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平譚 燕
(1.重慶三峽學院外國語學院,重慶萬州 404000)(2.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重慶 400030)
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拓展途徑與策略
胡 平1譚 燕2
(1.重慶三峽學院外國語學院,重慶萬州 404000)(2.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重慶 400030)
高校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與大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提升息息相關,而目前的現狀卻令人堪憂。在大學英語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專業水平技能、教學方法和理論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拓展的途徑和方法。
大學英語;專業素質;拓展途徑及策略
大學英語課程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社會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給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和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從我國近年來發布的教育綱領性文件來看,教師質量和專業發展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已經被擺放到了國家戰略發展的高度,但是具體到大學英語教師個體,情況卻不盡人意。
對于目前外語教師的素質調查,很多外語教學前輩做了不少調查研究。比如,黃建濱,邵永真[1]對全國20多個省市160多所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和教師情況進行了調查;戴曼純[2]對全國40余所高校1 194名大學英語教師素質的調查;以及夏紀梅[3]對于全國600多所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外語教育觀念、知識、能力和科研現狀的調查。當然也有同僚們在更小范圍內做了一些調查,比如張宜[4]等人對遼寧省26所高校的調查。然而通過這些眾多的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科與跨學科知識結構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關于教師素質,盡管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教育學家們大都有共識,認為“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學成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知識、技能及心理品質的總和”[5]336。具體來說,教師素質涉及到教師的專業素養、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它實際上是一個對教師多方位品質的一個綜合描述。在這其中,專業素質被認為是最核心、最基礎的素質。本文旨在探討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拓展途徑和策略。
專業素質也被稱為專業素養,是教師的基本業務素質,涵蓋了專業水平技能、教學方法和理論以及科研能力。
(一)專業水平技能
作為語言實踐課程的授課者,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具有扎實過硬的語言基本功,才能流暢地組織課堂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示范者以及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有效組織管理者。但這種基本功并不是專業水平技能的全部。專業水平技能不僅僅要求授課者流暢精準地使用英語這門語言,更包含向學生傳授作為文化的載體的語言所涉及到的文化外延。教師自身應該多層次、多角度對比中外文化的不同內涵,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而讓人堪憂的現狀卻是,目前很多大學英語教師,尤其是普通二本院校卻仍然把四、六級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效果優良的標準尺度。這導致有些老師完全是做應考型的語言知識點教學,完全忽略了英語這門語言的社會性特征,更不用說對于學生文學、文化方面的重視和引導。這種教學除了體現功利性的價值,幫助學生在四、六級中取得讓人較為滿意的分數,帶來的后果卻往往是學生的文學功底不深,文化底蘊不足,缺少雙語文化意識,忽視了文化因素對自身的熏陶。
現實的情況是,大多數從傳統教育走出來的高校英語教師本身所了解到的跨文化知識都來自于書本和教材、前人的一些體驗,而并非是來自于真實目的語語境。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物質世界、精神領域乃至思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被稱為人類思維外衣的語言也忠實地記錄著這些點滴變化,所以有人說語言是流淌的文化。要解決這一矛盾,需要我們的高校英語教師能有更多的機會融入到目的語境中去。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讓更多的英語老師能走出國門深造,能在職進修,或者至少能利用寒暑假出國進修。
國家教育部也認識到了這種需求,并且在近年來給了不少培訓支持。從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網站上看到,2014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的出國留學申報項目[6]安排中,計劃公派高級研究學者200人,出訪問學者2 600人,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計劃選拔7 000人。除此以外還有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和西部地區人才培養特別計劃。盡管這些數字近年來也體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然而跟目前龐大的高校英語教師群體數量比起來,這并不能改變目前僧多粥少的局面。就整個大環境來講,高校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方式、內容和培訓模式還處在混沌狀態。只有極少數教師可以通過上學、研討會以及出版社組織的短期研修等形式進行繼續教育。大部分老師不能實現“走出去”,那學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門能不能實現“走進來”這一成本更低的方式呢?請來一些教育前沿的各路專家學者,與處在教育一線的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為一線教師提供理論上的引導,跟他們分享更多優秀的教育成果和理念。
(二)教學方法和理論
另外一方面,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僅僅像普通語言使用者那樣熟悉精通這門語言,未必能成為一個好的語言教授者。在教師專業素養研究中頗具影響力的學者,Shulman[7]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除了涵蓋所教學科知識、課程知識、普通教學知識,他的專業素養還應該包括學科教學知識、學習者及其特點知識、教育環境知識、教育目標、目的價值及哲學和歷史背景知識。在Shulman看來,以上專業素養七個方面,學科教學知識是教師專業素養中的核心,他強調了教師應將其核心能力轉化為適應不同能力背景學生的重要性。就高校英語教學來說,就是授課老師不僅要有外語類學科知識,還要懂得如何教授這些知識,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要求現代高校英語教師掌握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和學科理論,熟悉外語教學法的不同流派及其教學方式,具備較為系統的現代語言學理論。
這要求大學英語教師要從原來單一學科的專業信息師轉變成綜合學科的分析輔導師;從單一知識傳授者轉變到教學的研究創造者;從管理者、權威者轉變為課堂的設計者、引導者和協商者。這要求教師跨越師生邊界,感受到學生們的同在感。這種同在感往往比語言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實現師生之間的博弈,形成良性的互動和培養他們可持續學習和自主學習的動力。
這是教師專業素養中核心的一部分,在大學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中,院系作為大學英語教師的管理者,應該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參與一線優秀大學英語教師的成功案例觀摩與分析,得到語言教學法專家關于教學方法與理念的指導。
(三)科研能力
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素養更離不開科研能力與水平,而目前大學英語教師的總體科研情況不甚樂觀。一是受高校擴招的影響,長期擔任繁重的教學任務,缺乏從事科研工作的時間。二是很多教師自身也缺乏科研意識,搞科研多是迫不得已為了評職稱。評完職稱,就完全放棄了科研。再者,大家由于常年重復基礎課程教學,從事的教學內容相似,研究的內容往往被局限于某一個點,無法在科研上取得比較高的學術成就。
如果校系領導能夠創造更多的條件,從資金上支持大學英語教師多參加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盡量多地創造這種學術溝通和交流的機會。讓一線教師能接觸語言專家,在科研方法上能接受到更多的指導,形成濃厚的搞學術的氛圍。讓廣大一線英語教師明白,教研相依才能教研相益。即為教育而研究,為研究而教學,在教學中研究,研究源于教學。教師自身要突破簡單的教學日志記錄,轉化到教學的質化研究、實證研究中。要實現從技術型到研究型的轉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研相長。
針對那些本身科研意識差,無法跟上形勢的教師,也需要形成一些必要的機制來保障學術研究的進行。比如把科研與評優、競崗掛鉤,分配科研績效任務,內有壓力,對于那些對科研不關心,沒完成科研任務的要懲罰。外有獎勵,而對于那些超額完成,學術價值高,于教學有重大實踐指導意義的科研成果要有大幅度的獎勵機制。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素質,這是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發展的關鍵與核心。這種素質的提高,依賴于合理的知識結構、教師自身的發展意識以及語言教學理論和方法的時時更新。大學英語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學習效果的評價者,而是學習氛圍的營造者、語言使用情景的創設者和學生興趣[8]、信心及學習自主能力的培養者。
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一方面要求一線的教師思想覺悟和專業素養的提升;另一方面更需要制度的支持和保障,要求我們的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9]。目前我們繼續教育資源機會本身就少,大部分高校英語教師渴求有機會接受繼續教育。然而,在面臨有限的資源面前,有些老師可能又會無奈選擇放棄。因為缺乏高福利的進修制度給進修者提供時間和資金保障。很多時候進修就意味著收入的大大減少,生活成本的增加,讓進修老師面臨生活的壓力。教育部門管理者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繼續教育培訓政策,組織專業的培訓團隊,以及如何提供制度的保障來促進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提升,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1]黃建濱,邵永真.大學英語教學和教師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大學教育,2001(6).
[2]戴曼純,張希春.高校英語教師素質抽樣調查[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2).
[3]夏紀梅.大學英語教師的外語教育觀念、知識、能力、科研現狀與進修情況調查報告[J].外語界,2002(5).
[4]張宜,王新,郭威,等.大學英語教師素質調查報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0).
[5]林崇德,辛濤.智力的培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6]國家留學網(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官網). 2014留學申報項目. http://www.csc.edu.cn/Chuguo/ 1c97f64f91e34e92ae01ed409bfa7f4e.shtml.
[7]Shulman,L. 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new reform.Havard Education Review, 1987(57):1-22.
[8]王曉.大學英語優秀學習者與普通學習者學習策略比較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17-123.
[9]司瑞瑞.國內外語教師教育與專業發展研究綜述[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1(4):157-160.
(責任編輯:鄭宗榮)
A Research on the Expansion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HU Ping1TAN Yan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000)(2. Graduate Schoo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ISU, Chongqing 400030)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formance of higher English education. But the present practice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It’s urgent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to make some chang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enhance the college English’s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s in three aspects: professional skills, teaching method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college English; professional quality; expansion strategies
G525
A
1009-8135(2014)06-0149-03
2014-05-27
胡 平(1978-),女,重慶合川人,重慶三峽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認知語言學,教學法。
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重點項目“地方高校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發究”(編號:CQGJ13B317)階段性成果