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濟南分行 丁 巖
票據電子化是深化金融改革與發展的內在需要。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建設運行了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該系統實現了商業匯票業務電子化處理,對提高支付服務水平和支付效率、改善票據結構和豐富票據品種、推動形成統一的區域性票據市場和全國性票據市場、推進銀行機構業務創新和電子商務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迅速,但在商業匯票中的占比仍然較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上線運行以來,隨著企業對電子商業匯票接受和認可程度的逐步提高,電子商業匯票業務量穩步增長。2013年全國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承兌業務53.47萬筆、金額16297.72億元,較2012年分別增長71.45%和69.28%;貼現業務13.43萬筆、金額6404.74億元,較2012年分別增長42.39%、64.91%;再貼現業務25.09萬筆、金額19509.63億元,較2012年分 別 增 長119.14% 、199.27%。但從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在商業匯票業務中的占比來看,仍然較低,電子商業匯票承兌業務筆數和金額占比分別僅為3.28%和8.93%,貼現業務筆數和金額占比分別僅為4.51%和5.42%。電子商業匯票對紙質商業匯票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替代作用不明顯,電子商業匯票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參與機構持續增加,財務公司業務發展勢頭強勁。截至2013年末,全國共有359 家機構接入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能夠為在本機構開立賬戶的單位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系統參與機構包括銀行機構和財務公司。從系統參與機構數量看,銀行機構占據絕對優勢。從業務量看,財務公司雖然數量有限,但憑借所屬企業集團的支持,業務量特別是承兌業務量占比較大。財務公司累計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承兌業務19.99萬筆、金額4847.40億元,分別占電子商業匯票承兌業務總量的17.63%和14.16%;貼現業務4.21萬筆、金額1326.04億元,分別占電子商業匯票貼現業務總量的13.33%和10.15%。
(三)電子商業匯票業務辦理行業集中度高,企業集團輻射作用明顯。作為新生事物,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推廣也經歷了循序漸進、由點到面的過程。由于電子商業匯票需要在交易對手之間流轉,在產業鏈長、上下游企業穩定、核心企業集團控制力強的行業應用得較好。目前,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家電、汽車、能源等行業,企業集團應用電子商業匯票對于推動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快速發展作用突出。
(四)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業務量占比較高,商業匯票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商業匯票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業務量在商業匯票中的占比是衡量商業匯票業務結構合理性和票據市場信用環境建設程度的重要指標。商業承兌匯票業務量在商業匯票中的占比越大,表明商業匯票業務結構越合理性,票據市場信用環境建設得越好。2013年全國辦理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承兌業務4.21萬筆、金額3340.24億元,分別占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的7.88%、20.50%,遠高于商業承兌匯票在商業匯票業務中的占比。而且該占比在逐年提高,2013年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承兌業務筆數和金額較2012年分別提高1.13個百分點和0.53個百分點。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對優化商業匯票業務結構、推動票據市場信用環境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企業對電子商業匯票的認可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電子商業匯票推出以來,許多企業大膽嘗試,享受到了新型支付工具帶來的安全、高效與便捷等優點,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仍然處于觀望狀態。一方面,由于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應用時間較短,一些企業對電子商業匯票在便利支付和拓展融資等方面的功能不夠了解,對其安全性和便利性存在疑慮。另一方面,電子商業匯票使用門檻較紙質商業匯票有所提高,企業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需要開立企業網銀,而且需要交易對手同時開通網銀和電子商業匯票功能,一些規模較小、財務管理較為落后的企業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的積極性不高。此外,部分企業持有的電子商業匯票在轉讓、特別是跨省市轉讓時不順利,造成對企業資金的擠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使用電子商業匯票的積極性。
(二)電子商業匯票業務體驗有待進一步提升。企業在辦理電子商業匯票出票、承兌、轉讓等各環節業務時,均需要通過網銀進行操作。而各金融機構提供的網銀界面設置不統一、操作要求各異,給企業人員快速掌握相關要求帶來不便。同時,由于目前電子商業匯票不具備跨行歸集功能,企業特別是大型集團企業實施票據管理存在困難。例如,集團企業在多家金融機構辦理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當向客戶轉讓電子商業匯票時,就需要登錄不同金融機構的網銀,以搭配票面金額,這會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此外,部分金融機構在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時,仍然沿用紙質票據業務流程,要求企業在通過網銀錄入信息的同時,還要到金融機構柜臺提交書面材料,手續繁瑣。
(三)銀行業務拓展的深度有待進一步挖掘。企業了解、使用電子商業匯票離不開開戶銀行和開戶財務公司的宣傳推介和指導幫助,銀行、財務公司是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推廣的主體,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拓展對提升銀行和財務公司的綜合競爭力也具有重要意義。但部分銀行機構、財務公司認識不到位,拓展業務的積極性不高。部分地方性銀行未申請接入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不能夠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導致電子商業匯票轉、貼現交易主體減少,電子商業匯票轉、貼現難度增加。部分銀行雖然接入了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但業務開辦率較低,有的銀行甚至未辦理一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還有部分銀行存在電子商業匯票系統操作界面、業務辦理流程較復雜、解答客戶咨詢不及時、電子商業匯票貼現利率高于紙質票據貼現利率等情況,給業務順利辦理帶來影響。
(四)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全國流通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貿易往來地域范圍越來越廣,票據流通需求也愈發強烈。但不同省市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不平衡,全國電子商業匯票流通環境尚未建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子商業匯票的流通、特別是跨區域流通。截至2013年末,廣東、山東、上海、浙江、湖北5 ?。ㄊ校├塾嬰娮由虡I匯票承兌業務筆數和金額占比合計分別為57.68%和51.34%,電子商業匯票承兌業務地區集中度較高。部分省市經銷商和供貨商對電子商業匯票接受度較低,除經濟發展原因外,也與當地金融機構存在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指導不及時或配套服務不到位等情況有關。
(一)加大宣傳引導,積極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推廣使用。一方面,尚未接入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的金融機構應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加快自身系統建設和內控制度建設,爭取盡快接入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增加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參與主體,方便企業和金融機構辦理各類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另一方面,采取媒體宣傳、經驗交流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開展全國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宣傳和推廣活動,加大各省市業務推動力度,形成推廣合力,提高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的社會認知度,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平衡發展。逐步培養企業電子使用商業匯票的興趣。例如,采取紙票網開等形式,引導客戶開通網銀,并通過網銀辦理紙質商業匯票,使客戶逐漸接受和習慣電子化支付流程,不斷提高電子商業匯票業務使用率。
(二)加強政策支持和系統完善,提升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用戶體驗。一是發布電子商業匯票用戶界面指引,督促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和統一用戶界面,減輕企業通過不同金融機構網銀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的壓力。二是完善電子商業匯票系統,適時組織開發電子商業匯票跨行歸集功能,通過授權實現電子商業匯票在主辦銀行歸集,方便企業統一管理和使用電子商業匯票。三是充分發揮電子商業匯票方便、快捷的優勢,優化業務流程。例如,企業通過網銀上傳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合同、協議等電子影像資料后,開戶銀行和財務公司在赴現場進行信貸審核時,一并完成對相關資料真實性的審核,不需企業再次提交紙質資料。四是督促金融機構強化業務培訓,并將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納入客服咨詢熱線,及時、準確解決企業在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采取企業集團帶動策略,加快電子商業匯票業務拓展。根據電子商業匯票業務開辦特點,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的推廣宜注重發揮企業集團的輻射作用,采用產業鏈推廣模式。金融機構應重點做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準確遴選核心企業。核心企業應有較大的商業匯票業務量,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控制力較強,在結算方式上具有主導權,能夠促使上下游企業使用電子商業匯票進行資金結算。二是進行重點宣傳推廣。采取用戶體驗、觀摩培訓等方式,向核心企業推介電子商業匯票的特點和優勢,并為核心企業量身定制電子商業匯票業務開辦計劃,吸引核心企業辦理電子商業匯票業務。同時,圍繞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積極提供業務介紹、培訓等服務,使他們樂于接受電子商業匯票,將電子商業匯票作為主要的資金結算方式。三是開展業務創新和增值服務,探索將電子商業匯票嵌入金融機構現金管理服務平臺、票據池等綜合性金融服務產品中,為企業提供集支付、融資為一體的一攬子金融服務,提高企業電子商業匯票業務辦理黏性。待產業鏈電子商業匯票轉讓流通環境形成后,再逐漸向其他企業滲透,營造良好的電子商業匯票流通環境。
(四)實施大額紙質商業匯票逐步退出計劃,營造電子商業匯票全國流通環境。采取紙質商業匯票,特別是大額紙質商業匯票強制退出政策,是推動電子商業匯票普及應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012年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實施了“單筆票據金額超過300萬元的票據,鼓勵企業使用電子商業匯票簽發”的政策,有效加快了山東省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宜明確大額紙質商業匯票退出市場時間表,合理引導企業預期,促進全國電子商業匯票流通環境加速形成,有步驟地實現電子商業匯票對大額紙質商業匯票的完全替代,加強對大額商業匯票的全流程監管,規范票據行為,防范票據風險。
1.肖小和、汪辦興.2011.中國電子商業匯票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金融論壇,5。
2.王玲.2013.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金融經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