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宮建,陳琪瑋,羅佳,曲華,任靈
哮喘是一種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共同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最新全國兒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94.62%患兒以呼吸道感染為誘因[1]。而呼吸道感染又與Th1、Th2細胞亞群失衡有關,而匹多莫德能調節Th1、Th2細胞亞群失衡[2]。GATA蛋白家族屬于Ⅳ型鋅指蛋白,迄今為止,該家族共發現有6個成員(GATA-1~GATA-6)。GATA-3對Th1細胞的發育起抑制作用,可能通過抑制γ干擾素(interferon-γ,IFN-γ)、白細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信號傳導來抑制Th1細胞發育,GATA-3是Th2細胞發育過程中重要的轉錄因子,主要在Th2細胞中表達[3]。T-bet是T-box家族成員,在胚胎發育中起重要作用,Th0細胞產生的IFN-γ與其受體結合,激活信號轉導和轉錄活化因1(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factor-1,STAT-1),進一步活化T-bet基因,而后者則激活IFN-γ基因,即T-bet的作用是通過激活IFN-γ基因而發揮其對Th1細胞發育的正調控作用的[4]。本文初步分析匹多莫德與GATA-3與T-bet濃度的關系,為進一步探討匹多莫德糾正Th1、Th2細胞亞群失衡提供理論依據。
1.1 臨床資料 2010-03/2013-02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兒科門診首次診斷為哮喘患兒9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兩組治療前臨床資料見表1。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BMI)、血清GATA-3、T-bet濃度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治療前臨床資料比較±s,n=45)
1.2 診斷標準 參照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修訂)中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5]。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2)年齡3~6歲;(3)家長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合并甲亢、糖尿病、急慢性胰腺炎以及嚴重肝腎疾病、心肺功能不全者、無服用影響糖代謝的藥物;(2)合并痛風、外科手術或嚴重創傷;(3)合并血液系統疾病;(4)治療前3個月使用免疫抑制藥者,如非甾體抗炎藥、類固醇和鴉片等藥物等;(5)合并急性感染、惡性腫瘤等疾病;(6)存在免疫缺陷等疾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運動前或體力勞動前給予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英國葛蘭素威康制藥有限公司)100 μg/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連續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意大利多帕藥業有限公司)400 mg/次,每日2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治療期間每周電話隨訪1次,每2~4周門診隨訪1次。
1.6 檢測方法 連續口服藥物3個月后對所有檢測對象均抽取靜脈血3 mL,注入玻璃試管內,靜置10 min,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70 ℃保存待測。血清GATA-3與T-bet檢測采用ELISA法測定,試劑盒購自上海西塘生物科技公司,實驗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7 療效判定標準 (1)顯效:治療中未復發或6個月內輕微發作不超過1次;(2)好轉:6個月內復發次數減少1/2以上,發病時病程縮短,癥狀減輕;(3)無效:治療前后復發次數、病程及癥狀均無明顯改變[6]。
1.8 觀察指標 兩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血清GATA-3、T-bet濃度。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n=45]
表2結果表明,觀察組顯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血清GATA-3、T-bet濃度對比 觀察組、對照組連續治療3個月后GATA-3與治療前比較有所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較對照組GATA-3濃度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照組連續治療3個月后T-bet與治療前和對照組比較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T-bet濃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血清中GATA-3濃度與T-bet濃度呈負性相關關系(r=-0.68,P=0.041<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GATA-3、T-bet濃度對比±s,n=45,ng/L)
匹多莫德化學名為(R)-3-[(S)-(5-氧-2-吡咯烷基)羥基]-噻唑烷基-4-甲酸,是一種全新的化學合成免疫調節劑,其結構類似二肽,是意大利多帕藥業有限公司產品,1993年上市,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由焦谷氨酸和硫代脯氨酸組成,它很好地克服了生物來源免疫調節劑的不良反應,既能促進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又可以促進特異性免疫反應[7]。劉恩梅等[8]試驗證明,匹多莫德能調節T細胞亞群,下調IL-4等炎性因子,并可以通過激活抗原提呈細胞,促進Th1細胞功能,抑制哮喘患兒體內相對亢進的Th2細胞功能,使哮喘癥狀得到改善。而匹多莫德能調節各類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細胞免疫功能,而發揮增強患者非特異免疫功能的作用[9]。
T-bet主要表達于T、B、NK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Th0細胞產生的IFN-γ與其受體結合,激活STAT-1,進一步活化T-bet基因,而后者則激活IFN-γ基因,即T-bet的作用是通過激活IFN-γ基因而發揮其對Th1細胞發育的正調控作用的[4]。GATA-3與T-bet作用相反,使Th0向Th2細胞分化,GATA-3優先激活IL-4基因,進一步調節IL-5和IL-13的表達。最新研究表明,GATA-3對于早期IL-4的產生與以后穩定Th2細胞的極化狀態都是必須的,既可以通過TCR信號傳導途徑也可以通過IL-4/STAT-6信號途徑來誘導GATA-3的表達,而后者是Th2細胞增殖的主要途徑[10]。本實驗數據表明,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后血清中GATA-3明顯降低,而T-bet明顯升高;觀察組血清T-bet濃度高于對照組,GATA-3濃度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顯效率高于對照組,證實了匹多莫德能通過調節GATA-3與T-bet來控制哮喘的癥狀。Th1細胞是參與細胞免疫的重要正向調節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IFN-γ調節效應性T細胞的功能;T-bet在哮喘患者體內表達量降低導致Th2細胞分化[11],其激發Th0細胞向Th1細胞分化的能力降低,GATA-3表達量增加。而通過給予外源性的匹多莫德后,T-bet表達量升高,GATA-3表達量降低,說明匹多莫德能很好的通過這一途徑來改善哮喘癥狀。匹多莫德改善哮喘癥狀并不是單純一條途徑,而是多條途徑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途徑的相互關系如何值得去進一步探索。
[1] 全國兒童哮喘防治協作組.中國城區兒童哮喘患病率調查[J].中華兒科雜志,2003,41(2):123-127.
[2] 阮旦青,王曉敏,陳旭央,等.匹多莫德對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Th亞群的調節[J].海峽藥學,2010,22(9):87-89.
[3] Zhou M,Ouyang W.The function role of GATA-3 in Th1 and Th2 differentiation[J].Immunol Res,2003,28(1):25-37.
[4] 邰賀,侯海燕,尹博宇,等.轉錄因子T-bet/GATA-3的表達與Th1/Th2分化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誤診誤治,2009,2(3):68-70.
[5]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8,46(10):745-753.
[6] 顧艷紅,邱銳琴,蘇穎,等.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變化[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22):1719-1720.
[7] 單世明,余書勤,安魯凡,等.免疫促進劑匹多莫德的合成[J].中國新藥雜志,2000,9(11):764.
[8] 劉恩梅,于莉佳,羅蓉,等.匹多莫德影響小兒輔助T細胞亞群功能的體外研究[J].兒科藥學雜志,2004,10(5):1-2.
[9] Aivazis V,Hatzimichail A,Papachristou A,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respiratory epithelium function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Pidotimod in Greek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Minerva Pediatr,2002,54(4):315-319.
[10] Mowen KA,Glimcher LH.Signaling pathways in Th2 development[J].Immunol Rev,2004,202:203-222.
[11] 邱谷風,王鎖英,王勝軍,等.T-bet、GATA-3及相關因子的表達與胃癌及轉移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7,23(9):798-802.
(收稿日期: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