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琴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深入,中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50%~60%[1],且隨學齡逐年上升[2],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盡早地防治青少年近視刻不容緩[3,4],已是眼科醫生最為關心的焦點。多年來本院采用中西醫結合綜合療法治療青少年近視,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2-06/2013-06滎陽市婦幼保健院眼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視患兒110例(216眼),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55例(106眼),其中男25例(50眼),女30例(56眼);年齡6~18歲,平均(11.12±2.18)歲;病程1~10年,平均(5.01±0.85)年;近視度數平均(-2.71±0.81)D。對照組55例(110眼),其中男26例(52眼),女29例(58眼);年齡7~18歲,平均(11.46±2.59)歲;病程1~10年,平均(5.03±0.84)年;近視度數平均(-2.67±0.87)D。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近視度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近視眼學》[5]和《中醫眼科學》[6]輕中度近視的相關診斷標準:輕度<-3.00 D,中度-3.00~-6.00 D。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輕中度近視的相關診斷標準;(2)年齡6~18歲;(3)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近視度數超過-6.00 D;(2)眼部有器質性病變影響療效判定者;(3)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全身性疾病及精神病者;(4)正在入選其他研究者;(5)各種原因不能堅持治療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首先配矯治鏡。根據患兒的視力情況、年齡大小、病程長短、調節能力強弱、有無戴鏡史等選擇矯治鏡的度數。其次予托吡卡胺眼液滴雙眼,每晚睡前1次,同時囑患兒糾正不良用眼習慣,注意眼部衛生,多做眼保健操和眼肌鍛煉。眼肌鍛煉方法:雙眼按照上、下、左、右及環形方向分別轉動10次,每日1次;近距離用眼后向遠方眺望8~10 min。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綜合療法治療:(1)中藥熏眼療法。處方:密蒙花、菊花、枸杞子、紅花、乳香、青皮各10 g,丹參、熟地各20 g,當歸、決明子、木瓜各15 g。以上諸藥加水500 mL,煎至100 mL,2日1劑。方法:患兒仰臥,輕閉雙眼,將浸透中藥液的紗布覆蓋患兒雙眼,將中藥離子噴霧器噴霧口放在距雙眼適中的位置,使加熱的蒸汽噴于覆蓋雙眼的紗布上,0.5 h后取下紗布,進行眼部按摩。(2)按摩眼周穴位。取穴: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按摩。方法:患兒先做眼保健操,然后點按上述穴位按摩15~20 min,自我感覺有酸脹感為度。每日1次。(3)耳穴壓豆。主穴:眼、目1、目2、心、肝、腎;配穴:神門、內分泌、腦、脾、胃、交感。方法:用75%乙醇溶液棉球常規消毒局部,用預先準備好的王不留行籽用膠布貼壓在選定的穴位點上,按摩片刻,以自感到脹、痛、麻、發熱、外觀發紅即可,叮囑患兒每天按壓穴位4~6次,每次按1~2 min,1次貼一側耳穴,4 d后換貼另一側耳穴。兩組均以治療1個月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停止玩電腦以及各種電子游戲機。
1.6 觀察指標 (1)視力檢查。采用國際標準對數視力表進行裸眼及最佳矯正視力檢查。(2)屈光度檢查。全程固定兩名醫生檢影驗光,選用1%阿托品眼膏或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待瞳孔對光反應消失后進行客觀檢影鏡檢影,了解屈光度變化情況。
1.7 療效判定標準 (1)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遠視力恢復正常,檢影驗光近視屈光度消失,呈正視眼;(2)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遠視力提高≥4行,檢影驗光近視屈光度比治療前下降1.00 D;(3)有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遠視力提高2~3行,檢影驗光近視屈光度較治療前降低0.50 D;(4)無效:臨床癥狀有略好轉或不變,遠視力提高不到2行,檢影驗光近視屈光度較治療前降低不足0.50 D[5]。

2.1 兩組近視屈光度變化 見表1。

表1 兩組近視屈光度變化比較±s,D)
表1結果表明,干預后觀察組屈光度較治療前明顯好轉,且優于干預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屈光度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眼)
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
近視是外國青少年的常見、多發眼病,現代醫學認為近視眼的形成是先天遺傳因素和后天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7,8],遺傳因素是近視眼發生發展的生物學前提。后天環境因素主要是由于青少年作業負擔重,學習姿勢不端正,視頻終端(電腦、電視、手機等)進入家庭,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睫狀體長期處于緊張狀態而使眼軸過度增長[9]。西醫治療主要是配戴眼鏡,使用抗膽堿類藥物[10],強調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糾正與眼有害的姿勢。配戴眼鏡不能改變眼軸的長度[11],而且還會影響美觀。雖然藥物托吡卡胺滴眼液是目前最為常用的方法,它能抑制調節,延緩學齡期青少年的近視眼進展。但長期滴用對眼球表面有輕度毒性作用,而且對角膜的直接矯形少數可發生嚴重的并發癥。因此,本院總結以往文獻研究成果的經驗,結合自身的資源,應用近視眼的調節理論,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藥熏眼、按摩眼周穴位、配合耳穴壓豆療法等綜合治療,以尋求一種長期有效的防治方法才是改善近視的根本途徑。
中醫學對近視有“目不能遠視”“能近怯遠”等名稱,中醫認為,近視的發生與肝、腎二經經絡失暢有關。《審視瑤函·內障》曰:“肝經不足腎經病,光華咫尺視模糊。”故治療近視應以補腎養肝明目、行氣活血通絡為法。中藥眼局部熏蒸療法集中了“霧”“熏”“熨”中醫外治優點,具有活血化瘀、溫經通脈,改善血液循環,加速眼部新陳代謝的作用[12]。方中丹參、紅花活血通脈,當歸、熟地、枸杞益氣養血,滋補肝腎;決明子、密蒙花、菊花、青皮疏肝清熱明目;木瓜、乳香舒經活絡而助疏肝解郁,全方共奏疏肝解郁、補腎明目之效。同時按摩眼周穴位,所選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穴位均位于眼眶周圍,是治療眼疾的常用穴,按摩諸穴位可通調經絡之氣血,既能改善眼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睫狀肌痙攣,提高眼的調節能力;還可以增強眼球各組織營養,提高眼球靈敏度和視神經細胞的興奮性[13],達到恢復視功能的目的。再配合傳統的耳穴壓豆,耳部取穴也有舒經活絡的作用。本研究主穴主要根據耳穴對應人體的各個部位,選取眼、目1、目2。按中醫理論,心主血,肝藏血,開竅于目,腎藏精,精血同源,補血養目。其余配穴辨證選取。神門能調節大腦皮質,舒張血管,緩解平滑肌痙攣以改善視力。諸穴合用,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通過耳穴壓豆可激活機體的雙向調節功能,解除眼肌的緊張,改善眼組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眼晶狀體及玻璃體的彈性[14,15],從而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視力,預防和治療近視。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屈光度變化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以往文獻報道結果一致[16]。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青少年近視,可降低屈光度,改善視力,安全性較高,易被患兒接受,且操作簡單,無痛苦,尤其對于輕度近視者效果更佳,本療法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 唐敏,岳麗菁,王霜玲,等.中藥熏蒸聯合艾灸治療近視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3,23(3):207-209.
[2] 羅向霞,張黎,劉永紅,等.中醫綜合療法治療青少年輕度近視近期療效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2,25(5):90-91.
[3] 于沙,王遠輝.近視眼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及配鏡方法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8):70-72.
[4] 鄭榮領,翟黎東,樊舒非.如何建立健全近視眼防治體系[J].中國醫藥導報,2006,3(17):129-131.
[5] 胡誕寧,褚仁遠.近視眼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3-24.
[6] 曾慶華.中醫眼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246.
[7] 高云仙,王雁.針刺聯合中藥熏眼治療青少年近視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2,22(4):247-250.
[8] 賈丁,瞿佳.高度近視的病因學研究進展[J].眼視光學雜志,2003,5(2):123-125.
[9] 袁勤林.青少年近視的綜合治療[J].當代醫學,2010,16(7):65-66.
[10] 董志國,張殷建.青光眼的中醫藥治療近況[J].甘肅中醫,2011,24(2):72-74.
[11] Gwiazda J.Treatment options for myopia[J].Optom Vis Sci,2009,86(6):624-628.
[12] 吳丹巍,鄭軍,竺月妹,等.中藥熏蒸聯合穴位按摩治療青少年近視的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6,40(7):58-59.
[13] 徐廣第.從視覺生理觀點探討防治近視的理想方法[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03,5(13):89.
[14] 傅俊媚,王麗菊,李彥欣,等.耳穴貼壓配合眼周穴位按摩治療近視眼42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8):121.
[15] 張文斌,夏廣坦,倪書欽,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體會[J].河北中醫,2008,30(10):1075.
[16] 白世淼,戎曙欣,陳小華,等.針刺配合石斛爽目顆粒治療青少年近視的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09,31(11):1693-1694.
(收稿日期: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