] 戴勇軍.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毛細支氣管炎臨床觀察[J].中醫藥學報,2013,41(1):85-87.
[5] 施美華,吳妹英,劉杰,等.血清中白介素4和白介素10的檢測對矽肺合并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職業與健康,2013,29(8):946-947.
[6] 雷桂平.血清網膜素在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中的作用[J].中醫正骨,2013,25(7):28-30.
[7] 王欣英,張紅,田洪義,等.參附注射液配合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30例[J].中醫雜志,2013,54(16):1386-1389.
[8] 汪培雄.痰熱清注射液輔助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3):464-465.
[9] 楊新宇,張志勇,常利名,等.DR圖像工作站軟閱讀在新生兒肺炎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4):3961-3962.
(收稿日期:201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