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平
(中山市博愛醫院超聲科,廣東 中山 528403)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梁 平
(中山市博愛醫院超聲科,廣東 中山 528403)
目的 探討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應用效果,為醫院臨床診治甲狀腺結節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結合其臨床診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比較和分析甲狀腺結節的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圖和病理學結果。結果 經過診斷,了解到全組110例患者中,結節共142個。按照彈性分級來看,其中包括0~Ⅱ級102個,Ⅲ~Ⅳ級40個。按照病理學結果來看,其中良性結節分別占0~Ⅱ級和Ⅲ~Ⅳ級的98.0%(100/102)和35.0%(14/40);惡性結節分別占1.4%(2/142)和65.0%(26/40)。另外,實時超聲彈性成像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分別為92.9%(26/28)、87.7%(100/114)和88.7%(126/142)。結論 在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中,通過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能夠有效確診其相對硬度,從而為臨床鑒別良性或惡性甲狀腺結節提供參考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之一,并以中年女性群體較為多見。在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變化,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有呈現出逐年迅速上升的趨勢[1],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均帶來了相當程度的影響。現階段,臨床在診治甲狀腺結節時,有不少的醫院均是選擇實時超聲彈性成像進行,診斷效果相對較為令人滿意,并且還可對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性質以及組織軟硬度等進行有效診斷[2]。為此,本研究擬對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及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患者及其臨床診治資料,其中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79例,年齡范圍在23~71歲,平均年齡(44.5±6.2)歲;病程在3 d~7年,平均病程(4.6 ±2.1)年。全組患者均在入院后行甲狀腺彩超、實時超聲彈性成像等檢查,并經手術及病理學檢查確診。
1.2 方法
儀器選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LOGIQ 8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相控探頭,頻率為6~13 MHz,并設置有實時彩色超聲彈性成像功能。首先,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并采用常規彩色超聲對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態及邊界和血流參數等進行檢查;再給予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取樣框要比病灶范圍大,同時在病灶位置,手持探頭輕微振動,并將儀器顯示屏的壓力指標設置為3~4;對超聲灰階圖像、彈性圖像進行仔細觀察,對比病灶區、周圍組織的結節硬度。最后根據彈性圖像的彩色編碼來確定不同組織的彈性程度。取樣框內平均結節硬度用綠色表示,若較平均硬度軟,則用紅色標記,反之,則標記為藍色。

表1 全組患者病理學診斷結果[個(%)]
結合患者的超聲診斷結果以及其術中冰凍病理學結果,為患者行相應手術。給予良性結節患者腺葉次全切除術治療,給予惡性結節患者甲狀腺癌根治術治療。
1.3 判斷標準
按照病灶區域顏色的不同,確定將彈性圖像的表現分為0~Ⅳ級。其中,紅藍相間、藍綠紅相間者,視為0級;病灶及其周邊組織顯示為綠色,并且綠色均勻者,視為Ⅰ級;病灶區域主要為綠色,并且周邊組織為藍色者,視為Ⅱ級;病灶區域藍綠相間,且分布雜亂者,視為Ⅲ級;病灶全部為藍色者,視為Ⅳ級。
良性結節:彈性分級為0~Ⅱ級。惡性結節:彈性分級為Ⅲ~Ⅳ級。
1.4 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所有患者的病理學診斷結果、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果等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計數材料采用百分比(%)形式顯示,組間比較應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病理學診斷結果
經診斷,全組110例患者中,甲狀腺結節共有142個,其中86個為結節性甲狀腺腫,24個為甲狀腺腺瘤,28個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另外有4個為其他結節。具體情況見表1。
2.2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
按照彈性分級,142個結節中,0~Ⅱ級有102個,Ⅲ~Ⅳ級有40個。按照病理學結果來看,其中良性結節分別占0~Ⅱ級和Ⅲ~Ⅳ級的98.0%(100/102)和35.0%(14/40);惡性結節分別占1.4%(2/142)和65.0%(26/40)。另外,實時超聲彈性成像的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分別為92.9%(26/28)、87.7%(100/114)和88.7%(126/142)。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全組患者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果
甲狀腺結節通常包括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等幾種,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習慣帶來進一步的危害和影響。在當前,采用常規醫學影像學技術并無法準確判斷組織的軟硬程度,而相對來說,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在此方面則占據一定優勢。這主要是由于傳統使用的二維超聲是通過聲阻抗差值來形成灰階圖像的,而實時超聲彈性成像通常是借助手持超聲探頭對組織進行縱向壓迫,促使組織在外力的影響下出現相應變化,由此來達到采集組織壓縮前后射頻信號的目的,再通過借助自相關法,對組織內部的部位移變化進行計算,并由彩色編碼實現成像,最終獲取到被測組織的彈性系數分布信息[3,4]。并且,組織的病理學情況還可由此得到間接反映[5]。例如結節性甲狀腺腫,一般認為,該病癥主要伴有內部出血、壞死和囊性變,以及濾泡腔內膠質貯積等典型特征,硬度相對較小;而甲狀腺乳頭狀癌則往往呈現出纖維化及鈣化,并且在其間質內,可見同心圓狀的砂粒體,硬度則相對要大得多。臨床治療時,可通過檢查組織的硬度,來初步診斷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在本組研究中,經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及病理學診斷,結果顯示,全組110例患者中,甲狀腺結節共有142個,其中86個為結節性甲狀腺腫,24個為甲狀腺腺瘤,28個為甲狀腺惡性腫瘤,另外有4個為其他結節。按照彈性分級,其中0~Ⅱ級102個,Ⅲ~Ⅳ級40個。
同時,有相關資料指出,在為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診斷時,若給予患者常規CT診斷,可能由于微鈣化灶體積較小,而無法進行清晰成像,若是給予患者增強掃描,則可能將微鈣化灶掩蓋,二者均不利于對甲狀腺結節患者做到有效診斷,而實時超聲彈性成像由于是在二維超聲成像的基礎上設計的,其不但具有常規二維超聲成像的優點,還能夠有效規避上述的不足之處[6]。結合本次研究結果來看,經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其診斷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分別達到92.9%(26/28)、87.7%(100/114)和88.7%(126/142),提示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能夠有效區分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質。不過由于費用較高、無法很好地顯示甲狀腺病變內部結構及評價腫瘤與其周圍結構的關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此外,對于部分診斷結果顯示彈性分級較高者,還需行細針組織穿刺活檢術、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等來確定是否患有甲狀腺癌,不過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雖具有更高的靈敏度、準確度,同樣能夠發現微小的復發灶以及轉移灶,但在借助組織硬度反映疾病的內部信息方面,則相對于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要較差[7,8]。
經研究表明,在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中,通過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不但能夠實現無創“電子觸診”,還能夠有效確診其相對硬度,從而為臨床鑒別良性或惡性甲狀腺結節提供參考依據,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1] 徐慶.常規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1.
[2] 馮占武.常規超聲及彈性成像對甲狀腺結節的鑒別診斷價值[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0:30.
[3] 周虹.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腫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2.
[4] 唐敏,劉孟洋,王嘉鑫,等.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2,6(25):1024-1025.
[5] 李紅宇.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中的應用價值研究[D].泰安:泰山醫學院,2011.
[6] 馮占武,叢淑珍,李康,等.灰階超聲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10,19(5):411-414.
[7] Qian W,Song D,Lei M,et al.Computeraided mass detection based on ipsilateral multiview mammograms[J].Acad Radiol,2007,14(5): 530-538.
[8] Moon WJ,Jung SL,Lee JH,et al.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US Differentiation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 Radiology,2008,247(3):762-770.
R445.1;R581
:B
:1671-8194(2014)07-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